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進4000多“00後”赴考,加油!

如果人生是一條註定遠行的路

那麼

高考

就是旅程的起點

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进4000多“00后”赴考,加油!

十年寒窗,決戰今朝

上午9點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拉開戰幕

與往年不同

今年,2000年出生的“千禧寶寶”們成為主力

將通過高考邁入社會

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进4000多“00后”赴考,加油!

讓我們為每一位考生

加油!鼓勁!

今年,我區共有5077人報名參加高考,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文科類考生1221人,理科類考生2487人,藝術、體育不兼報文、理類294人,非文化統考考生4人。實際參加高考人數為4344名

武進共設4個考點149個考場,分別為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國際分校和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

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进4000多“00后”赴考,加油!

奔赴高考的路上

有你,有我

有許許多多的人為孩子們保駕護航

高考暖心事1:警摩保駕護航

7點50分,一輛警摩載著考生金同學,從橫山橋高級中學考生住宿點金龍大酒店趕赴省武高考點。警用摩托車送考,成為高考首日送考的一道風景。

金同學暈車嚴重,擔心影響考試,昨天下午,學校老師通過住宿酒店,向湖塘派出所緊急求助。湖塘派出所精心挑選了3名駕車技術好、熟悉路線的輔警,安排了2輛最新的摩托車,檢查好車況,提前到學生住宿點負責護送。

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进4000多“00后”赴考,加油!

早上8點40分,一考生走錯考點向民警求助,湖塘交警中隊民警立即安排警摩護送考生到省前中考點,考生按時到達了考場!

高考暖心事2:啟動備用考場

今天,省武高考點啟用了備用考場。一名男生前不久因踢足球受傷,導致右腿骨折,行動不便。為此,區教育局提供人性化服務,啟用了備用考場。

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进4000多“00后”赴考,加油!

高考

記錄了那些關於青春、汗水、理想的故事

你還記得當年高考的情形嗎?

讓我們走近身邊人

傾聽他們關於高考的那些事兒

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进4000多“00后”赴考,加油!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进4000多“00后”赴考,加油!

高考結束後,我就趕回家幫母親幹農活了

講述人:沈友民

我是家裡唯一的男孩,所以打小就特別受寵,父母親和3個姐姐總是把最好的給我,在讀書這件事上也是如此。為了攢錢給我讀高中,姐姐們讀書的時間都不長,所以,我是鉚足了勁在讀書。

初中、高中我都就讀於常州市一中,上下學全靠走路,從寨橋街上的家出發,到學校一般要走3個半小時。我的孫子今年參加高考,我對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緊張,高考就是做一次題目而已。”這話倒也不是完全在寬慰他,事實上,當年我對高考就是這樣的心態。

高三的時候,我是學校的團委副書記,經常幫同學補課。那時的我對高考壓根就不緊張,我覺得平時基本功紮實了,考試自然就不會差到哪去。我很幸運,獲得了保送北京外國語學院的資格,不過還是需要參加高考的。

當年我參加高考的時候,父母親都沒多問一句。父親是個木匠,忙著在外面幹活;母親就是一位農村婦女,對於高考幾乎沒有什麼認知。高考結束後,我就急忙趕回家,幫母親到田裡幹農活了。

一個多月後,我拿到了錄取通知書。1959年9月,我第一次坐上火車,到了北京。一年後,我轉入清華大學就讀。

恢復高考,心中燃起大學夢

講述人:高玉蘭

我從小在吉林蛟河煤礦長大,那場“史無前例”的運動擊碎了我的大學夢。1974年,我高中一畢業就被下放到農村,直到1977年10月才收到恢復高考的通知。

我既興奮又著急。興奮的是可以憑本事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著急的是學業已經荒廢了多年,再拾起來不知要花多少功夫。考還是不考?不考怕將來後悔,考則顧慮重重。後來,還是我媽採用了“激將法”——“你就是沒這個志氣!”為了爭這口氣,我就去報了名。

考試是當年的11月份,科目有語文、數學、政治、歷史、地理(史地一張卷),準備時間只有20多天,我回家翻出了以前的中學課本抓緊複習。每天覆習到凌晨一兩點,困了就跑出去端盆雪回來搓搓眼睛和臉。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光是抄寫整理的複習資料就有十幾萬字。

走進考場那一天,我看到考生的年齡參差不齊,從十七八歲到三十幾歲都有。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有位女考生居然帶著婆婆和一個四五個月大的孩子來陪考。至今我還記得語文作文題目是《金色的十月》,我認真回憶粉碎“四人幫”時的情景和心情,比較順利地完成了考卷,自認為選材準確,又緊扣主題。

