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十一講

前面兩講,我們把《素書》第四章,本德宗道章講完了。本一講我們接著講《素書》的第五章,遵義章。

本德宗道章,對應的是道德仁義禮中的仁,這一章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建立多大的功業,除了要是一個志士之外,更需要有一顆仁心。有慈惠惻隱之心的賢人君子,才能以天下為己任,以遂天下萬物之所成,這樣才能建立絕世之功。反之,如果一個人儘管掌握了道術,一旦以私志入於公道,為一己之私牟利,悖道判眾,很快的他就會失敗。

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任何偉大的事業,都得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完成和實現。要依仗集體的力量,人主必須得以慈惠惻隱之心,讓依附自己的人,能夠事業有成,能得其所願,他們才會為大集體的大事業而奮鬥。

有一顆仁心的賢人君子,具備了蓄人成人之德後,接下來的問題,則是在於事務操作的具體管理。怎麼才能做好一個領導,怎麼才能維護一個團隊,怎麼通過賞善罰惡,讓團隊形成最大的正向合力,消除負面力量,帶領大家一起立功立事。

在上一講中,有個同道提的一個問題很好,他的問題是,人主以德蓄人,虛己待物,是不是意味著就是放任下屬可以隨便怎麼做都行?顯然不是。管理者是車轂,任職者是車幅。車轂把很多車幅連接起來,是為了把無組織的人,組織起來,變成一個車輪和車輛,然後驅動著車輛運行,通向偉大的事業。而一旦每個輻條都隨意作為,這個車輪肯定會散架。

車轂連接車幅,是要讓車幅為整個車輪服務的,而不是讓他們隨便怎麼作為都可以。所以說,蓄人的同時,意味著更要能分人,任人,定人,能夠掌控任職者的行為,能夠維持組織的秩序。如果車幅亂飛,亂糟糟的一團,沒有任何秩序,這樣的組織,很快就會分崩離析,根本談不上有任何的力量。

對於身體來說,心力強則身體強,心亂則身亂。對於一個組織來說,領導者便是組織之心。領導者心智強大,組織就會強大。領導者亂德智昏,組織很快就會癱瘓無力。君臣上下之道,是組織管理的核心,也是遵義章的核心。通過對遵義章的解讀,我們可以看到,要成為一個領導者,對人的要求,是非常的高的。下面我們開始解讀正文部分。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十一講

以明示下者暗

對本句的解讀,很多人會陷入流俗的市井狡黠之論中。認為是難得糊塗,是故意裝糊塗,故意不把話說明白,要以暗示的方式跟屬下交流,跟人說話永遠只能說半截話。否則把話都跟人說透徹敞亮了,別人就會不稀罕自己了。

所謂的難得糊塗理論,所謂的捨得理論,這種市井流俗層次的下智之說,居然在很多企業家裡面,有很大的市場。一旦一個領導者,認同了這種低層次的管理思想,他就會把團隊的力量,帶入到底層次裡。真正有智慧有格局有能力的英才,根本不可能認同這樣心智惡俗的領導。

以明示下者暗,這裡的明,是指智能聰明。在任何一個組織裡,上下分工都是最根本的。君主守其道,臣下守其職,上下分工,各司其責,才能上下複合為一體。君以言令下,臣以力奉上,這便是上下之道。如果君主做了本該是臣下做的事,或者臣下做了本該是君主做的事,這個組織很快就會崩潰。

對於君主來說,他需要做五件事:明道,正德,選賢任能,決策指揮,賞善罰惡。

君主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懂,躺著什麼都不幹,其他的賢人君子們,就心甘情願的來給自己效勞。能明道,正德,還得知道什麼樣的人是賢才,知道他勝任什麼事,知道怎麼使用他們,能掌舵,能以賞善罰惡的制度來使組織始終保持正向運行,這是需要超級卓越的心智才能做到的。所以適合做領袖的人,是極其稀少的。表面上看似無為,實際上是勞心而不勞力而已。很多人一看書上講無為,就往自己身上套,覺得做傻瓜懶漢就能讓自己生活變的更好,這是讀書讀得太淺。

對於臣下來說,他也需要做五件事:擇明主而事,忠君之事,守職不廢,奮發有為,務善進取。可見,對於臣下來說,奮發有為,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君無為,臣有為,君臣分任,上下一體,才能在整體上,做到無不為。天下才能無所不治,功業才能無所不成。

君主務道務心務虛務靜務無為,故能道明。臣下務能務力務實務動務有為。如果君主做了本該臣下做的事,則會君道不明,故曰,以明示下者暗。

之前有同道問,為什麼張良那麼厲害,他自己怎麼不做天子,反而要給劉邦打工。韓信那麼利害,為什麼他不自己打天下,反而要給劉邦打工?劉邦自己也說,要論做事能力,我不如張良蕭何韓信,為什麼反而得天下的人是我呢?

