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割据山西的军阀?

隔壁老王的二儿子

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形胜之地,东边太行山、西边吕梁山,北面沙漠,中部是富饶的汾河谷地,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许多帝王的“龙兴之地”,譬如题主提到的李渊李克用等人,还有近代最为著名的阎老西儿,统治山西38年。

既然题主说了好几个了,看来是想知道新鲜点的,这里着重说说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北汉吧。



先说北汉的由来。五代十国时期,最开始北方主要是两大割据势力争斗,一个是在大梁的梁王朱温,一个是在晋阳的晋王李克用。后来朱温灭唐建立了后梁,再后来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建立了后唐并灭了后梁。后唐到了第四个皇帝唐清泰帝李从珂时候,猜疑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谋反,石敬瑭不得已勾结契丹灭了李从珂,当上了后晋皇帝。河东就是现在山西一带。后晋后来到了晋出帝石重贵的时候,惹毛了契丹,耶律德光带兵灭了后晋,并做起了中原的皇帝。但是由于政策不对头,在中原站不住脚了,而此时的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机起兵称帝,建立了后汉,契丹退走。刘知远做了不到一年皇帝就死了,帝位传给了儿子,是为后汉隐帝。



后汉隐帝刘承佑即位时只有十九岁,国政主要靠史弘肇、郭威、杨邠、王章等老臣宿将来决定,常常把小皇帝当孩子看,隐帝不愿意当傀儡,骗杀了史弘肇、杨邠、王章等三人,并派人去杀领兵在外的郭威。郭威得知后,起兵杀回,隐帝被人杀害。

郭威起初还要装装样子,表示自己迫于无奈起兵,其实无意取代后汉,于是和后汉太后商量,从宗室中另立新皇帝。最后选中了刘知远的养子、刘崇的儿子徐州刺史刘赟。刘崇是刘知远的堂弟,担任中书令、太原留守。本来郭威杀回开封,刘崇就想起兵攻打郭威。但一听说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帝,就又高兴起来了。其实早有明眼人看出来郭威不过是缓兵之计,劝他发兵,他不但不听,还杀了劝谏的人,说人家挑拨父子关系。

然而,事实很快证明了刘崇的愚蠢,刘赟被杀,郭威自立为帝,是为后周太祖。刘崇大怒,发誓为儿子报仇,并自己在太原称帝,继续用后汉年号,史称北汉。北汉地盘很小,只有十二州之地,人口几十万而已。刘崇这个皇帝也很寒酸,自己都对大臣们说“我算什么天子,你们又算什么节度使啊”。北汉是五代十国唯一的一个北方割据政权,刘崇称帝这年是951年。

再来说北汉的灭亡。北汉国小民少,如果要和后周对抗,除了依仗地势,还必须有外援支持,刘崇拜契丹主为叔皇帝,作为后盾。

刘崇死后,北汉又经历了三个皇帝(如下图),直到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亡了北汉,宣告五代十国彻底结束。北汉从951年历四帝至979年灭亡,共29年,是十国最后一个建立,最后一个灭亡的。



北汉灭亡后,宋太宗深感太原作为几代帝王龙兴之地,隐患太大,于是借口该城与星宿不和,放火烧了太原城,来不及撤退的老百姓烧死了不少,简直是作孽。不过确实从此以后,在山西一带的割据势力就少了,也再没出过帝王。


文综史组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山西自古人杰地灵,地势险要,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现在人们最熟悉的山西军阀,莫过于统治山西三十八年的山西王阎锡山。实际上,在历史上每逢乱世,割据山西的军阀都不少,而且名气都比较大:

1、丁原、吕布:这爷俩就是在并州起的兵,而并州就是如今的山西一带;

2、刘聪: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他起家的左国城,也是在如今的山西;

3、李渊:在李唐还是隋末各家军阀之一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太原骑兵,而后四处征伐定鼎中原的;

4、李克用:李克用以及他儿子的后唐,之所以一直觉得自己是李唐的正统接班人,不仅是因为他们被赐姓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占据的地盘是山西;

5、北汉:这是五代十国最后一个政权,也是最后一个著名的割据山西的政权,这个政权没啥名气,主要就是出了个大名鼎鼎的杨家将。



青言论史

历史上以山西高原全部或中北部为核心开展长期割据且并没有统一中国或扩张至半壁江山的政权,都有哪些呢?寒鲲这次就为您简单梳理一下。

春秋晋国(前677-前558):从晋献公到晋悼公的霸业

西周末年,以周王为核心的统治秩序崩解,经历了曲沃代翼的晋国,在晋献公时代,疯狂灭掉了汾水、涑水、浍水流域(运城、临汾一带)乃至黄河西岸(今韩城大荔)、黄河南岸(今三门峡)的17个诸侯国,并且使38个诸侯国臣服,生生完成了对汾河下游、中条山南北乃至于黄河西岸的完全控制,并从此成为春秋时期北方第一大国。而后,经由晋文公君臣的努力,晋国版图又开始向上党山地、太行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扩展,并与楚国一道交替主导春秋时期周天下的局面,直至卿族过盛、分解晋国。整个春秋中前期,晋国对山西高原逐步实现了完全割据,并以山西高原为核心四向扩张称霸中原,可谓自古以来,第一个长期割据山西高原的政权。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刘渊汉国、刘琨、拓跋代国、张平、慕容西燕