1978年1月,我收到了吉林蛟河師範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畢業後,我在老家任教了兩年,後調來武進從教。

參加高考,我至今覺得慶幸

講述人:何建華

1988年夏天的那場高溫,是常州有史以來屈指可數的高溫天氣之一。直到現在,我對於高考考場裡3塊用來降溫的大冰塊還記憶猶新。

當年大學還沒有擴招,比例基本是7個人中錄取一個,所以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畢竟,考上大學在那個年代不僅意味著可以“吃上國糧”,還是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途徑。一個學生考上大學,才覺得自己有前途,甚至家庭也會變得榮光;考不上,可能一輩子就在農村務農了。也就是在那種氛圍之下,我將高考看得格外重。

考前的徹夜複習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我印象特別深的是背政治。走到哪,背到哪,背到後來基本能知道哪一句話在哪一頁。其實現在想想,當時複習得還是蠻充分的,但從高三下學期開始,一直到拿到錄取通知書,焦慮壓根就沒有離開過我。高考的隔夜,我急得大哭了一場。三天高考結束後走出考場,我又哭了。即使接到了通知書,我心裡還是很忐忑,回家仔仔細細地看了好幾遍公章。

我的高考記憶,實在不怎麼美好。但是我很慶幸,我的人生有這麼一段經歷。高考為我的人生打開了另一扇門,開啟了通往實現人生價值的階梯。

我是第一批享受考場空調福利的考生

講述人:俞婷

我參加高考時候,填寫志願是安排在考試前的。我還記得,當年5月底,學校特地放了一天假,讓大家回家和家裡人商量著填報志願。志願表裡一共要填寫三個批次的本科和一個批次的專科學校,我本科第一批第一志願填的是蘇州大學。

我們那年的高考沒能躲過“黑色七月”,7、8、9日,正值夏季酷熱的頂點。幸運的是,我們成為了第一批享受考場空調福利的考生。一走進考場,涼爽的風撲面而來,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被安排在田家炳中學考點,一共要考5門課,語文、數學、英語、歷史、政治,每門卷面總分是150分,一共750分。雖然也算是人生大事,但我的父母遠遠沒有現在的家長這麼重視,我是跟幾個要好的同學結伴騎著自行車去考場的。直到最後一門考完,我走出考場時才看到了父親的身影。他的自行車簍子裡放著一瓶冰鎮的雪碧,父親看見我走出來,立馬將雪碧塞到了我手裡。至於考得怎麼樣,他什麼都沒問。

後來,母親告訴我,高考的最後一天,她站在窗口迎接我時,看見我遠遠地笑著向她招手,就知道女兒不會考得太差。果不其然,我的分數超過一本線20多分,被蘇州大學新聞系錄取了。

高考就是“成人禮”,讓我走向成熟

講述人:王達飛

我從小就有一個當兵夢,為了圓夢,我參加了兩次高考。2008年,江蘇啟動第四次高考改革,語、數、外三門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其他科目變為學業水平測試,這對於嚴重偏科的我來說很不利。

當年,我抱著“非軍校不上”的念頭參加了高考。每一門走進考場前,我就把學習資料扔進考場外的垃圾桶。可能是我盲目自信,高考分數只超過二本分數線10分。我的心情跌入了深淵,高考失利也成為我人生中受到的“第一次打擊”。當時,我甚至想過放棄上大學,直接去參軍。後來,不甘心的我還是決定復讀一年再考。

復讀的日子並不是重新讀一年書那麼簡單,而是加倍的辛苦。但令人遺憾的是,直到第二次高考填志願時,我才知道復讀生不能報考軍校。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填報了江蘇警官學院。

一年的拼搏廝殺,迎來了交卷的時刻。第二次高考,我依然每考一門就扔掉一門學習資料,但想法與上次已經完全不同。終於,我以超過當年一本分數線10多分的成績被江蘇警官學院錄取。從此,我的學習就開了掛,畢業兩年後又考上了中國公安大學研究生,還去了武警特警學院繼續深造。

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进4000多“00后”赴考,加油!

根據氣象信息,明天后期到後天有一次雷陣雨天氣過程,可能出現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武報君提醒廣大考生

提前注意天氣情況

不要影響考試狀態

等你們的好消息!

有高考的青春很燃丨武进4000多“00后”赴考,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