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成為“網紅”前,我已打拼十五年

草根出身的楊金祥自謙文化水平不高。“創業是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

2001年,楊金祥在安徽滁州開火鍋。第二年,“野心勃勃”的他就帶著妻子開始闖蕩北京城。2011年,積攢了原始資金的楊金祥和朋友各投資100萬,在西三旗附近盤下一家1000餘平米的店面,取名“徽鄉餚”。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這時的餐飲界還分外流行“大而全”的企業經營路子,於是當年的“徽鄉餚”主推安徽風味,菜譜上收納了冷熱葷素將近200餘款。

2013年,大眾酒樓競爭愈發激烈,這讓什麼都有,但都馬馬虎虎的“徽鄉餚”開始寸步難行,生意日漸冷清。楊金祥想到了放棄,甚至掛牌轉讓。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正在心灰意冷之時,在一次外地考察途中,楊金祥靈光一現:“徽鄉餚”之所以面臨倒閉,就是沒有能讓人記住的菜。回來後,他就開始審視自己的200多道菜品,發現“臭鱖魚”可以作為拳頭產品。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聚焦臭鱖魚這種新奇特的菜品,一下就讓顧客記住了“楊記興”。在聚焦成功後,楊金祥定下了要把楊記興打造成品牌的戰略。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如果只是想賺點小錢,那很容易。但如果要做品牌,那就得有系列戰略。於是做到第4家門店規模時,他開始著手建立楊記興管理公司,逐步建立了人力部、市場部、質檢部、財務部等7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獨立運作體系。

成名前,沒人知道楊金祥已經默默奮鬥了十五年。“前十五年,把該踩的坑都踩了。”更重要的是積攢力量,就像竹子前四年只往下深紮根,汲取營養,待第五年就暴風式成長。

爆紅始於菜單,久於內功

楊記興出名就在於其數次成功的菜單革命:菜品越減越少,價格越提越高,生意卻越來越好。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楊金祥說菜單瘦身的邏輯就是圍繞核心產品,進行產品結構的優化:

1. 避免重複同類食材。核心菜品是臭鱖魚,那麼菜單裡就不再準備魚類相關菜品。

2. 產品搭配科學合理。招牌菜,三大特色,十大必點······主次分明,葷素搭配,讓顧客初次進店點菜就不會踩坑。

3.確保供應鏈暢通。在精簡菜品中,把不便於對接供應鏈、不便於標準化、不好保存的產品減掉。

菜單瘦身的效果的確顯著,僅2015年就比同期單店營業額提升了25%,毛利提升至65%。2016年,更是攀升到了新高度。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不過,楊金祥認為:“菜單只是呈現的一個點,成功更多源於長期的內功加持。”

“幾年前,我們就提出了‘半小時內上完所有菜品’的承諾。”為了做到這個在當時看來不可思議的出品效率。他做了以下工作:

1. 實行崗位承包責任制。在充分了解員工特長後分配其擅長的菜餚。把三十幾道菜分成六個崗位,招牌臭鱖魚就由一號灶的兩個人負責,涼菜崗就做涼菜,職責分明,才能保證菜品口味穩定。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2. 做相對標準化的菜品。楊記興提倡中餐不能背離傳統制作工藝,要有現場烹飪的鍋氣,所以楊金祥追求的是在不影響食材口味的基礎上做到標準。比如臭鱖魚有醃製標準,醃製時間、有臭度都有相應要求,料包、配料都是標準配比。通過料包把控味道,廚師需要掌握的就是火候。

3.與靠譜第三方合作。楊金祥要求所有菜品的切配工作都要提前量化準備,用餐高峰期間不動刀。為此,他特地選擇和蜀海供應鏈合作。讓蜀海代採、代倉、代加工。蜀海對原材進行初步加工,將毛菜變成淨菜,門店要完成的就是菜品的煎制烹飪。這樣就大大簡化後廚的工作流程,提高出餐效率。

餐飲賣的不僅是菜品還有文化

曾有業內人士提出一個觀點:餐飲價格的制定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做原材和人工的加法,一個是餐飲老闆賦予菜品的品牌價值。

楊金祥的經營戰略與此如出一轍。他想要打造品牌餐飲,需要在視覺系統上深入人心,為此他決定從故鄉汲取營養。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2014年底,楊金祥重金投入,請專業的團隊幫忙系統梳理了VI(企業視覺形象)、SI(連鎖品牌形象),這是楊記興在“菜單革命”後的又一變革——場景革命。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在店鋪升級中,他找到黃山作為新的品牌符號,黃山的雲霧作為新的元素,採用飄逸、留白的風格,店內的裝修典雅大方又不失年輕時尚。

不僅是在視覺環境上帶有安徽特色,楊金祥身上更是自帶徽商的文化烙印。人們都說“商賈好儒,徽商崇文”。確實徽商行事作風,無不受儒家思想程朱理學的影響,看重“財自道生,利緣義取”。

楊記興多次漲價,卻更受消費者的追捧,原因在於漲價完全是在憑良心做事,要給顧客提供相應的價值,就必須提高價格。比如以前進5塊錢一斤的菜,現在用10塊錢一斤的,價值翻倍了。而堅持從老家安徽空運過來的臭鱖魚,一定比在北京當地買的更貴。提供更有品質的菜品、優質的環境、服務,多個維度的提升下,漲價就水到渠成了。

吃哭北漂的5個家鄉館子之臭名遠揚(二)

​除了誠意經商的品格,楊金祥還秉承徽商“不畏苦、寒精神”的特點。2013年,門店虧損嚴重,即使一年虧損200萬,楊金祥還是咬牙堅持,最終轉型成功。他不由感嘆:“這幾年,隨著企業的發展,遇到過無數次瓶頸,好在憑著這份堅韌走了過來,才有了今天的楊記興!”

結語

將200多道菜品減至近40道,聚焦新奇特的臭鱖魚單品,這無疑是楊金祥打得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但菜單背後的秘密更值得餐飲人們探尋。

回顧楊金祥的創業道路,可以總結出這樣的規律:始於菜單,陷於文化,久於內功,終於人品,也許這才是楊金祥的成功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