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未來發展趨勢穩中向好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未來發展趨勢穩中向好

中國人民銀行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5月底,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是31106億美元,相較4月底減少了142億美元。追溯緣由,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5月份我國外匯市場運行保持穩定,國際金融市場美元指數上升2.3%,主要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下跌,然而資產價格總體上升,在這些要素的綜合作用下,外匯儲備的規模小幅度下降。

根據交行金研中心的首席金融分析師測算,5月份日元兌美元微幅上升0.5%,英鎊、歐元兌美元分別貶值約3.5%、3.2%,貶值幅度環比擴大,由於匯兌變化使得外匯儲備減少將在200億美元之上。

自主要國債收益率方面來看,中國民生銀行的首席研究員測算,5月份美國與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明顯出現回落,其中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4月末的2.95%回落至2.86%,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4月末的0.56%回落至0.34%。主要國家國債收益率的走低,使得我國持有的外國國債價格上漲,外匯儲備賬面價值有所增加。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未來發展趨勢穩中向好

“如果剔除匯兌要素,5月外匯儲備應依舊為小幅增加,跨境資金持續小幅度淨流入,預估外匯佔款小幅度地增加。”交行金研中心的首席金融分析師指出。

自2018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總體向好,生產需求穩中有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的良好發展態勢。在此背景下,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一直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市場主體跨境資金的流動大體上均衡。

遙看未來,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我國經濟完全有能力、有條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在這一基礎上,我國外匯市場將可以更好地適應外部的環境變化,總體延續合理均衡的跨境資金流動格局。另一方面,在全世界經濟增長持續復甦的背景下,不同的經濟體增長程度有所差異,金融市場還將面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在國內外要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有希望保持全面穩定的狀態。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未來發展趨勢穩中向好

交行金研中心的首席金融分析師指出,近期美元上漲,人民幣兌美元小幅度貶值,然而人民幣有效匯率仍保持基本穩定甚至有所上升,即人民幣兌歐元、英鎊等非美貨幣升值。這說明目前市場情緒比較平穩,沒有明顯的人民幣貶值預期,最近一些國家把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也會帶動人民幣資產需求的增加,有利於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從總體上來看,未來人民幣匯率預估持續雙向波動,繼續保持基本平穩,跨境資金流動持續保持基本平衡或小幅淨流入。”他最後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