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聰明”“做得好”您常對寶寶說嗎?但這樣說不好,原因是

怎樣和孩子正確溝通是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艾麗卡·雷斯切爾總結歸納了兒童成長和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在她的暢銷書中,她講解了如何用話語安撫和引導孩子的6種說話方式。

“你真聰明”“做得好”您常對寶寶說嗎?但這樣說不好,原因是

無論是斥責、羞辱還是威脅,這些方法不是聚焦於真正的問題,而是暗示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這些方法只會破壞親子關係。孩子所犯的錯誤,有很多隻是看上去是錯誤,實際上,不過是孩子自我探索的結果,或者只是孩子想要滿足自己短淺的慾望。父母可以讓孩子明白,行為是一種選擇,然後向孩子強調,他們可以學會更好地做出選擇。做出一個壞的選擇或者做錯事,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壞人,只不過是表示他們犯了一個錯誤。

“你真聰明”“做得好”您常對寶寶說嗎?但這樣說不好,原因是

用同理心傾聽和理解孩子,是增進親子溝通的好方式。然而,這種良好的努力容易被“但是”這兩個字毀掉。比如有些父母會說:“我理解你現在很想去朋友家玩,但是你必須先完成作業。”“但是”這個負面詞語,會重新點燃親子衝突的戰火。

“你真聰明”“做得好”您常對寶寶說嗎?但這樣說不好,原因是

描述後果,指的是與孩子分享你的知識和經驗,但並不堅持要求他們做出和你相同的行為選擇。比如孩子會要求帶玩具去逛商場,父母可以這麼說:“你帶玩具去商場,那裡有很多人,你的玩具可能會被弄壞。如果是我,我就不會帶去,但是帶不帶你自己決定。”既描述了後果,又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同時,讓孩子的逆反情緒最小化,給孩子自治的空間。

“你真聰明”“做得好”您常對寶寶說嗎?但這樣說不好,原因是

從直覺上來說,表揚“做得好”和“真聰明”會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和健康的自尊心。然而研究表明,這種不具體的、專注於能力的表揚往往適得其反,導致孩子認為自己的智商和天賦都是固定不變的特質,從而害怕失敗,這種思維模式被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稱作“僵固思維”。

“你真聰明”“做得好”您常對寶寶說嗎?但這樣說不好,原因是

父母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忍不住命令孩子做這樣,不做那樣。如果孩子無視或者拒絕,父母就會很生氣。以理服人指的不是在每次命令孩子的時候編一個理由,而是認真解釋命令背後的原因。談論規則或者命令背後的理由,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學會思考行為和選擇的後果,還可以迫使父母重新思考這些規則和命令的合理性。

“你真聰明”“做得好”您常對寶寶說嗎?但這樣說不好,原因是

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常常讓父母猝不及防,不知道如何回答。雷絲切爾認為,直言不諱是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說多少實話,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對孩子直言不諱,可以讓孩子相信父母是誠實的,既然孩子相信父母會如實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就會積極向父母尋求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