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汪业元

好吧,那我就来说说王夫人之所以排斥林黛玉的原因。


红楼梦中有两个出类拔萃的精妙女子,一个是世外仙姝寂寞林,另一个是山中高士晶莹雪,

也即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红楼奇女子:林黛玉、薛宝钗。

先说下其间关系瓜葛。

林黛玉是贾府的外甥女,其母贾敏和宝玉的老爸贾政,还有老大贾赦同属一奶同胞,分属兄妹,情同手足。老太太尤其视贾敏(黛玉之母)若掌上明珠,分外珍视。按理,黛玉管王夫人叫舅妈,和宝玉是表兄妹。

薛宝钗则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她母亲薛姨妈和王夫人是一个母亲肠子里爬出来的,本是亲姐妹。

首先说,黛玉自母亲下世,就寄居在舅舅家里,成天和宝玉耳鬓厮磨,一晃成了大姑娘。黛玉继承了母亲贾敏的诸多特性,见微知著、敏感细腻也是她的日常所为,虽然心较比干多一窍,但病如西子胜三分,是一个打小儿就羸弱的病秧子,一如描写她的语句形容: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忖度出来,黛玉身体顽疾肆虐,基本完全不胜任将来的掌家操持,体力上就不允许。况且长子贾珠早夭,留下孙儿贾兰和寡母李纨相依为命,王夫人怎么也不愿意,再来一个带有早夭之相的至近人进府执珠。

二来是黛玉虽机敏过人,但又过于敏感,这在偌大堪称和谐的贾府,有点儿弦外之音的疑虑,难免日后生嫌隙,闹得不和谐不团结。而宝钗则待人一团和气,是个化解危局、解颐开颜的高手。

三是宝钗之母薛姨妈和王夫人两个人本就血缘亲眷,又无话不谈、无事不做,简直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两副身躯,而宝钗又是如此出众,妃子的姿容、健硕的体态,这样一个送上门的接班人自然十分中意,哪里还容得下黛玉一个心劲儿十足的病包子呢。况且亲上加亲的话,她们姐妹之间的感情会更加递进一层,家族事项也更容易掌控一些。

四是大小姐旨意的通牒。在元春省亲回宫后,送出来的礼物之中,明显将宝钗、黛玉进行了亲疏划界,黛玉只是一般性礼物,和迎春、探春、惜春同类,而宝钗则要多出一份心意,这也说明了贾家大小姐的心思,作为贾府的门面人、实权派,元春的这一提示显得尤为重要和显眼,也给母亲王夫人吃了定心丸。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那就是别看明里王夫人和老太太和谐共生,知书达理孝敬当前,其实心里还是有一些隔膜,作为一个媳妇,在老太太大肆褒扬黛玉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有排斥的,有距离感和差异性,暗中较劲儿也是王夫人不可明说的一条理由。


龙吟148119260

黛玉身上的“原罪”,不是欠神瑛侍者甘露灌溉之德惠,而是王夫人眼中的“原罪”。

(图)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

王夫人不喜欢黛玉,极不喜欢黛玉。因为黛玉是贾敏之女。贾敏是荣国府老祖宗贾母的独女。贾母初见黛玉时说:“我这些儿女,所疼着独有你母”。

贾母喜欢什么样的女子?模样好,聪明伶俐,有才情,风趣幽默的女子是贾母的最爱。贾敏是什么样,由此可见一斑。王夫人什么样?第35回贾母对宝钗说:“当日我像凤哥这些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太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贾母眼中的王夫人性格木讷,死气沉沉,才情不足。当然,除此之外,王夫人还城府极深,虚伪老辣。

王夫人是金陵王家的二小姐。她嫁入金陵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最不喜欢的人便是她的小姑子,黛玉之母,贾敏。因为贾敏所拥有的一切,将王夫人抛出了好几条街。高高在上的贾敏,着实刺痛了王夫人。

(图)王夫人是中文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论容貌

贾敏定是仙容月貌。基因的作用是强大的,看看黛玉长什么样,便知其母的模样。黛玉是“病如西子胜三分”。西施是四大美人之首,黛玉比她还要美,那得美成什么样!就连粗鄙的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的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贾宝玉也长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可这不是王夫人的基因,而是隔代基因遗传。宝玉长得像他爷爷,贾代善。

29回张道士说:“我看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贾母听了,顿时满脸泪痕。回说:“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王夫人若也颇有些姿色,见了小姑子贾敏,心中只有羡慕嫉妒恨;王夫人若长相平平,见了小姑子贾敏,剩下的只有自卑。

论学识

王夫人出身“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太尉统制是曹公虚构的官职,但能说明王家祖上曾是掌握重兵的高级武将,后来又垄断各国进贡朝贺之事,是暴发户。这样的家庭对子女教育很不重视。王夫人仅仅粗识些字而已。她的学识限制了她的生活品味和浪漫情怀。曹公笔下的王夫人从没有做过一件风雅之事,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诵读佛经。也仅仅是“诵读”,没见过她摹写、誊抄过一张佛经。历史上佛经的经典帖子可是多了去了。她定是字写得丑,怕人看见呢。贾母是个学识渊博,讲求生活品味,极会享受生活之人。

18回,借贾元春省亲之际,展示了贾母的学识。“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元春“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宝玉“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贾元春后来是因才选入凤藻宫。王夫人若有出众的学识,贾母怎会一把年纪了,亲自“养”且“教”元春?贾母能如此教养孙女元春,作为她最疼爱的女儿贾敏的教育,更是可想而知。王夫人面对花容月貌又才学横溢的小姑子贾敏,自能狠狠得咬牙。

论才干

尤其是理家的才干,王夫人连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都比不上,更不要说贾母。贾母治家的果断,大气,精明,手段,贾敏未出阁时看在眼里,未必不学在心里。贾家是汉旗,旗人家庭极重对女子的理家能力。贾敏治理大家族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厉害。何以见得?

