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低迷 投资者信心越来越弱 怎么破?

年初的时候,大家对2018年的市场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逐渐开始降温了,特别是最近这几个交易日投资者的信心显得非常脆弱,那么往后一段时间来看,A股的发展趋势究竟会怎么样?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突破口打破目前这样一种低迷的状况呢?

要走出这个市场低迷的状况,需要考虑这个市场深层次的问题。看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怎么处理市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关系,比如说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之间,笔者认为应当把二级市场放在一级市场之前,二级市场好了,一级市场自然会好;二级市场不好,一级市场是不可能好的,如果强推一级市场,它也是不可持续的。或者换过来说,应该把投资者放在融资者的前面,因为有了投资者,有资金来源了,那融资才能融得到,如果把投资者都删掉了,你想融资也是融不到的。

市场低迷 投资者信心越来越弱 怎么破?

当A股市场出现低迷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不约而同把目光放到了比如说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融资、圈钱、大股东减持等等这些老的问题上。若干年就会反复出现一次,矛盾焦点又集中在这儿。只不过市场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大家就把它忽略了,大家就不去关注它。

从融资本身来看,我们应当更重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重点不能放在首发IPO上。为什么?

因为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是规模比较大的,技术比较好的,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拟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是稍微小一点的,没太多经验,有些规矩也不是太懂,因此有资金要投给上市公司也比一堆新的相对小的公司上市要好。

公司做到一定程度了以后,他们个人的能力、管理团队、技术水平、产业布局和实力发展到一定瓶颈了,有些人说我自己干不了了,我不想干,没办法了,但是他又不能扔掉,他就只好冒险去做IPO。如果能让他去被上市公司收购兼并,哪怕便宜一些,市盈率不是说几十倍,哪怕10、20倍,通常情况下也就15倍上下,他就愿意卖了,那么上市公司收完了以后,上市公司现在很高的市盈率就可以降下来,这是化解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另外,创业板、中小板,它的市盈率比如50倍、80倍,大家都认为是高风险,它如果以15倍的市盈率收购了一些企业过来,它的市盈率不就下来了吗?我们不能因为有忽悠式重组存在,就限制了收购兼并,这就像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这也考验我们收购兼并的治理能力、管理能力,如果你做不好了,只好一刀切来个最简单化的,如果做得好了,应该是很好的一个事情。

从市场建设的角度看,笔者认为有一个误会,包括有些舆论是不对的,觉得创业板、中小板50倍市盈率,甚至是80倍市盈率,就好像贵得离奇,投机性很强。例如人家都说,比如美国的纳斯达克是新兴的企业,你把纳斯达克10亿美元市值公司,也就相当于我们大概六七十亿人民币的市值,或者15亿以上、100亿以下的市值,咱们的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大部分在这个水平上,你把它们的市盈率来对比的话,比我们的中小板、创业板很可能会更高。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用市盈率来衡量,并且市场要相信真金白银投资的人,投资者是有考虑的,总比从来没做过企业、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头的人要聪明,要相信市场。


市场低迷 投资者信心越来越弱 怎么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