韓信一語道破,他對劉邦說,臣是將兵之人,陛下是將主之人。臣以智能聰明而能任職立事,君則是任用其智能聰明。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君主通曉無為之大用,這是比具體任職做事的智能聰明更高的心智。

上下分任,主明臣賢,是利用官僚體系管理國家的第一原則。結合當前的具體現實,它也是組織管理的第一原則。很多組織之所以管理的毫無章法,是因為第一步就走錯了。上不上,則下不下。君不君,則臣不臣。做領導沒有個做領導的樣子,做員工的就不可能有做員工的樣子。君失其道,臣失其事。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十一講

有過不知者蔽

以明示下者暗,這句講的是明分。如果沒有制分明分,也就不會產生組織,明分是組織管理的第一原則。組織誕生之後,自然而然的,要麼是產生了好的結果,要麼是產生了不好的結果。怎麼處理兩種不同的結果,這是組織管理的第二原則。有過不知者蔽,講的便是組織管理的第二法則,知過。

如果說一個組織是一艘航船的話,領導者是掌舵的,員工則是負責給船提供動力的。如果動力系統沒有問題,船的航行出了問題,這是領導者的問題,是心智系統出了問題。如果心智系統沒有問題,而是動力系統出了問題,這根源上也是領導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制分明分,任材量能,都是領導決策和設計出來的,動力系統有問題,說明自己沒選好人,沒有設計好組織結構和制度。可見,做領導者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如果在方向正確,心智系統良好,動力系統也充沛的情況下,船按時抵達了目的地。這時候到底是誰的功勞呢?如果船長說,這是我的功勞,而對於船員來說,他們就會覺得很奇怪,我們累死累活的拼命划船,怎麼反倒成了你的功勞了呢?於是船員們就會變得非常憤怒。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呢?明主應該知道畏民,因為集體的力量,才是組織力量的根源。畏民,即為畏本。畏本,才能憂患謹慎的領導集體,生怕做出害民傷本之舉,這樣才能固本。如果有過,要反身修德修正不好的地方。如果有好的結果,功勞要歸之於民。

把好的結果,歸之於民,老百姓就會很高興。把不好的結果,歸之於己,自己就會更加謹慎的省察領導過程中,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才能讓自己的領導能力,更加的完美。

誰都喜歡被人誇,君主喜歡錶揚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喜歡他,擁戴他。這樣就可以得民。時刻自我反省,修德進業,則可以得身。行不離本,謂之得民;身不離道,謂之得身。這樣一來,一個組織的管理,才能可持續的維持上下交正的局面。

反之,如果有了好的結果,就據為己有,把不好的結果,都推脫給老百姓,這樣就會得罪老百姓。另一方面,則會讓自己喪失清醒的意思,變的自驕。罪民則失民,自驕則失身。失民,相當於是讓組織失去了健康的動力系統,失身則是讓領導者失去了修身反德的能力,從而讓組織在心智系統上出現問題。這樣上下兩不治,最後的結果就是組織崩潰。

任何組織,都可以分為上下兩個系統。上為心智系統,下為動力系統。如果一個組織出現了管理上問題,要麼是心智系統出了問題,要麼是動力系統出了問題。而歸根到底,還是心智系統出了問題,因為動力系統,是由心智系統所設計和建設出來的。

在組織誕生之初,是看不出組織所存在的問題的。只有在運行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要始終保持不失去自我修正的能力,關鍵在於領導者能不能知過守道,能不能畏民固本。

正面的案例是毛主席。新中國建立後,毛主席說,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才是歷史真正的推動者,新中國要為人民而服務。把新中國建立的功勞,全部給了人民,並把人民抬高到最高的位置。人民當然會愛戴毛主席。看主席寫的書裡面,毛主席也特別喜歡夸人,而且誇的都和事實不符合。喜歡說這個是人才,那個也是人才,人家一聽就心裡特別高興。實際上那些人主席根本看不上眼。國家出了問題,主席罰自己幾個月不準吃肉,難過得終日以淚洗面,不停的做檢討,把過錯往自己身上攬,而不是推給老百姓。所以老百姓更加的愛戴他。

另一個反面的例子,不管國家有什麼好的結果,都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說什麼如果沒有誰誰誰,人民連飯都吃不飽。國家有了過錯,就把過錯往人民的身上推,說什麼是國民劣根性,說什麼人太多了,說什麼底子太薄了,說什麼資源太少了,說什麼都怪國民素質太低,不配富強。大家不服氣,就瘋狂的維穩鎮壓人民。這樣的做法,造成的結果就是民怨滔天,上下兩不治,失道害本,整個國家亂成一鍋粥。

領導者畏民知過,是指總體上的問題,並不是具體的說,有人殺人放火,也要把過錯往自己身上攬。這裡需要先說明一下,不然可能有同道會這麼問。真正愛民畏民的領導者,更會禁暴除亂,嫉惡如仇,而不是包庇罪惡。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十一講

