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地里长“虫子” 乐了老农

庄稼地里长“虫子” 乐了老农

又快到麦收季,顺义区南法信镇农民老何家麦田里,有不少小虫在麦穗上爬来爬去。田里长了虫子,老何却不像以往那么急着喷洒农药,如同没事人一般悠闲。原来,老何已经请教了专家,此虫非彼虫,都是大自然里专门“咬”害虫的“天兵天将”。

庄稼地里长“虫子” 乐了老农

植保专家在小麦田里监测天敌种类

农民种田不容易,最怕闹虫害,防治不当极容易使全年收成打了水漂。早些年,一旦发现自家田里有虫子,农民都会赶忙喷洒农药,有时看到别人家田里打药治虫儿,也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自家田里也喷上几下。过于“紧张”的防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药的过量施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以小麦生产中常见害虫小麦蚜虫为例,长期以来,防治小麦蚜虫主要依赖喷洒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在短时间内快速消灭了小麦蚜虫,却也导致自然界中小麦蚜虫天敌随之减少,蚜虫常常泛滥成灾。

市农业局植保站副站长介绍,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本市探索开展了农药减量行动,对使用天敌、生物农药及理化诱控、授粉昆虫等绿色防控产品的使用者,给予补贴。其中,天敌产品补贴高达90%,授粉昆虫、生物农药、理化诱控产品补贴也达到50%。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补贴资金913万元,补贴面积18万亩次。

令人可喜的是,随着各类绿色防控措施的逐步实施,自然环境中天敌昆虫减少的态势有了明显好转。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京津冀地区小麦田中自然天敌种类非常丰富,数量也明显高于近几年,密度较大的地块每平米就有几十头天敌昆虫,部分地块只依靠自然天敌就可以控制小麦蚜虫不产生明显危害。

植保专家介绍,今年京郊麦田里发现的小麦蚜虫的“冤家”非常多,有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蛉等,这些天敌对付蚜虫都有自己的“绝招”。

瓢虫成虫和幼虫都能吃蚜虫,而且食量大,一天能吃掉几十头;草蛉看起来有些柔弱,本领却很强大,幼虫素有蚜狮之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