62回,黛玉对宝玉道:“咱们家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普通人能算得清二三百人单位的收支吗?于我而言,不是算不清,而是压根不会算。六七百人的荣国府,其收入有地租,有祖传的银库,有房地产,有皇家赏银,有俸禄银米,还有王熙凤放的高利贷,还有其他灰色收入,如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动动嘴皮子就得三千两银子。至于荣国府的支出,简直无法赘述。仅月钱,就分主子的,半主子的,丫头的。丫头又分一等、二等、三等的。

还有年例,有衣食住行开销,有寺庙的香火钱,有人情往来钱,有婚丧嫁娶钱,有朝廷捐派钱,甚至还有宫中太监索取钱。贾琏有一次说:“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大观园的工程开支花的银子,更是流到海里都数不清!如此繁杂的显赫大家族的收与支,黛玉用她吟风弄月,扫花垒冢,玩弄针黹之余的空闲,便算的清清楚楚!如此才干,不是进了贾府后学的,也不是贾雨村老师教的,贾老师只教她《四书》(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说自己“只刚念了《四书》”),那便是有着同样才能和天赋的母亲贾敏教的。贾敏未出阁时,很有可能协助贾母治理荣国府,这便严重威胁了王夫人的地位。或许,多少个暮色降临的夜晚,王夫人辗转反侧,咬牙切齿地诅咒着她的小姑子贾敏。

论家世

王夫人不是来自“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显赫家族,王家吗?王家是“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贾家是“宁国荣国二公”之后。王家的伯爵爵位低贾家的公爵爵位二级。王夫人在家世上亦压不过她的小姑子贾敏。

论所嫁的夫君

王夫人不是嫁到更显赫的贾家了吗?是的。王夫人嫁给了荣国府贾公的次子,贾政。长子贾赦袭了荣国公,现袭一等将军。贾政是次子,无法承袭,皇帝可怜他,额外赐了他一个主事之衔。“主事”是什么官,用现在的话语体系来说,就是某部位或单位的“干事”。若按清例,各部院主事是底层办事官吏,正六品衔。(后来借贾元春的光,才当上了工部员外郎,正五品)贾敏嫁的是林如海。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兰台寺大夫,又被皇帝钦点为巡盐御史。探花按清例,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短短的几年,林如海便升为兰台寺大夫。兰台寺大夫是最高检察院的高层级官员,二品大员。从七品到二品,林如海得有多高的才干和情商!林如海又被皇帝钦点派到扬州监理盐务,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根本的行业,且是个极肥的缺。林家不但是钟鼎之家(三代世袭列侯),又是书香之族。林如海与贾敏琴瑟和鸣,伉俪情深。贾政科举之途不通,又情商低下。每日只看书下棋,同众清客闲聊。酸,腐,木,是贾政的标签。

与贾敏相比,论容貌,学识,才情,家世,丈夫,王夫人样样皆输。她恨贾敏,极恨。由此也恨贾敏的女儿林黛玉。

并非黛玉小性,嘴不饶人,身体不好,常和宝玉怄气,王夫人才不喜欢她。黛玉身上有“原罪”,王夫人认为的原罪。黛玉是贾敏的女儿,那便先天“有罪”。

黛玉初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状态下,王夫人就告诫黛玉远离宝玉。“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的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换句话说:“贾敏的女子,你离我儿子远点,少招惹他!”

初见黛玉,王夫人高调摆谱,暗里设套。王夫人先不在正内室接待黛玉,让黛玉东转西绕,到正室东边的耳房见她。耳房是正房两侧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过去,耳房是小辈人住的。若是墓室里的耳房,是放置陪葬品和奴隶的。就是如今的耳房,用来当仓库或者厨房。黛玉进了耳房,正吃着茶,王夫人又让老嬷嬷引黛玉到东廊三间小正房内,自己坐西边下首,却让黛玉坐东面上首。东首位最尊,黛玉怎能不知,那是贾政坐的位置。王夫人想让黛玉失礼,再三再四的拉黛玉坐东面首位,“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挨着王夫人坐了,即坐在了西边下下首的位置。之前,贾母在正房大院接见黛玉,黛玉话还未说,礼尚未行,贾母便一把将黛玉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两相对比,王夫人对黛玉先天的恨意和厌恶是赤裸裸的。

(图)贾母,又称史太君,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家姓史.

在贾母处,王熙凤为黛玉亲自捧茶捧果。王夫人问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整部红楼,只有两处王夫人问王熙凤月钱发放的事。一次是王熙凤拿月钱放高利贷,没按时发放,被人告发,王夫人问了一句。出了门之后的王熙凤跳脚高声大骂。另一次问月钱,便是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王夫人此举是让黛玉知道她在贾家的地位:“我才是这个家的实权掌握者,小丫头林黛玉你要知道我的厉害。”王夫人让王熙凤找缎子给黛玉做衣裳,她是真心的吗?王熙凤说:“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压根就没想真的给黛玉做衣裳。她不加掩饰的回应:“有没有,什么要紧。”什么意思?即是告诫黛玉,你在我眼里算不得什么!

