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多种保障房供给,刚需者不再望房兴叹,房价可能下跌?

  最近这两年,房价翻倍地不停地上涨着,简直成了疯狂的状态,国家为了实现“房住不炒”这一住房目标,不停地出台不断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来抑制房价,以此同时,政府大力推进多层次,差异化的房屋供给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住房的需要,所以,我们未来的大城市更多将经济使用房、廉租房、共有产权房、限价房等等多种组合方式,将商品房的房价压制在一个比较有限的范围内。再加上存量房将实施的房地产税政策,这两方面将组成一个比较严密的长效机制,将房地产这个疯狂的产业锁住。目前,一线城市正在积极地想这个目标迈进。

一线城市多种保障房供给,刚需者不再望房兴叹,房价可能下跌?

  深圳6月5日在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在这部《意见》中,深圳计划到2035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筹集建设各类住房17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并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将住房分为市场商品住房、政策性支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三大类。

  北京市住建委公布:发布2018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目标如下:

一线城市多种保障房供给,刚需者不再望房兴叹,房价可能下跌?

 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浦东组团的大片土地大约900万平米,要建成租赁住房,形成规模效应,十三五期间,上海要新增供应70万套各类租赁住房,如果全部实施,意味着上海楼市的纯商品房只会占很小的比例。

  由此看来,我国的住房框架体系正在稍无声息地发生改变,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商品房供给慢慢发展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这意味着一线城市地产市场将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大城市更多将结合经济使用房、廉租房、共有产权房、限价房等多种组合,将商品房房价压制在一个比较有限的范围内。今后单一产权为主的商品房的主体比例将大幅度下降,各种形式的保障房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主体。

一线城市多种保障房供给,刚需者不再望房兴叹,房价可能下跌?

  这些保障房的大量供给,可以让买不起商品房的刚需者不再望房兴叹,降低了他们在这个城市的住房压力,从而降低了他们留在一二线城市的门槛,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随着刚需者商品房需求的减少,商品房的供求关系就会得到缓解,商品房也就慢慢地不会那么走俏了,从而让火热的楼市慢慢地降下温来,除去房价泡沫,使房价慢慢地回归到理性的状态。

一线城市多种保障房供给,刚需者不再望房兴叹,房价可能下跌?

  至于房价是否下跌?我个人认为主要看看开发商是否长期抵得住资金周转速度慢的格局,如果一旦开发商的资金链断裂,开发商就会出现破产等惨重的代价,所以,作为开发商,他们不可能坐等资金链断裂的局面出现,为了在日益形成的多种保障房供给占大比重的情况下,为了分到一杯羹,或许会薄利多销,尽量回笼资金,来维持自己的事业发展,所以我相信,随着多种保障房的供给的出现和实施,商品房的房价有可能会下跌,至于跌多少,那就看市场的需求了。

一线城市多种保障房供给,刚需者不再望房兴叹,房价可能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