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军费3525亿,进口了6260亿的武器,全国1/4的人口却无法温饱


印度现役兵力132.5万,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在中美之后。印度军事装备70%依靠进口,最近5年印度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武器进口国。截至2017年12月在全球74个有意采购军备的国家中,印度以949.88亿美元的进口意向额独领风骚,金额大大超过其他国家。

印度还要准备2.5线战争,仅2017年军费为535亿美元,那么印度哪来的这么多钱买军火?印度军事工业落后,军事装备极大地依赖于美国和俄罗斯。但进口装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军费,印度直接省掉了研发测试等经费,直接买现货,近年来印度更是购买了大量美制一流武器。

印度军方刻意避开本土国产品牌,主要是不想再当冤大头。毕竟本国仅一个阿琼坦克就用了10年时间研制,20年才交付。1983年上马的光辉战机,至今34年尚未具备完整作战能力,空军不爱海军不要。当然把国家安全寄托到他国的产品身上,就要随时做好被宰的准备。


买国外的武器要钱,买自家的军火要命,印度军方果断选择了前者。如印度以58亿美元购买的10架C-17运输机,31亿美元购买的12架P8I巡逻机,6亿多美元购买的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另外印度购买军火时往往提出要在印度本土设厂生产,80亿美元购买的6艘法国鲉鱼级潜艇,有4艘是在印度本土建厂生产。

如此一来不仅能推动先进武器国产化,进一步发展本国军工业,还能带来可观的就业促进和GDP增长。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印度塔塔集团在2008年花23亿美元收购了捷豹路虎,还与洛马公司合作在印度生产F-16战斗机。

印度人口有13亿,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2015年印度粮食出口384亿美元,但印度国内却有四分之一人口无法温饱。印度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花钱买武器,不如解决好民生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