第三回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开端,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回。曹公十年苦作,五次修改。对这一回所投入的心血必是极重的。字字玑珠,意味深长。不厌其烦地通过细节描写和对话,展示了出场人物的全貌。

那么,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还需要理由吗?黛玉有“原罪”就已足矣!

「历史大学堂」特邀作者 丨 张岚


历史大学堂

王夫人对待林黛玉是大体分三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林黛玉刚进荣国府。那时候林黛玉才七八岁,长的好,懂礼节,出身好,父亲是两淮盐运使,世袭公侯之家,单以社会地位,刨除还没成为贵妃的元春,林家要比贾家势盛的。那时候王夫人对林黛玉也是喜欢怜爱的。

贾母接林黛玉进贾府是人尽皆知的想法。以林家的势力,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如果与贾家亲上加亲,必然会大增贾家的势力。而且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如果再增加一个林家护在贾宝玉身侧。就算有一天荣国府被贾琏掌权,也不会危及贾宝玉的地位。所以王夫人明白贾母的意思。也对林黛玉所代表的林家满意的。

问题出在林黛玉父亲的早丧。林如海英年早逝,虽然留下偌大家产,但身后的势力就土崩瓦解了。这一阶段就不由得王夫人有了犹豫。贾宝玉本身不具备袭爵的资格,贾家最后的爵位和贾宝玉没份,贾宝玉又不是个在经济学问上用心的人。那么王夫人百年后,贾宝玉依靠谁?林黛玉除了有些财力,政途完全帮不上忙。这样,王夫人不免勾起旧日之情。


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王夫人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关系明显一般。她是羡慕嫉妒贾敏的千金小姐气派的。原本动摇的心,看着林黛玉越来越长成妈妈的样子,一定也会勾起旧日之思,对林黛玉的印象分下降。

林黛玉病情严重,彻底断了王夫人的心思。任谁也不愿意儿媳妇是一个痨病鬼。古代选媳妇,第一要素是身体健康能生养的。林黛玉无论如何都不具备。有人说可以娶妾。反正妾生的也是儿子。那差很多。庶出和嫡出天差地别。庶出不但在家里被瞧不起,也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就算贾环有一天当了贾府的主人,他也会在社会上低人一等。这是王夫人不能容忍的。王夫人的想法,那些势利下人一定也探察到了。


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她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敏感如林黛玉怎么能不知道。父母早丧,彻底失去了依靠。贾母虽然还疼爱自己。却也年事已高。忧愤之下,已经有点病急乱投医了。宝钗就说她的药方人参肉桂太多了,这都是林黛玉的无奈之举,却不知道虚不受补,身体能渐渐垮掉。这一点,和赵姨娘被天天排挤直到病态何其相似…

最后抄检大观园


后晴雯被赶出!王夫人借晴雯彻底说出了和林黛玉决裂的话。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是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历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留心看了去,他色色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知大体,莫若袭人第一。”

这口口声声说的是晴雯,却句句指向林黛玉。到这一步,王夫人就彻底放弃了林黛玉。而不差林黛玉的薛宝钗,顺理成章成了她的首选。


君笺雅侃红楼

王夫人为什么力挺“金玉良缘”而不是“木石前盟”?

不知道大家在看《红楼梦》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造成宝黛悲剧的罪魁祸首或者宝黛爱情的最大敌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封建礼教,若从根上论起,似乎都应该归咎于一个人——那就是宝玉的生身之母王夫人。

是她,明知道宝玉最爱的人是黛玉,却把与黛玉性格最最相似的晴雯赶了出去;也是她,将与宝玉情投意合的金钏逼得跳井;更是她,一力撺掇促成“金玉良缘”,才让薛姨妈有了长住贾府的理由和可能性。其待晴雯、金钏之流,薄情之至。若说晴雯跟她非亲非故,因为是贾母给宝玉的,她嫌不称己意似乎可以说得过去。既与彼无仇无怨,自然好恶发之于衷而形之于外,正如《红楼梦》中所说,“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故而赶走晴雯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金钏呢?金钏伺候了她一场,对她也算尽心尽意,为何她一点儿旧情也不念,就巴巴地要赶出来,还一点儿脸面也不给,导致金钏只好跳井明志?真可谓冷心冷血冷情了。

其实,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心思应该很明显,什么“金玉良缘”根本不是凭空而来,无非是薛家为了这位未来的姑爷“量身定做”的。小孩子时期的宝黛不知道或者不懂,但长到青春期的小儿女如何能对这东西不敏感?这“金玉良缘”是阴谋,也是阳谋。其本质就是贾家和薛家两大家族的合并或者强强联合。

看官可能要说了,贾家为贾宝玉选的儿媳可并不是薛宝钗,而是林黛玉啊!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黛玉很小的时候(有可能六七岁)就已经进了贾府,如果贾母不是有意让林黛玉做贾宝玉的媳妇儿,怎么会让他们一处起卧,任由他们像小孩儿过家家一样“三天好了两天恼了”那样给人添麻烦?再者,王熙凤在一次玩笑中,也曾经对林黛玉说过:“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做媳妇?”王熙凤是贾母在宝玉之外最宠爱的人,她的意思,多数情况下可以反映出贾母的观点。

