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核電在發電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接近於零,為清潔的非化石能源。經過 60 餘年的發展,其在安全性與經濟性方面進步顯著,已成為全球範圍內重要的發電構成之一。截止至 2018 年 1 月, 全球在運核電機組共計 447 臺,其中,擁有機組數量最多的國家包括美國、法國、日本等,分別已投運 99 臺、 58 臺、42 臺。

中國在運核電機組上升至 38 臺,位列全球第四。 全球在建核電機組總計 58臺,亞洲與歐洲為最主要的增量市場。在建核電機組方面,中國、俄羅斯、印度排名居前,其分別擁有在建機組數量 20 臺、7 臺、6 臺,佔全球在建核電機組比例為 35%、12%、 10%。 2017 年 12 月 29 日,霞浦快堆核電示範工程項目土建開工,其為 2017年國內開工的唯一一臺核電機組。

全球在運核電機組數量居前國家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全球在建核電機組分佈(按國別)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2017 年,我國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 2,483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16.46%。隨著我國投運核電機組數量的穩步攀升,核電佔總發電比例已經由 2006 年的 1.92%上升至目前的 3.95%。但是,相較於法國、美國等核電大國而言,差距依舊較為明顯,以法國為例,其目前國內核電發電的佔比超過 70%。

我國曆年核電發電量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我國核電佔總發電量比例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 2020 年,我國運行核電裝機力爭達到 5,800萬千瓦,在建核電裝機達到 3,000 萬千瓦以上。 2016 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為 3,364萬千瓦,同比增長 23.81%。基於“十三五”規劃以及我國實際核電裝機容量的情況分析, “十三五”期間,我國年均新核准核電機組應達到 6~8 臺。2015 年為我國核電重啟元年,當年合計核准新機組 8 臺,新開建機組達到 6 臺。隨著 2015 年 2 月紅沿河 5 號機組的獲批,我國核電建設迎來理性復甦。然而, 2016年~2017 年,核電新機組的審批再次進入相對的沉寂期。我們認為, AP1000 示範機組三門、海陽核電站的建設進度為牽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考慮到 2016年、 2017 年新機組審批進度低於預期,為實現“十三五”目標, 預計 2018 年起新機組審核進度將有所提速。

核廢料包括高放核廢料、中放核廢料、低放核廢料。高放核廢料主要指乏燃料與乏燃料後處理產生的固體廢液;中低放核廢料主要指受到放射汙染的設備、檢測設備、運行時的水化系統、交換樹脂、廢水廢液等。一座百萬千瓦級的大型核電機組一年預計產生乏燃料約 20 噸~25 噸,經過系列工序處理後,最終將分別產生高放核廢料、中放核廢料、低放核廢料、非輻射廢料 4 立方米、 20 立方米、 140 立方米、 200 立方米,中低放核廢料佔比約 97%。我國首座投入商運的大型核電機組為大亞灣核電站,其於 1994 年正式併網。目前,大亞灣核電站站內乏燃料水池已填滿,部分乏燃料組件被迫轉運至嶺澳 4 號機組儲存,我國核電後處理市場建設亟待加速。 根據我們的測算,預計至 2025 年,我國累計核廢料將達到 102,172 立方米,其中年新增乏燃料約為 1,750 噸。我國核廢料市場測算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我國乏燃料新增市場(噸)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我國乏燃料存量市場(噸)

2018年中國核電後市場發展潛力分析「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