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2013年6月19日,越南国家主席访华时,少年儿童欢迎队伍在中断多年之后再次出现。孩子们欢呼的口号,就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这八个字。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欢迎外国元首访华的仪式一直在渐进式改革。6月6日起推行的改革就是这一改革进程的延续。

欢迎仪式一直在改,你知道这些“第一次”吗?

2013年6月19日,越南国家主席访华,除首次恢复安排少年儿童队伍外,还首次增加吹奏迎宾号角。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首次增加的迎宾号角

2014年5月12日,土库曼斯坦总统访华,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首次增加女兵队员,军乐团首次增加行进吹奏表演。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4年10月21日,坦桑尼亚总统访华,首次恢复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4年11月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期间,在国宾抵京时,机场高速路沿线开始悬挂中外国旗。

2015年11月2日,法国总统访华,恢复举行室内欢迎仪式时在天安门广场鸣放礼炮。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6月6日起实施的改革,在很多人看来是一次全新亮相,但留心观察的人会发现,这是集近年来历次改革之大成,并有新的演进。

说说习主席获得的那些“超级礼遇”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十八大以来推进的礼宾改革,与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分不开,与我国家元首出访时受到高度礼遇也分不开。

不妨浏览一下近年来习主席在出访时所获得的最高礼遇。

2013年习主席访问墨西哥,墨方在墨西哥城马尔特营广场举行盛大欢迎仪式,安排了隆重的三军仪仗队和骑兵分列式。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4年访问法国,奥朗德总统在荣军院广场举行欢迎仪式,出动了146名骑兵和17辆摩托车护卫,仪仗队人数达150人。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5年访问英国,习主席乘坐女王御辇前往白金汉宫下榻,英方按王室最高贵的规仪,鸣放103响礼炮。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6年访问柬埔寨,仪仗队礼兵较平常来访增加一倍,悬挂习主席和西哈莫尼国王巨幅肖像。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7年习主席访问瑞士,瑞士联邦委员会全体委员集体出席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既是外交礼仪,也是国际政治的风向标。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欢迎仪式,创新、超规格之举层出不穷。作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中国,礼宾工作攸关国家大局,推进新时代礼宾改革势在必行。

因时而异 与时俱进

回望历史,有那么一段时间,中国的欢迎仪式以高规格、高礼遇著称。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特殊的国际环境,为迅速打开局面,我国采取了许多非常规的做法。建交国国宾来访,均予以高规格、热情、周到的接待。

当时,在首都机场或北京火车站举行欢迎仪式,国宾抵离时我领导人发表讲话,举行群众欢迎大会,使用摩托车车队护卫,通常组织成千上万群众在北京市区夹道欢迎。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9年,建国10周年前夕天安门前夹道欢迎外国元首(资料图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安排先后取消。

改革开放后,中国正式将欢迎仪式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或人民大会堂室内(冬季或恶劣天气)举行,恢复在欢迎仪式上鸣放礼炮的做法,以凸显高规格礼遇。

十八大以后,欢迎仪式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6月6日起正式亮相的改革更是迈出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大步。

欢迎仪式,因时而异。十八大以来,欢迎仪式恢复了以往一些做法,这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新实践。

礼宾改革与中国气派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今年5月,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欢迎仪式礼宾改革,正是从一个侧面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没想到,欢迎仪式改革背后,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改革后的欢迎仪式,进一步展现了中华民族崇礼尚义、热情友好、宾至如归的待客之道,彰显了大国威仪、风范和气度,折射了新时代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改革之后的欢迎仪式“首秀”,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