更明显的一处是,尤二姐和贾琏的心腹兴儿在一次闲拉家常中,更是明确地说过:

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王熙凤预先窥探到了贾母的意思,而贾琏又很容易得知了贾母的意思,作为心腹,兴儿自然也知道了贾母早已预先为宝玉定下了黛玉。可见,这件事情,在贾府里几乎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还小,不方便说出来罢了。

让林黛玉做媳妇儿,既符合贾母的意思(林黛玉和她妈妈长得实在太像了,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也符合贾政的意思,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女儿。而薛宝钗,和自己可是没什么实质上的关系。

但王夫人不干,宝玉是从她肚子里掉出来的肉,她对宝玉可以说溺爱有家,所以给宝玉找的媳妇儿一定要符合她自己的标准。

首先,她得像自己,因为她自己性格沉默,不惹贾母喜爱;遵从三从四德,不讨贾政欢心。但她是封建礼教的既得利益者呀!如果不是她有个好娘家,贾政也许宁愿娶赵姨娘也不会娶她。在她看来,赵姨娘一定是使了什么狐媚手段,勾起了贾政。(从宝玉的眼光来看,或许仍旧是同仇敌忾的)所以她必然不能够让黛玉和晴雯这样会“作”的女孩勾引了自己的宝贝儿子。从内心里,她讨厌林黛玉的心高气傲和尖酸刻薄,动不动拿捏宝玉,让宝玉无法正正经经走“仕途经济”。再者,林黛玉身体那么弱,不利于生育,更不能让儿子安心读书,恐怕儿子要时时刻刻担心她的身体。所以,物以类聚,她讨厌林黛玉晴雯一类人,自然喜欢宝钗袭人一类知书达理又能劝宝玉走“正路”的女子。

其次,宝钗是她妹妹薛姨妈的女儿,是她王夫人嫡亲的外甥女儿。她冰雪聪明,善解人意,更兼有才有貌,完全配得上自己的儿子。对她而言,宝钗更符合她心中的理想儿媳标准。亲上加亲,强强联合,“二宝”一结合,贾家和王家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了。因而称之为“金玉良缘”。

总之,王夫人之所以对宝玉婚事干预过多,一方面缘于她对儿子的溺爱(贾珠死得早,现在只剩下这么个宝贝疙瘩了,但看她为贾珠选的儿媳——李纨,就可见她的喜好了),另一方面缘于她的现实考虑。眼见得“宝黛”结合将要“木已成舟”,她只好和薛姨妈串通,来演了这么一出“金玉良缘”的好戏。

可是,王熙凤作为王家人,本该在此帮助娘家人达成心愿的,但她却并没有,反倒是拿“宝黛”开起了玩笑。可见,王夫人的小心思不能明说,她还不敢公然和贾母作对。

可不是吗?“两个玉儿”在贾母心目中都是心尖上的人儿啊!所以老祖宗才会时时刻刻为他们担心。更不同的是,贾母本性更喜欢聪明伶俐又漂亮的人,不喜欢循规蹈矩的“没嘴的葫芦”。所以才会将晴雯赏赐给宝玉做丫鬟。而袭人,则是因为表面上的忠心耿耿而被贾母送给宝玉作为帮手。当然,后来的袭人,也正是因为“忠心耿耿”地效忠于王夫人,才能够被作为姨娘正式“收编”。——换句话说,袭人此刻的心里,已经只有一个王夫人,而王夫人也自然视她如同心腹。二人惺惺相惜(王夫人认为袭人是她的“心耳神意”),贾母早就离她很远了。

王夫人冷笑道:“这也是个不怕臊的。他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这可是你说的?打谅我隔的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

王夫人要排除异己,自然很好理解。但金钏本来应该是自己人啊!何以连自己人也驱逐呢?

其实,王夫人喜欢谁不喜欢谁更多的是出于她的理念——即长得像“狐狸精”的女孩必然是会勾引自己儿子干坏事的。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打发出去。——这不啻是对“红颜祸水”观念的生动演绎。

其实王夫人在贾府还是蛮尴尬的:作为儿媳妇,她不得贾母欢心;作为妻子,她不能像赵姨娘那样放肆争宠;而作为母亲,她溺爱宝玉无比,却又不得不苦心孤诣小心翼翼为他安排这“金玉良缘”,还担心因此让宝玉心里受惊。如吴月娘一样,是典型的“正妻”型人格——想要的,不能够放肆得到;失去的,只好暗中夺回。而那在生命中早已默默丧失了的情欲,也只有心甘情愿地埋没在封建礼教的尘沙里。

这样看来,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和评论中对于王夫人的诸多回护了——她是真的很爱宝玉。

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甲戌侧批:是大家子弟模样。】便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甲戌侧批:余几几失声哭出。】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甲戌侧批:普天下幼年丧母者齐来一哭。】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的。【甲戌侧批:慈母娇儿写尽矣。】王夫人道:“我的儿,你又吃多了酒,脸上滚热。你还只是揉搓,一会闹上酒来。还不在那里静静的倒一会子呢。”说着,便叫人拿个枕头来。

只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她不是他,永远无法代他做出选择。纵然勉强做了,也不尽人意。


