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与自由,不羁与规索——《瓦尔登湖》

空灵与自由,不羁与规索——《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一书是梭罗在讲课提纲并加以整理、写作的基础上,对自己在瓦尔登湖旁建屋、居住一生活过程中的记叙、总结与感悟。

空灵与自由,不羁与规索——《瓦尔登湖》

在1845年7月4日梭罗来到瓦尔登湖旁,砍下林木,买下材料,盖起了自己的小木屋。在小屋生活的两年间,他在湖边徘徊,在林中彳亍,在屋中默然而坐,思索人生的真谛。这两年间没有太大的波澜,但是却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结果,它又通过外在的经历演化为了内心的静谧,可这种心灵的至高静谧是许多人一生都无法体会的。

本书由“经济篇”、“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阅读”、“声”、“寂寞”、“访客”、“种豆”、“村子”、“湖”、“贝克田庄”、“更高的法则”、“禽兽为邻”、“室内取暖”、“旧居民;冬天的访客”、“冬天的禽兽”、“冬天的湖”、“春天”、“结束语”[i]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特点,又都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关联,层层相独立而又层层相关,其最终都指向了一个主旨——生活与自由。

空灵与自由,不羁与规索——《瓦尔登湖》

读《瓦尔登湖》这本书的过程,便不得不想起来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其三》)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作为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梭罗在本书中的文字也表达了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追求最基本的生活的观点,正如书中所写:“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生命的一些问题”都需要从自然中去求答案,因为一个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达到精神和灵魂的升华”。

空灵与自由,不羁与规索——《瓦尔登湖》

然而相比于中国古代的落魄文人,亦或是相比于功成名就之后明哲保身的政治家,梭罗更像是一个原本就属于自己内心的人,他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纵横捭阖。或静立湖边思索,或踱出森林与朋友“会晤”,这是一种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平衡。他也并没有完全的封锁自己,并没有完全地、一味地逃避现实,在隐居过程中,他仍关心着国家与人民,他为着废除黑奴制而奋斗,为着让这个国家变得更自由更美好而不断付出。

虽然没有哪一种境界比其他境界更加高明,不管是出世还是入世都有着自己的衡判标准,然而出入世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确实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它不仅要求着一颗平静的心,还要求着能够沸腾的胸腔,有着热血与思考。我们可以说梭罗做到了,但我们也可以说梭罗更偏向于那一种更喜欢在独处中升华。总之,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然只能成为其他人价值观之下的牺牲品。

拥有自我的一份见解,不轻易被别人的想法磨灭。在宁静中思索,在喧嚣处升华,坚守内心的自由,我想,这就是我从梭罗身上所学到的吧。

空灵与自由,不羁与规索——《瓦尔登湖》


·[i] 目录采用徐迟译本 (【作者】: [美]亨利·戴维·梭罗【译者】:徐迟【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6-1第1版 2010-8-1第5次)

下文所引用《瓦尔登湖》内容均来自此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