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擓著麻燙藍 吃著花蜜桃兒

孬蛋兒孬蛋兒不識閒兒,擓著那麻燙藍兒,吃著那花蜜桃兒....洛陽人看看,能念下來嗎?朗朗上口,獨具特色,韻味十足,不是洛陽人很難看懂,是洛陽人也未必都能讀懂這幾句調侃的土話兒。

孬蛋兒:好解釋,過去醫療不發達,養孩子有殤娃子(死亡)的家庭,為了吉利都跟孩子起一個土的掉渣的名字,好養活唄。也有叫:鋼豆兒,坷垃兒,拴柱啥的,這個全國各地風俗都一樣。

他媽兒:就是他母親,洛陽人叫媽媽必須加兒化音:媽兒。

不識閒兒:緊忙活,閒不下來。

擓著藍兒,擓: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kuǎi,意思是1、搔,輕抓;2、用胳膊挎著;3、"舀"的意思,擓水、擓湯。擓字在老城使用非常普遍:我後脊樑癢哩心慌,你給咱擓兩下兒....擓水、擓湯的意思是少來了點:少擓點,多了糟蹋啦....恁看老王婆兒,跩成啥嗨樣兒,上街還讓媳婦兒擓著暹,咦...查查看她還剩幾根兒毛沿兒....最後一套土話兒,是30多年前的真實事兒,鄰居大娘羨慕俺媳婦兒和俺媽兒的關係。

麻燙:目前電腦上很多人都認為是油條,在洛陽老城可不是油條,那是長條油餅,端午節走親戚必須有的食品:粽子、油角子,糖糕,麻燙,油條。麻燙中間薄,脆起泡,四邊鬆軟。這幾天麥收開始了,端午節也快到了,其它節日食品都還在,麻燙退位消失啦。

花蜜桃兒:大米加熱膨化。洛陽人說的“崩蜀黍花兒”是玉米,實際還有兩項:大米花和小米花兒,都可以加工。新鮮的大米花,加糖稀用倆碗扣擠壓成圓球,過節會抹上食紅、食綠贏人好賣唄。這一抹色兒類似仙桃,這不就:花蜜桃兒了嗎。那個燒熱崩出來米花兒的機器,應該叫:膨化機。

孬蛋兒孬蛋兒不識閒兒,擓著麻燙藍兒,吃著那花蜜桃兒....你看你那兒--囟㞗樣兒。這幾句話兒,沒多大意義,就是半大孩子之間的調侃幽默,順嘴押韻,誰都能記得住,也許是說孬蛋兒,也可以說坷垃兒,反正說誰都不是事兒,那是孩子們之間的--笑話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