半瓣花上阅乾坤

我认为红楼梦里不存在王夫人讨厌黛玉,只是不是她儿媳的首选,论王夫人心中亲疏,亲当然是宝钗,论揣测人心和讨好关系,当然是宝钗,论家道,黛玉已是孤身一人,无甚人缘和发展的前景,又因黛玉和宝玉心性差不多,不爱理家事,且无宏图大志,黛玉聪明才智有,也懂规矩礼貌,但不会刻意去讨好任何人,做不来表面功夫,隐藏不来内心,单纯、直白,对不喜欢的人或事,直接表达,不留情面,宝玉的直白,下人都顺从,黛玉的直白,下人就不能容忍,这就是在贾府下人眼中的尖酸刻薄,对于一直以光宗耀祖为人生信条来说的大家庭,黛玉不会去强求宝玉读书上进,更不会去劝说宝玉为官,这就是父母所不喜欢的,相反,宝钗就顺她的心意,爱劝宝玉读书为官,走仕途,一心望子成龙的王夫人,怎会选择黛玉而舍宝钗。其实宝钗黛玉的身体都有病,不存在宝钗比黛玉身体好,只因她和黛玉爱情观不同,宝钗一切听凭母亲做主,你说去选秀,她就去选秀,你说嫁宝玉,她就嫁宝玉,她没有像黛玉那样爱过,也不会为爱痴,为爱狂,她也没真正爱过谁,所以她不存在为谁伤心、多愁善感或者小心眼。没有情不伤心,心态好,当然不哭不闹,身体会比黛玉好些,所以大家都觉得她大度,身体好,殊不知没爱何来小心眼,何来多愁善感,何来伤心动情。黛玉的多愁善感来自寄人篱下,爱情无人做主无安全感,又因和宝玉相爱,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彼此一会吵闹,一会和好,所以小性子多,她俩的行为在大人眼中就是就没有宝钗那么安稳,封建大家庭要求的儿媳顺从,活得没有自我,心里只有父母长辈,丈夫儿子,宝钗恰好就是这样的人,相反宝玉和黛玉就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想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活,所以王夫人不会选黛玉。


颖120711626

当我们说黛玉的时候,人人都会说,她是史太君唯一爱女的唯一骨肉;有些红学家还考证说,她的母亲贾敏是史太君唯一的孩子,贾政反倒是过继来的。我们知道黛玉有一双天下最完美最恩爱的爸妈,她在家里学习了各种才艺,有着侯门千金的眼界和气派。然而随着双亲去世,她寄人篱下,不仅家族产业无权过问,头衔成了空架子,还要在舅舅家里受一个陪房媳妇的势利眼,难怪会整天长吁短叹,自述风刀霜剑严相逼。

然而另一面的王夫人呢?

我们知道她是那个"疑似过继来的儿子的老婆",可是在此之前呢?

王夫人在娘家是个怎样的人,书中并未正面描写,只是借刘姥姥之口回忆了一句,说是从前走亲戚的时候见过的,生性爽利。

爽利啊!

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个乏味又面目可憎的女人,当年其实也是阿凤探春一流的人物。她在做姑娘的时候,也曾和探春一样,参与打理家务,和亲友女眷交际--那时的王夫人,想必也是光彩照人,聪明能干,深受父兄信任的呀。

之后她带着豪阔的嫁妆,风风光光嫁给了荣国公府文字辈的希望之星,学业政务人品样样耀眼的贾政同学,堪称一代人赢----然后呢?

然后我们看到的王夫人,颟顸无能,冷漠麻木,贾府宁可让她的晚辈去当家,政老爷宁可让上不得台盘的赵姨娘贴身伺候,一个出身颇低的继室邢夫人挑衅起她来毫不含糊,明明大房惹个祸出来,老太太还优先冲她迁怒,好不容易一个宝玉是全副心意皆在的,却还恨恨地做些漂亮的文字,咬牙切齿地骂一番悍妇。

就没有人想过,这中间发生过什么吗?(这里不是在暗示贾府对王夫人做了什么,重复三遍,真的不是在脑补贾府宅斗…)

这中间什么都没有发生。

王夫人只是和千千万万女子一样,从充满无限可能的青春少女时代一跤跌出来,跌进了别人家里,跌进了现实里,之后和其他无数颗珍珠一起,在现实中慢慢褪色成了鱼眼珠子。

贾府开宴,姑娘们依次在座,李纨阿凤却要站规矩伺候----王夫人当初站规矩的时候,席上坐的是谁?

"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丫头略强罢了。"

这话客观上肯定不成立。王家的豪阔比起贾家来是"扫扫地缝就够你们吃一辈子"的水平;王夫人口中这一代狼狈不堪的姐妹几个里可还出了个标杆级的凤藻宫尚书贤德妃娘娘----贾敏比起她们的优势,充其量就是有个品位上佳的老妈,吃穿用度上的物件别致些,身边的丫鬟调教得文雅些,哪里就能把别人都比成丫头了呢?

