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藥以“短缺”為由猛漲價格,真相是什麼?

近日,某葡萄糖酸鈣生產企業發佈關於葡萄糖注射液的調價函,函文表示,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市場銷量遠低於預測因等因素,公司成本大增,決定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 mL:1 g)產品的掛網價格調整為18元/支。

令人咋舌的是,以2013年度青海省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集中招標採購的中標的結果來看,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 mL:1 g)的中標價是0.3-0.35元每支,漲幅竟高達60倍。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 mL:1 g)作為基本藥物,臨床應用量大。近年來卻因為質量問題,陷入“臨床醫生不敢用、企業不敢生產、患者避之唯恐不急”窘境,以至於在某些省份,該注射劑被納入急(搶)救藥品和市場短缺藥品目錄。但是有些企業藉此想借“短缺”發財,值得商榷。

▍漲價理由值得商榷 漲價不能解決短缺

保障短缺藥品供應、規範短缺藥品價格秩序已成為今年藥政工作重點之一。但是遏制違法漲價、惡意控銷等行為,對穩定藥價、配合醫改也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違法現象頻發,由於短缺藥品和原料藥客觀上具有稀缺性的特點,是實施價格違法行為,牟取私利破壞競爭的高發領域。

2011年以來,全國價格主管部門相繼查處了鹽酸異丙嗪、別嘌醇片、艾司唑侖、異煙肼等多起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實施的價格壟斷行為。

因此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了《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行為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有望儘快發佈。

而且短缺藥物漲價不能解決短缺藥物的短缺問題。

例如,用於患者呼吸衰竭的尼可剎米注射液,是急、搶救的必備藥品。2016年前,每支藥價格僅為0.44元,現在供貨價漲到了6.98元/支,可依舊一藥難求。

專家認為,價格調整並不是唯一良方。這是因為藥品受生產性、政策性、機制性、投機壟斷性四個因素左右。國家衛計委調研發現,短缺藥大都是低價藥和婦兒專科、急(搶)救藥。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對於這些藥品生產的扶持配套政策還不完善,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

而此次這家企業的漲價理由也值得進一步討論。1、原料供應看目前小針每年僅用300噸,而供應量卻是幾千噸。2、生產廠家有批文的近60家,因為質量問題目前僅留了5-6家生產,供應量也是足夠市場,但為何不生產?——所有這些不應該以短缺為由漲價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