迷而不返者惑

一個組織,它的心智系統的持續修正能力,在於管理者能夠反身修德。如果管理者喪失了反身修德的能力,結果就是,再也無法復反大道。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反和返同義。古人用的是反,後來的人,才把返當反用。

和大道相離,又喪失了迴歸大道的心智,這個組織的心智系統,就成了無源之水。喪失心智系統的組織,就如同失去頭的蒼蠅,組織後面怎麼運行,就必然會感到茫然無措。

以言取怨者禍

好的君臣關係,如同魚水相融,如同骨肉相附。君臣關係是怎麼變壞的呢?關鍵在於君主失道。

言出而不當,才會造成以言取怨的結果。我們平時經常聽說這樣一句話,叫君無戲言。這句話的背後蘊含意思是說,君主都是聖明的,他說的話,理應符應道理,理應是最好的決策。如果他經常說的話沒道理,而且沒有用,臣民就會認為這個君主不聖明,是個昏庸無能之人。君臣之間,就會開始互相埋怨。

以言取怨者禍,這句話並不是講我們日常生活裡,說了別人不喜歡聽的話,就會遭致災禍。這句話依然是講君臣之道,遵義章整個一章,都是在講君臣關係和君臣之道。和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今天你說了我的壞話,明天我說了你的壞話,素書講的道理,和這一類小摩擦小感悟小心得關係不大。

好的君臣關係之所以好,根本原因在哪裡呢?在於君王能以公道治人,所以人人都會感到適宜,言出合信,令出合應,總是從成功走向成功。在上下不斷的正向反饋中,君臣關係,如沐春風一般的融洽。公道有常理,故能有常宜。有常宜,言出必有信,大家都覺得舒服,才能長久的和睦相處。

壞的君臣關係之所以壞,根本原因在哪裡呢?在於君主失道而不能反,再也回不去大道了,於是只能以一私之志,行公道之事。私志無常理,無常宜,所以就會造成所有的人都感到不舒服,以至於出言不合信,出令不能應事成事,心智系統紊亂,傳導到動力系統,導致整個組織運行紊亂。亂套的結果就是,君臣相怨,都認為是對方不好,才造成的問題。

令與心乖者廢

乖,違背的意思。一個組織的心智系統崩潰,運行紊亂,會造成君主心與令相違背的情況。一個組織的動力系統崩潰,運行紊亂,則會造成職與事相違背的情況。

君失其道,則臣失其事。如果君主明道,組織的心智系統運行良好,不可能會出現心與令相乖的情況。因為他不迷惑,對一切都瞭然於心,必然能夠言出合道,令出事畢。

而對於一個迷惑的人來說,他會遊移不定,心裡這麼想的,對自己的心智缺乏信心,又僥倖的認為,可能做出另一個決策結果會更好,於是就發出了和自己的內心判斷相違背的號令。

這說明了智已經不足以決嫌疑。到了這種地步,這個組織的心智系統,已經崩潰。一個組織心智系統崩潰,就如同一個人失去了心臟一樣。這樣心智系統所做出來的決策號令,必然會令出事廢。如果決策都錯了,事情不可能成功。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十一講

後令謬前者毀

聖人應物決疑,是以靜制動,以一道制萬化。物有變,聖人觀之察之,應之以變。出言合信,出令合宜。所以,聖人貴其言,不會以言取怨。言頻出而不當才會以言取怨。事成之後,再舍前言前令,以待後來之事發生,再做出新的應對決策,發出新的號令。這才是明主之道。

當君主以明示下開始後,又失去了反身修德的能力,進而造成迷惑。迷惑的結果,先是導致心與令相乖,使令出事廢。一步一步陷入不救之地。

這時候怎麼辦呢?只能問題導向,開始救火一般,做出又一個新的決策來應對事物的變化,同時還要給上一個號令造成的爛攤子進行補救。這種朝令夕改的做法,便是後令繆前。如果一個組織,到了後令繆前的地步,說明這個組織的心智系統,已經名存實亡心智系統,已經不足以應事應變。如同一個人,被宣佈了心死亡一樣,這樣的組織必然會走向毀滅。

附《素書》遵義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過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禍,令與心乖者廢,後令謬前者毀,怒而無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兇,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近色遠賢者昏,女謁公行者亂,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勝者侵,名不勝實者耗。略己而責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棄。以過棄功者損,群下外異者淪,既用不任者疏,行賞吝色者沮。多許少與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報,貴而忘賤者不久。念舊怨而棄新功者兇,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為人擇官者亂,失其所強者弱,決策於不仁者險,陰計外洩者敗,厚斂薄施者凋。戰士貧遊士富者衰;貨賂公行者昧;聞善忽略,記過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濁。牧人以德者集,繩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

韜略全書系列《素書》第十一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