所以当王夫人一脸羡慕嫉妒恨地说出这串话的时候,她是在追思着什么呢?那是未嫁的贾敏身上只能属于青春女子的活力和希望,是熠熠生辉的珍珠之光,而在这珍珠之光面前,即便人生赢家王夫人,也不得不面对自己正慢慢滑向一颗鱼眼睛的命运。和当初那个照出她命运的梦幻少女比起来,人到中年冷眼再看的小姑娘们,哪怕是嫁了皇帝老儿的,也不过是些糙妹子罢了。

然后贾敏也嫁了。

做为曹公专门给林妹妹reserve的完美家庭成员,贾敏的婚姻似乎没有太把她往鱼眼睛的方向折磨。她大致保持了自己的矜贵做派,将文艺青年的作风发扬光大传给了女儿,终于,这对明显和社会主流不协调的bug一样的夫妻无法自圆其说,只好挨个病死了。

在贾敏病死之前,她还是回过几趟娘家的,也见到了混世魔王贾宝玉同学。贾敏对自己的小侄儿没什么好感,概括他是"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爱在內帏厮混,无人敢管"。这话连黛玉都颇清楚,可见贾敏也无替二哥遮丑之意,这番褒贬,只怕王夫人也是知道的了。

(以上是包含了对王夫人境遇和她vs贾敏的脑补,但我要说的重点是"说破天就这么点事了,既没仇怨也没百合,俩人都没做圣母也没做bitch,谁也不该着谁的"。)

闲话至此,我想问问各位读者,你们觉得王夫人应该对黛玉抱有怎样的感情呢?

同为舅妈的邢夫人,也不过虚应故事地介绍家人;做舅舅的贾赦连见都不要见这个卖不出价钱的侄女儿,还厚着脸皮说"怕见了伤心";除了和黛玉爸爸交好的贾政额外欣赏些黛玉的才华,这些舅舅舅母又"该"对黛玉投入几分感情呢?

王夫人起码未曾刁难冷落,面子上两人还能开开玩笑,黛玉还能撒个娇儿说"舅妈我不依",王夫人也还识相地捧着哏说"宝玉你很会欺负你妹妹"。这还不够吗?要是还不依不饶问一句"王夫人和黛玉以及黛玉她妈什么仇什么怨",那只怕谁都当不起这一问了:邢夫人和黛玉什么仇什么怨?李纨和黛玉什么仇什么怨?王熙凤和黛玉什么仇什么怨?…

人和人之间,哪有天生该如此的"你们都要好好爱我"?王夫人和黛玉之间,一无血缘之亲,二无利益联盟,只不过当年王夫人初到,和黛玉生母有过短暂的照面,在贾敏的光环下小小自卑了一番。今日黛玉来此,于王夫人来说不过是嫁作人妇之后必须承担的任务罢了,凭什么要满心喜爱?

换了是你,你刚换了学校人生地不熟的时候,看班上最popular的班花,是满心喜爱的吗?你妈妈对那个褒贬你的阿姨家的小孩,是满心喜爱的吗?你家一个素未谋面的"亲戚"突然登门,你是满心喜爱的吗?

是才见鬼了吧。

除了不讲道理的血缘至亲,除了荷尔蒙驱动的一见钟情,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真心喜爱"是不需要各种外因内因综合作用,再佐以时间的累积,才慢慢达到的?谁来跟我解释解释,王夫人到底从那根藤上算起,"应该"喜爱林黛玉?

况且了,以王夫人和其他人的互动看,她到底喜爱过谁?

贤惠懂事的活牌坊亲儿媳妇李纨吗?还不是照样无所顾忌地当着李纨面哭贾珠,眼看着下人坑李纨也不出声提醒。

活泼能干的内侄女儿王熙凤吗?还不是听邢夫人三两句一挑,立刻哭天抹泪上门去问责。

就算她望穿秋水盼来的准儿媳宝钗,还不是敢当着人家的面抄园子,当着亲妹妹母女的面炫耀自己预先给宝玉选下的小妾?

黛玉性格是不对王夫人的路,但对了路的又怎样?宝钗对不对路?也不过是被她利用罢了。嘴上亲亲热热叫着"我的儿"值几个钱?上一个被她叫儿的袭人,连承诺的姨娘份子还能反悔了呢。

在漫长的生活中,在立不完的规矩中,在一生再不由己的喜怒哀乐中,王夫人早就被磨成了一颗鱼眼睛。她的心里只剩下了利益:如果贾珠不死,便是宝玉也没那么要紧了;如今只得宝玉一个,自然全副心意皆在他处;宝玉喜欢什么不重要,宝玉怎么想不重要,他是我后半生的指望了,岂能由得你们带坏,自是要认认真真选一个能逼他读书的妻子,能苦劝他听话的妾看着他的;至于旁的一切挡在这条路上的人和事,都给我去死去死…

老太君爱宝玉,因而能懂得宝玉并非沉湎女色,也不是妻妾能挟制得住的;贾政爱宝玉,因而年轻心热时逼他读书自立,老来想开了反倒觉得开心就好;唯有王夫人从不试图理解宝玉,只想着让他按照自己规划的道路发展----然而你能怪她什么呢?在这么多年之后,她只有这一样抓得住的东西了。

王夫人不喜欢黛玉,是因为她本就不怎么喜欢任何人。那个时代无穷无尽的桎梏磨去了她所有的灵气和生命力,也磨去了她对于人际关系的想象力。我讨厌她的是她被捆足了一生之后不仅虔敬地回身去拥抱那些枷锁,还加倍憎恨起那些青春张扬的活气,似乎彻底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怎样利落的姑娘,曾经怎样留恋不舍地打量着光华四射的贾敏。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当她知道自己必将依附枷锁而活的时候,她已经不止是屈服了,而是狂热地跪下,将自己的初心践踏得干干净净。

