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外賣”被騙?看完不中招!

5元外賣背後的驚人騙局

  吳先生在一次定外賣過程中遇到冒充送餐員的不法分子,送餐員當時稱自己是因為操作失誤,給吳先生多送了一份快餐,希望吳先生能夠以5元的低價購買這份多餘的快餐。假設吳先生不同意,送餐員就要賠償二三十的餐費。吳先生於心不忍,購買了這份多餘的快餐,並將自己的支付寶條形碼給了送餐員。

  沒多久,吳先生就發現自己的賬戶被人划走了999元。隨後吳先生撥打了送餐員電話想搞清楚情況,卻發現該號碼無法接通。吳先生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

付款碼洩露被騙999元

  一天中午,紅女士通過某外賣APP下單了一份午餐。二十分鐘後,紅女士接到了“餐廳服務員”的電話:“服務員”稱,因自己工作失誤,多送了一份價值5元的“老豆腐”,希望紅女士補上2元錢的成本費,若不同意他將承擔整個訂單的費用。”

  善良的紅女士不想讓對方為自己承擔這些費用。於是,同意支付“老豆腐”的2元成本費並表示可以直接轉賬給電話中的“服務員”或者把錢直接給送餐員。

  然而,“服務員”他拒絕了紅女士這兩種支付方法,並說不能私人轉賬,他提出:要求紅女士點開支付寶,再點“付款”,把付款條形碼的截圖或對應數字發給自己,剩下的事情就不用紅女士操心了。

  紅女士沒多想,就把自己的條形碼發過去了。然而,不到一分鐘後,紅女士就收到了 999 元的扣款信息,這才意識到自己被盜刷了!於是趕緊打電話過去,然而卻無人接聽,他只好在網上聯繫商家,卻被告知並無此號碼。

點單一分鐘被騙近兩千

  柴先生點了份外賣,之後接到自稱商家的電話,電話中對方說,柴先生點的黑椒豬排沒了,得換一樣,價格高點都沒關係,象徵性地補兩塊錢差價就行了。對方給的信息和柴先生的訂單一模一樣,所以他根本沒有懷疑。

  對方告知柴先生,兩塊錢差價需要通過支付寶支付,只要柴先生在電話裡,把付款碼上的數字告訴他就行。柴先生乾脆地報了付款碼。

  然而電話還沒掛斷柴先生就收到兩筆付款通知,分別是986元和991元。問對方怎麼回事,對方說系統出現問題,會馬上把多的退回來。最終不僅錢沒有退回來,等柴先生再撥打過去,對方電話也無法接通了。

警方提醒

  廣大消費者在訂外賣的時候,首先要選擇正規的外賣平臺。在決定購買商品,使用手機支付時要詳細核實商家信息,看清支付金額。

  如果遇到訂單信息錯誤、物品多送需額外補費等情況,切記要撥打店家在外賣平臺上登記的聯繫電話進行核對,以免被騙。

  在他人問你索要付款碼時要多留心,付款碼要自己保存好,切勿透漏給他人,避免造成自身的財務損失。

  另外,警方也提醒網上訂餐平臺等互聯網企業,切實依法履行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自身監管、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避免因管理不善導致信息洩露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