西晋末年,山西高原成为内迁南匈奴、鲜卑拓跋部、羯、契胡四大族群染指的逐鹿场,在这里先后产生了:

  1. 以汾河下游的平阳为国都并攻灭西晋两都的刘渊汉国政权(304-318);

  2. 以汾河中游的晋阳为并州治所并力抗刘渊十年之久的晋朝并州刺史刘琨政权(307-317);

  3. 以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为核心并染指雁北地区的拓跋部代国政权(338-376);

  4. 以汾河中游的晋阳为并州治所并在慕容儁、姚襄、苻坚三位军阀之间摇摆的原后赵并州刺史张平政权(352-358);

  5. 以上党山地的长子为国都割据除了雁北与运城之外的全部山西高原的慕容部西燕政权(384-394)

这五个政权中,刘渊汉国政权最终因平阳的两次宫廷政变,而被定都长安的刘曜前赵所取代,汉国与前赵被史家并称为“汉赵”;刘琨政权则最终被前赵击溃,刘琨本人被幽州刺史段匹磾所杀;拓跋代国政权则被前秦苻坚所灭,经拓跋珪复国后,成为代魏并称的北魏政权,最终凭借山西高原一统北方;张平则最终在与前秦、前燕的争衡中败下阵来,被前燕吞并;西燕则在与北魏、后燕的争衡中败下阵来,被后燕吞并。

唐末前晋王国李克用、李存勖父子(883-923)

在平定唐末黄巢之乱的过程中,拥有沙陀骑兵且能打敢战的李克用,最终获得了唐代中后期的强藩河东节度使之职,由此(883年)开始了他割据山西高原中北部的历史,公元895年李克用再度入关中勤王,被赐爵晋王,从此开始了被史家称为“前晋”的割据政权。前晋在李克用时期由于军力被消耗在了唐末乱局中,而一直割据在山西高原中北部,直到李存勖接班后,方才趁着后梁政权的内讧走出山西,吞并河北,一统北方,并改国号为“唐”,是为“后唐”。

五代十国后期的北汉(951-979)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相继昙花一现之后,唯有后汉在灭亡之后,由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在晋阳建立了一个以山西高原中部为其全部版图的“北汉”政权,起初这个政权还希望借着契丹铁骑的助力实现对整个后汉版图的恢复,奈何后周郭威、柴荣以及北宋赵匡胤都太能打,北汉便一直憋屈在了太原盆地与忻定盆地,并最终被北宋太宗赵光义所吞灭。

元末扩廓帖木儿(1368)

扩廓帖木儿也就是元末著名军事家、政治家王保保。由于元朝的行省体制刚刚出现,并不是很成熟,再加上元末乱局需要军政大权一把抓的方面大员,所以便诞生了许多元朝并不是很情愿设置却又不得不委以重任的元末军阀,这些军阀与蒙元朝廷的关系时亲时疏,王保保便是在这样的情势下,短暂地在山西地区割据了一年。比较戏剧性的是,王保保年初入晋,是因为被蒙元朝廷所排斥,而后元大都便被明军攻陷,王保保又被元顺帝视为中流砥柱,并被元顺帝命令收复大都,奈何明军趁此机会夺取山西,结束了王保保在山西的短暂割据。

民国时期阎锡山(1912-1949)

整个山西省在民国时期的历史自始至终都与这个晋系军阀头目阎锡山有着密切的关系,阎锡山自辛亥革命起便在太原领导起义,并由此成为革命后山西军政府的头目,自此开始了其纵贯整个民国时期的割据统治。关于阎老醯儿的事迹,大家应该是最熟悉的,寒鲲就不啰嗦了,此处仅仅提名一下就好233


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寒鲲

山西表里河山是北方少有的有天险屏蔽,而且农业发达的地方(另一个是关中)

因此也是北方出割据政权最多的地方,但是割据政权未必能全部占据山西,因为晋西南是属于中原的,所以割据山西的核心是太原

1.春秋时代三晋的赵国

2.秦末楚汉战争的西魏王豹

3.西晋末五胡中匈奴的刘渊家族

4.实际太原对北齐高家也很重要,但是高玮不重视以致亡国“小怜玉体玉体横成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5.唐国公李渊

6.唐末的晋王李克用父子

7.五代十国的北汉刘家

8.身为汉人忠于蒙古的奇男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

9.近代最著名的晋绥军阎锡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