她当然不喜欢黛玉。实际上她也不喜欢李纨或者阿凤或者宝钗,就算是元春宝玉贾兰,我觉得她也谈不上喜欢。她只是满意这些人的配合,期待她们带给自己更多自己想要的----至于喜爱,那太奢侈,她已经无能为力了。

至于黛玉,我想,她很早就明白喜爱是奢侈的缘分,因此才对生命中遇到的喜爱如此热烈回应。薛姨妈不过怜她机灵,她就配合地承欢膝下;香菱不过仰慕她文采,她肯倾尽所学教授。就连老古板贾政舅舅的一句欣赏,她也念念不忘。

这个妹子遇到喜爱她的人,是会拿命去还的,遇到一个王夫人不喜爱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读立空间

首先,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吗?支持这个结论的无非有以下原因:

1.王夫人不喜欢晴雯,说她“眉眼长得像你林妹妹的”,后来以雷霆之势驱逐晴雯,以此推之,王夫人不喜欢林妹妹。

2.王夫人极力支持金玉良缘,非常喜欢薛宝钗,有人就说:如果王夫人喜欢林妹妹,怎么会支持金玉良缘呢?所以王夫人不喜欢林妹妹。

而且,去年听了马瑞芳教授的见解,她说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可能是王夫人以前非常不喜欢林黛玉之母——贾敏,姑嫂不和。但毕竟是推理,讨论《红楼梦》最好不要脱离了文本,妄自揣测,那猜想与脑洞可就数不尽了。

从书中看,王夫人并没有不喜欢林黛玉,她只是更喜欢薛宝钗。

有必要清楚王夫人的处境——岌岌可危的地步。在贾府,王夫人可谓腹背受敌,因为她并不受贾政的宠爱。书中明确写到贾政晚上在赵姨娘处,而从未写过在王夫人处,所以二人可能早就没有了夫妻生活。而且最重要的是,赵姨娘有贾环,万一将来荣国公之位给贾环,那么等待王夫人和贾宝玉的就只有凄风冷雨了。而且赵姨娘和贾环早就开始有所动作了,从『魇魔法叔嫂逢五鬼』中可以看出,王夫人说“平日里你们做的事,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看不见”。

可偏偏贾珠早亡,贾宝玉不读书,不读书,贾政耳提面命也没用,经过宝玉挨打,王夫人也会觉得贾政不喜欢贾宝玉。要想让自己和宝玉以后在家中立足,方法只有一个——宝玉发愤图强,用功读书。

这时,回到问题上,王夫人喜欢薛宝钗,因为她可以帮忙劝说贾宝玉,让他读书,而林黛玉是一味纵容贾宝玉,绝不会劝说宝玉读书,用宝玉的话“林妹妹从来不说这混账话”,这也正是宝玉待黛玉为知己的原因。而且薛宝钗非常会办事,还会治家,将来王熙凤的管家权还是回到自家媳妇儿手里安全些(王夫人不会不知道凤姐的一些事情)。

王夫人不是不喜欢林黛玉,只是更喜欢薛宝钗,只是觉得薛宝钗更适合做自己的儿媳妇,只有宝钗才会对自己和宝玉在贾府的将来有所帮助。

只可惜,宝玉恰恰不在意自己将来会不会世袭,他不想追求那些仕途经济学问,只有林妹妹懂她,但林妹妹不永远会成为王夫人眼中的理想儿媳妇,这也是令人心痛与无奈的地方。


执大象而天下往

王夫人在《红楼梦》当中,并不能把她看作是一个恶势力、坏人的代表,想想她作为一个正房夫人,自己的丈夫和一个根本瞧不上眼的、着三不着两的侍妾关系很好,和她只有面上的关系,她自己的女儿送进了皇宫,虽然成为皇妃,但毕竟也是一辈子见不上几次的,自己的一个能干而有出息的儿子,又早早死了,只剩贾宝玉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小儿子了,那么她对于自己未来儿媳妇的选择,只能是出于一个母亲的角度和为家族传承的角度去考虑。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是有着诸多方面原因的:

一是从先天上来讲,王夫人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的关系一定是不很好的,对贾敏有着羡慕嫉妒恨的感情,想当初她嫁入贾府时,必然也是要当媳妇做规矩的,按照贾家的规矩,未出阁的小姐地位是很高的,肯定是媳妇在桌前摆饭伺候,而小姐是跟着家里的老夫人,也就是贾母一桌吃饭的,而且小姐有什么事情必然可以直接提出要求,可是儿媳妇就得听从婆婆的教导,这样她们在一起先天就有地位上的差异。再加上当时贾敏也是才高气傲,看不上王夫人没有太多文化和生活情趣,外加气度上也比王夫人雍容华贵,因此,她们早年间就结下了梁子。林黛玉的容貌和行为品格,乃至精神追求、才学都传承自贾敏,王夫人肯定是不喜欢林黛玉的,勾起了她的新仇旧恨。



二是林黛玉本身的价值追求也不符合王夫人的偏好。她整日里读书写诗,未将时间花在针黹纺织等女工上,经常迎风流泪、对月伤怀,敏感多疑,和宝玉闹矛盾,也从不劝宝玉正经读书,求取功名,扬名立世,不太像一个正正经经过日子的女孩子的样子。用王夫人打金钏儿时说的话叫做:〝我统共一个宝玉,还叫你们勾引坏了!”何况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对另外一个女孩子百依百顺,动辄就做低伏小迁就道歉,这是任何一个婆婆也看不上、气不过、忍不了的,必然也会迁怒于这个女孩子,哪里还肯讨来做儿媳妇?

