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閱卷老師支招答題技巧(三)

【政治】

踩中得分點是關鍵

基於曾兩次參加高考閱卷的經歷,安慶一中胡桂榮老師有了如下心得。“抓評分點和關鍵詞成為閱卷的關鍵”:每題的答案都會依題意設置若干個評分點,只有按規定的評分細則的採分點答題才給分。因此,閱卷過程中,許多老師往往把重點放在對評分點的尋找上,實際上就是對某個關鍵詞進行掃描。所以,考生答題時,無論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中的關鍵部分、關鍵詞寫出來,第二步再考慮句子的質量。”

由於閱卷人員注意力集中在關鍵詞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對的部分,對答偏答錯的部分常常無暇顧及。“答對得分,答錯不失分”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只要時間允許,問答題儘量多寫幾個點。另外,閱卷人員都喜歡條理分明的答案,每天要改數千份試卷,光是翻頁面,點擊鼠標都已經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評卷過程中,條理分明,字跡清晰的試卷無疑給閱卷人員平添了一份好感,都儘量給分。

針對政治學科如何答試卷,拿到高分,胡桂榮老師提出了幾點建議:

1、基礎知識牢固是做好題、拿高分的基本前提。在平時的複習中,必須力求準確、全面地掌握考試說明中規定的知識要點;另外對課本模塊知識結構也要熟記於心,每一個單元的單元題、每一課的課題,甚至每一框的框題和目題都要很熟悉。這樣,審題的時候不至於出現知識範圍的錯誤,而且可以節約很多的時間。

2、規範答題,層次清楚,有邏輯性。考生應做到要點層次化、層次段落化、段落序號化。

3、使用政治學科的專業術語答題,切忌口語化。一個答題點中應該包括課本知識原理和材料分析兩部分。雖然參考答案當中,對原理部分要求似乎不高,但是安徽有安徽閱卷的評分細則,在評分細則中對原理部分還是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考生答題時課本知識部分一定要表述科學。

4、評卷老師按點給分,踩中得分點是關鍵,哪怕是一個關鍵詞。

5、對於熟悉的題不該寫的不要寫,做到言簡意賅,寫多了浪費時間;不會的題能寫多少寫多少,要敢寫、多寫,絕不能空卷。

【地理】

注重材料信息提取

據安慶一中吳超寅老師介紹說,高考文科綜合試卷中,地理選擇題一般有11個,其佈局結構通常採用題組設計,選擇題難度是遞進提高,內容多是由自然向人文過渡,每組題中都會有容易及中等難度題鋪墊。從近幾年的高考來看,選擇題答題正確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高考的成敗,選擇題題目雖小,但其覆蓋的範圍卻可能很大,針對選擇題,需要選擇恰當方法,高效快速解題。

“比如考生可以使用排除法,所謂排除法,就是在認真閱讀分析題幹所給條件的基礎上,對題目所給的四個選項,逐一分析排除,解題時,可先從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選項開始,然後再根據題目的其他條件,在縮小的範圍中進一步淘汰,最後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選項。”除此之外,吳超寅老師還建議廣大考生在做地理選擇題時可以使用反證法、信息轉換法、圖解法、數據比較法等。

高考地理綜合題一直以來都是考生得高分的瓶頸,考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描述不全、遺漏重要得分點、分析不具體、不注重地理過程的分析等。針對綜合題的設問形式,一般存在特徵類設問、原因類設問、比較內設問、意義類設問,措施類設問、評價類設問等等。

吳超寅老師建議廣大考生在做地理綜合題時,首先要注重材料信息的提取,材料信息包括題幹中的文字材料、圖形材料、數字表格等,文字材料,主要交代了命題的情景,其內容主要涉及到某區域,在某時發生了一些什麼地理事件;圖像材料的類型主要有空間分佈圖、景觀圖、等值線圖、統計圖、剖面圖等,有時材料括號中的文字和數字,也絕不能忽視,因為這些往往成為解決的關鍵。

其次,科學審視題乾的設問類型,綜合題的題幹一般由“前置限定詞+行為動詞+後置限定詞+問題中心詞”等組成,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根據後置限定詞和問題中心詞找到問題與課本知識的結合點,解題的關鍵是要有正確的答題思路,靈活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儲備,即自然地理環境的各要素(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繫,人文地理要素(資源、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以及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繫、影響等知識。 (完)

本版稿件由白萍整理

【歷史】

答題儘可能有所擴展

針對歷史學科的得分技巧,安慶一中吳平老師則結合自己具體的評卷過程和評析題目對考生提出指導。“2013年6月11日到20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安徽師範大學進行的高考歷史學科的閱卷工作。下面就我參加的第37大題的第(1)小問的閱卷情況做一說明,望拋磚引玉,能對文科類考生解答歷史主觀題有所啟發。”

吳平老師介紹,在其11日到達閱卷場地時,專家組已經進行了試評,並於12日在標準答案基礎上出臺了評分細則,下午按評分細則進行正式的閱卷。比如其評閱的37大題第(1)問的材料與設問如下:

材料一 後(武則天)欲以武三思為太子……二人(狄仁傑與王方慶)同辭對曰:“……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武則天兒子李顯),則千秋萬歲後常亨宗廟;三思立,廟不袱(新死者附祭於先祖)姑。”後感悟,即日遣徐彥伯迎廬陵王於房州。王至,後匿王帳寧,召見仁杰語廬陵事。仁杰敷請切至,涕下不能止。後乃使王出,曰:“還爾太子”。

(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則天“感悟”的歷史因素(6分)

歷史因素:父系血緣關係或“家天下”政治

宗法制、宗廟、家天下、王位世襲制、嫡長子繼承製、父系血緣關係、血緣關係親疏都可給3分,不重複給分。

禮樂制度、或引用材料中“千秋萬歲後常亨宗廟”、“廟不袱姑”都可給三分,不重複給,答“禮”“禮制”“宗廟”“太廟”也可酌情給1到2分。

“通過比較該小問的標準答案與評分細則的差別後,我們知道評分細則的內容有所擴充,但閱卷要求是一致的,即要求答出‘關鍵詞’才可以獲得分數。這就要求我們在答題中儘可能有所擴展,這樣就擴大了得分的機會。有些同學答題過於追求精煉,有可能失分,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吳平老師認為。

在答題過程中,有些同學將以為錯誤的答題文字塗掉,實際在評分細則中也許有該“關鍵詞”,結果丟失3分,實在可惜!所以如果已寫文字,在有答題空間情況下不要塗掉。此外答題文字一定要清晰,由於有複評機制,即使閱卷員甲沒有看到,閱卷員乙是能夠看到“關鍵詞”的,此外還有三評,所以只要答題規範清晰,閱卷組是不會出現漏評“關鍵詞”的。

另外,關於歷史小論文的評卷,大致也是如此,除了擺出論點、觀點外,儘可能用所學基本史實論證,要求史論結合,有理有據,切忌脫離史實講空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