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世界读书日

2018年4月23日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4·23世界读书日

读书有利于育德、励志、启智和明史,是个人综合素养全面发展与提升的重要途径。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在“让读书成为习惯”已经成为学习型社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读书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发挥着重要意义。为此,为了提升广大教师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素养,特摘选一些优秀的读书方法,并推荐若干优秀图书,以飨读者。

文学名家阅读方法

正像毕淑敏所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阅读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但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莫言

读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经典

我读书分几个阶段,童年时特别想读书但是找不到书读。在这种情况下,读书变成了一种享受,变成了一种像饥饿了许久的人盼望着一顿美味大餐一样的感受。这种方式读的书,记忆特别深刻。后来书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自己能够大量买书的时候,反而读书越来越少。借书读容易读,买书反而不容易读。

所以我们现在不急于买新书,而是应该回家把自己的书架看看,找出那些落满灰尘早就应该读、早就想读但一直没有读的书先读书,我想这样的书毕竟都是经典,毕竟经过时间和千百万读者考验的。

读书这个含义非常广泛,业余时间读小说、读诗歌,这是一种阅读。小学生在学校里边读语文课本、历史课本,这也是一种读书。科学家要查阅资料搞研究,各行各业的专家要搞研究,要工作,也要读很多工具书,包括我们查字典,都不能说它不是读书。

从这个广泛意义来讲,书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是能改变人类的命运;书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而且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全人类的知识水平。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曹文轩

写作就是建房子

我在新西兰做获奖演说时,讲过“文学是另一种造屋”。写作就是造屋:第一个层面的造屋是使人们有个安居的地方,让心灵有一个安顿的地方,作品就是心灵的屋子;第二个层面的造屋是指每个人都向往自由,自由在哪里能实现?是在文学的这个屋子里实现。因为这个屋子是我的,我可以在这个地方自由地放飞我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你想得到的自由,写作可以满足你。

我想让我的每一部作品,都能成为给孩子打精神底子的书。第一要有正当的道义感,第二要有自始至终的审美价值,第三要在字里行间流动悲悯情怀,这三个维度就是我所说的精神底子。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周国平

“阅读与人生”之“怎么读书”

我主张不但要读经典,而且要直接读原著,不读或者少读那些二手三手的读物。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一个拐棍,一些辅助的手段。比方说你想读一些西方哲学原著,可能性不知道应该先读哪个哲学家的书,那么你可以找一本写得好的哲学史看看,看了上以后,你觉得对哪个哲学家感举,你再去找寻个哲学家的原著看。总之你不能停留在看辅助读物上面,要尽快地进入到原著。

关于怎么读经典原著,我两个方法。一是不求甚解,我首先要把你们的顾虑给解除了,无所谓读得懂读不懂,你觉得好像读懂了就行,你不是在做学问,不要在难点上死磕。实际上你在这样读的过程中,你是在熏陶,你读懂经典的资源在积累,有一天你会觉得读起来很舒服了。不要急,总有这么一个过程的。

二是为我所用,你是为了你自己精神上的生长去读的,理解得对不对,只要你诸高兴,你觉得你精神上在提高就可以了,原因是什么不用去管。“熏陶”这个词很准确,受好书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知不觉的,一定要弄清是哪本书哪句话影响了你,不可能,也没这个必要。

教育类新书推荐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近年来,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成为国际和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的共同关注热点。作为改革实践主体单位的学校,正面临着系列转变带来的系统挑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如何落地?本成果以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团队王磊教授主持、九学科协同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为依托,持续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理论、测评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概述如下:①构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的理论模型;②基于RASCH模型开发学科能力表现测评工具,诊断学生学科能力表现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③构建了促进学科能力素养发展的教学改进理论;④开展基于高端备课的教学改进实践研究,建设了一系列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案例资源;⑤依托北京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将研究成果整体转化为互联网+评学教一体化“智慧学伴”测试和资源平台;⑥构建了多学科、跨地区、大学—区域—学校的协同研究和实践创新机制。

世界图书日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本书作者系一位有着近30年教育工作经历的幼教人,站在一名教育者的立场,通过独特且富有人文气息的视角,以鲜活而有启迪意义的小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自己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关于教育者的人格、关于教育者的职业素养、关于幼教管理工作等的思考。小故事中蕴含着大智慧,作为有心人的作者从教育者的角度,从不同的深度、不同的广度、不同的高度,用一颗慧心提炼它,并将其分享给所有教育者,甚至不同领域的人们,让大家去品味教育之美、教育之真。这些小故事不仅仅传递了教育、管理的方法,更从人生观、教育观的角度剖析了教育人对人生、对事业、对生活、对社会的一种态度与精神,让人读完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了轻松看待挫折、直面挑战的勇气。

世界图书日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本书是教育专家成尚荣教育文丛之一,从理论的高度详述具有中国风格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时代主题,追溯中国著名教育家们(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斯霞、李吉林等)的教育思想对核心素养培育的启示,探索、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学校表达,并呼吁教师学会改变,进而改变课程教学,改变学生,开启素质教育新阶段。

世界图书日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热点,核心素养的研究基本已经确立,下一步就是如何将核心素养的测评,以及应用到课标和课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本书是讲述了国际文化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是如何将核心素养应用到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过程,这些对我们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科学研究,以及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着非常重用的参考作用。本书作者是我国台湾地区核心素养研究领域中的著名学者,在大陆也有很强的影响力,全面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OECD等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界定与发展,并加入了我国台湾地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计与其相融合的实践举例,讲述了核心素养如何成为课程设计与改革的DNA,这些对我们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应用有些切实的参考作用。

世界图书日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观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变得更加重要。本书围绕幼儿教师“想观察而没时间、不会观察”的问题,主要解决观察实施的可行性问题,全面阐述幼儿教师在观察儿童后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详细介绍幼儿教师观察儿童的方法并据此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和评价的方法和思路,同时提出将观察儿童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具体策略。全书内容语言通俗,内容具体,提供的诸多真实、具有参考价值的观察案例,实践性强,可供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世界图书日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本书主要从魅力教育起航、魅力教育主张、魅力教育课堂探索和魅力教育评说等几个方面全景式地呈现了曾军良的魅力教育思想。魅力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孩子“自然成长”;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孩子“自己成长”;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孩子“自由成长”;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孩子“自觉成长”。魅力教育致力于“全面开展十五年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全面探寻中国现代化基础教育普适规律;为中国当代基础教育发展提供鲜活样板;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世界图书日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从资格走向合格、从合格走向卓越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本书是作者多年教师培训工作中边实践、边思考、边研究的成果,总体思路是“理念—实践—反思”,即第一章解决理念问题,涉及对培训核心目标的重新思考,站在培训者视角的培训观、教师观、学习观建构,以及从学科视角对培训研究的思考;第二至四章是实践问题,包括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新型培训关系的建立,培训模式的创新以及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培训评价;第五章是反思,重点在于思考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系列的建立。在这个大框架下之下,本书重点体现了批判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世界图书日

世界读书日 定制教师自己的书单

《21世纪英语教育》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