三是黛玉身体不好,作为婆婆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媳妇这样金贵,一则不利于子嗣,为家族开枝散叶,二则也可能需要更多人照顾,哪有什么精力来照顾自己呢?这样必然,她就看不上林黛玉了。

关于王夫人为什么不会选择林黛玉做儿媳妇这个问题,本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逐条进行了详细的表述(比这个详细哦),欢迎前去品评细读。


冰珊醉红楼

这个问题咱们探讨了太多次,今天再次拿出来说需要换一个角度,咱们今天不说林黛玉了,说说最根源的问题,那就是黛玉的原罪,问题出在一对姑嫂关系上,那就是贾敏和王夫人。

姑嫂关系是家庭关系中很常见的一种。俗话说长嫂如母,家有贤媳,将丈夫的妹妹当作自己的妹妹一样看待,自然是好。但也多有姑嫂关系剑拔弩张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咱们来看红楼梦里的一对姑嫂:贾敏和王夫人。您要说了,这没什么可看的。贾敏早逝,在正本书里压根儿没出现过,焉知她与王夫人关系如何呢?倒也不一定,透过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以及平常的言谈,足以看出王夫人究竟对贾敏态度如何。

黛玉进府时,王夫人就给黛玉打“预防针”,说自己有个“祸根孽胎”叫宝玉,是个混世魔王,让黛玉平时离他远些。王夫人这是何意?外甥女来府上住着,作为舅妈不应该让自己的儿子多带妹妹玩儿吗?黛玉刚刚进府,并没有得罪舅母,王夫人此举一半是怕黛玉勾走了宝玉的心思,但其中应该也有与贾敏从前关系的因素。

再有就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众人来潇湘馆,黛玉要给王夫人斟茶,王夫人却说不必了,我不喝茶。您想想这个场景,黛玉刚准备倒茶却被舅母拒绝,场面应该是挺尴尬的。

还有王夫人处置晴雯之前向王熙凤询问晴雯是谁,用了这样的描述:“水蛇腰,削肩膀,眉眼长得像你林妹妹的。”王夫人讨厌晴雯,却把她与黛玉相比,可以看出王夫人不喜欢黛玉。

一次,王熙凤跟王夫人提出府上经济困难,要裁减大观园小姐们的丫鬟,王夫人觉得这些姑娘够可怜的了,不忍心裁减,还说了一番话:”也不用远比,就说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是个大家小姐的体统。”王夫人出自金陵王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那王家也是富贵已极,但贾敏的尊贵程度竟让王夫人惊讶。女人多多少少会有些嫉妒心理,毕竟这样的荣华,王夫人在王家做姑娘的时候应该没有享受过。

贾府未出阁的姑娘比媳妇地位要高,您看哪一次吃饭不是贾母带着孙子孙女儿们吃,太太奶奶们添菜弄饭,等一席人吃毕她们才好回房吃饭。孙子女辈况且如此,更何况贾敏在的时候,估计王夫人还要伺候小姑子。现在想起来,心里一定是不平衡的。

凡事有因必有果,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虽然不无黛玉自身的原因,王夫人与贾敏的前嫌却也占了一部分。这姑嫂关系的道理如出一辙,女儿在母家自然受宠,儿媳就要次一等,往往老婆婆让儿媳收拾家务,做饭做菜,出一点儿错就追根究底,而女儿在家再怎么放肆都是使得的。

此时儿媳心里想的是:伺候公婆和丈夫已经够委屈了,为何还要连带着伺候小姑子。但敢怒不敢言,天长日久积压了不少委屈。虽然姑嫂关系剑拔弩张的不多,但是这些情绪却容易引发负能量的滋生,在无形中造成家庭矛盾。


凡话红楼

首先要说明一点,王夫人并没有讨厌林黛玉,只是在她的角度而言,林黛玉并不是最佳的儿媳妇人选。

林黛玉孤身一人,自然没有有家庭背景的宝钗条件好,而且王夫人和宝钗更为亲密,心里向着宝钗也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就是林黛玉太过多愁善感,脾气任性,经常和宝玉闹别扭,两人分分合合吵吵闹闹,在长辈看来并不稳定,不如和宝钗成亲来的安稳。而且林黛玉对宝玉的仕途没有帮助,两人都是只爱诗词歌赋,胸无大志,在长辈看来宝钗更能敦促宝玉上进,对宝玉今后仕途更有帮助。

再从王夫人本身来看,王夫人娘家是个武官家族,势力庞大,家庭显赫。王夫人从小就性情豪爽,和书香世家的小姐不大一样,所以人以群分,王夫人更喜欢豪爽一些的人。林黛玉文文弱弱,不如宝钗大气、直率。

王夫人嫁入贾府后,成为了贾府二奶奶,早早当了家,但却没有得力的助手帮她处理事务,王熙凤好歹还有个平儿帮着打理,还那么累,可见王夫人当家更是不易。

另一方面,大户人家的子女婚姻都是政治的工具,权力相争的牺牲品,强强结合的政治联姻才是家族兴旺发达的有力保障。王夫人有责任和义务为家族的发展考虑,所以贾王两家联姻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封建大家族对儿媳的要求就是要懂得顺从长辈,林黛玉想法太多、任性,宝钗既识大体,有能满足王夫人的利益需求,所以王夫人肯定更喜欢宝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