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汽車觀察|造車又有新進展,賈躍亭真的能贏嗎?

文 | 張嫣

核心解讀:

  • FF佔地一百萬平方英尺的漢福德工廠已經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正式許可,預計在四季度完工

  • FF產品、技術、平臺曾經獲得過諸多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可

  • 對於賈躍亭而言:產品從Demo到量產、交付中的諸多環節能否突破,中美業務能否均順利運行,最終產品定價是否能否讓消費者買單——現在還都尚未可知

賈躍亭已將全部賭注下在新造車上,希望FF(Faraday Future)能夠幫他扳回局面。

在信用備受質疑的今日,無論是產品、工廠,還是融資信息,似乎關於賈躍亭以及FF的一切都在遭受質疑。而為了證明“靠譜”,FF甚至連與工廠總承包商簽署協議都要公告天下。

在樂視陷入巨大危機出走美國,“全身心投入”造車之後,FF的各種負面危機層出不窮,從資金危機到高管頻繁離職,甚至在2017年一整年,FF都被“離破產只剩幾周的時間”這樣的陰雲籠罩。直到最近一段時間才似乎有了轉好的勢頭。

今年2月14日, FF在美國加州加迪納研發總部舉辦了第一次全球供應商峰會,賈躍亭表示,FF已經成功地完成了股權融資,融資額超過15億美元,基本滿足在IPO之前的全部股權融資需求,所有資金將相繼到賬。

“老賈一直是非常看好(造車)的,他也希望能夠藉此翻盤。”一位接近賈躍亭的人士如是說。賈躍亭在此前接受的媒體採訪裡也簡稱:“雖然已經階段性的失敗了,但是我們沒有輸。”而他認為:“錯不在搞得大,錯在節奏,同時展開的東西太多,如果掌握好節奏,結果會相反。”

而對於FF,賈躍亭表示:“贏面是100%,或者99%。”——他真的能贏嗎?

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FF的產品、技術、平臺是非常受業內人士認可的——其中不乏國內大型汽車集團的高層領導。甚至有人說:“新造車領域裡,樂視的技術是最好的。”當年,賈躍亭花重金網絡了一批來自傳統汽車行業的高管出任樂視超級汽車相關負責人,“他們為FF相關的產品體系打造奠定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知情人士透露。

賈躍亭之外,FF產品研發高級副總裁Peter Savagian、FF VLE及總工程師 Matthias Aydt目前主要負責FF產品的落地與量產。

與此同時,造車並不那麼簡單,而贏面似乎也遠不如賈躍亭所講述的那樣樂觀。

首先,產品從Demo到量產、批量交付,面臨巨大的難題。這也是目前每家新造車企業所面臨的問題。2017年1月CES上發佈時,FF方面表示,FF 91還將具備自動駕駛功能——配備3D激光雷達,10個高清攝像機,13個長距離和短距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傳感器。

而今年1月的CES展上,FF向部分媒體開放了FF 91的試乘時,當時的試乘車輛還停留在半成品的狀態——沒有內飾、缺少智能交互體驗、車身部分也裝配並不精細。到了4月底,FF為了公佈內飾還特意舉辦了一場活動,並表示“比體驗超勞斯萊斯”,但更多的產品信息還未透露。而語音交互、自動駕駛等產品功能的量產,難度也比較大。

第二,由於FF想要在美國、中國兩地同時發力,其需要嚴格控制兩地工廠生產,並保證資金鍊的穩健。4月8日,FF國內關聯公司睿馳汽車被爆順利拿下廣州南沙區601畝土地, 除此之外,其在國內的相關進展目前也未透露出更多信息,未來誰來操盤其國內相關業務還尚未可知。

第三,消費者願意花多少錢買一輛FF?此前FF 91在國內被媒體曝出國內售價超200萬元,但目前 FF方面表示,“價格未定”。想要實現當初規劃的功能,FF91可能很難是一款“親民的車”。與此同時,車輛購買之後的相關服務能否跟上則是另一個問題;如若不行,消費者會否願意為這款產品買單,是一個重要問題。

此外,對於FF而言,時間也確實緊迫。FF內部人士對36氪透露:“工廠預計在四季度完成建設施工,目前產品正在進行各種測試驗證。”此外,“產品依舊是在今年底、明年初交付。”

翻盤或許有機會,但並不容易。賈躍亭將拿出一款怎麼樣的產品?很快將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