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創新潮頭 建設科技強國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引發全國上下對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熱議和關注。建設科技強國,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社會科學工作者也應在其中發光發熱。

創新強則國運昌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任務,描繪了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科學技術不如人,落後必捱打。這是歷史常識,也是發展規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閩南文化研究基地負責人林華東表示,科技是生產力的核心,是撬動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在科技發展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甚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這個拼科技、拼人才的時代,我們還有許多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一定要認識到,只有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才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強盛提供不竭動力。

創新強則國運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勁認為,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僅取決於經濟總量、領土幅員和人口規模,更取決於它的科技創新能力。近代以來,世界經濟中心幾度轉移,其中有一條清晰的脈絡,就是科技中心一直是支撐經濟中心地位轉移的強大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真正用好科學技術這個有力槓桿。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等加速演進,科學探索不斷向縱深拓展,以智能、綠色等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革命將引發國際產業分工重大調整;顛覆性技術不斷湧現,正在重塑世界競爭格局、改變國家力量對比;創新驅動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我國既面臨趕超跨越的難得歷史機遇,也面臨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創新潮頭,才能贏得發展主動權,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科技創新不是一個需要進行抽象論證的理論命題,而是一項需要實際推動的實踐課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成素梅表示,今天,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為核心的當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不僅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而且正在實質性地顛覆著工業文明時代形成的很多概念框架和創新模式,從而把人類文明推向了信息文明時代。在這個時代,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升國家各方面實力的殺手鐧。

科技創新工作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對於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新時代推進科技創新,努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林華東表示,21世紀是充滿挑戰、充滿競爭的時代。民族復興、國家強盛離不開科技創新,科技創新需要堅實的導向。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是戰鼓和號角,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奮力前行。

成素梅認為,在國家層面,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意義重大,明確強調了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理念;為深化教育體制、科研體制以及人才評價體系改革,提供了行動綱領與指導方針。在社會層面,講話有助於營造全社會自上而下崇尚科技、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對於加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與促進作用。在個人層面,講話振奮人心、催人奮進,深受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擁護,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活力。

陳勁表示,要深刻理解和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關於科技創新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作為科技創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特別是進一步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指導,更為準確認識和把握國內外科技發展態勢,更為主動提出應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舉措,更加努力培育忠誠於黨的事業的戰略性科技人才。

全面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對於如何把這些要求落到實處,成素梅認為,首先,要讓科技人員切實擺脫僵化、靜態、單一的計量型評價體系,讓科技人才從對各種人才標籤的追求中解放出來,杜絕科技官僚主義。其次,建立科研誠信檔案,確立多元科研資助方式,從單純的項目競標型資助,拓展到對領軍人才科研團隊的申請型資助,對青年人才的獎勵性資助等。最後,大力提高從事基礎研究博士生的獎學金待遇,加大力度吸引全世界科技人才為我國科技發展貢獻才華。

“接下來我們急需的是保障。”林華東表示,縱觀歷史,四大發明早已證明中華民族的智慧,自強不息早已展示中華民族的精神。當下,我們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指引,創新和完善合乎時代的科技發展配套制度體系。從政策上落實引智工程,從技術上落實創新工程,從用人上落實厚德工程,從成果上落實普惠工程。

陳勁認為,要集中精力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提出和解決創新驅動背景下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明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善於在國家重大戰略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發展契機,理解國家戰略、融入國家戰略、落實國家戰略、設計地方戰略。特別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佔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要對看準方向的大事,前瞻佈局,選準突破路徑,部署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重大載體,全面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加速趕超引領的步伐;強化普惠性和精準性的政策供給,推動重點政策落地落實,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能力和動力。創新是個系統工程,必須跳出科技抓科技,既強調科技創新,又強調抓體制機制改革,當前“最緊迫”的是通過深化改革破除制約創新的制度障礙。要強化創新公共服務,推進資源開放共享,更多為各類創新主體鬆綁減負,清障搭臺。要構建有利於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建設教育、自律、監督、懲治於一體的科研誠信體系,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加快科學精神和創新價值的傳播塑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