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

霍金坐在弦上 HKingBOOK

關注家庭建設 關注書香生活

29岁

1、

歲月從來不會虧待每一個努力的人。

命運從來不會欺騙每一個誠實的人。

最近沒怎麼喝雞湯,反倒懷念起雞湯的味道了。

人生需要雞湯,才能飽經滄桑。

就像人生充滿段子,才能記錄每個樣子。

馬路對面的家居城,循環的播放著《自由飛翔》和《大鬧天宮》,主持人深厚的主持功底和麵對僅有幾位少年觀眾表現出的從容不迫與波瀾不驚,是我本週所目睹最勵志的故事。

一座城,在風雨洗禮後浮華盡退;

一個人,在歷經磨難後稚嫩全消。

想用幾段文字就概括人生和人性,無異於天方夜譚。所謂人性,就是在人生上多用了一個心。

可能是自己的修為真的還不到家,所以才會在一些事上反反覆覆;

可能是自己的心性真的還不夠穩,所以才會在一些人上糾糾纏纏。

困擾自己的事似乎從來就沒有真正擺脫掉;

羈絆自己的人似乎從來就沒有真正釋懷過。

你做或者不做,事都在那裡,不捨不棄;

你愛或者不愛,人都在那裡,不來不去。

歌聽的多了,自然會記得歌詞;

人見的多了,自然能分清人品。

自己在瞎感慨些什麼,命運對我不薄,應該心存感激;

遺憾什麼,又期待什麼。

29岁

有時候真的會害怕,一覺睡過去就再也醒不來了。因為迷失這紅塵,因為眷戀這俗世,所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關於死亡,我們思考很少,但是學哲學的人都知道,死亡是人生的終極話題“往哪去”。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500年前的那個晚上,王陽明躺在石棺之中體味死亡後能夠“龍場悟道”,創立心學。

我曾說過,一個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只知道自己的生日,而不知道自己的死期。

而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生的時候驚天動地,死的時候靜靜悄悄。

29岁

2、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太有才了,這兩句詩我是怎麼把它串到一起的,清納蘭的詞和唐義山的詩完美結合,簡直天衣無縫。

有時候真的非常佩服古人的才情,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實古代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之所以流傳千古,往往可能就是其中那一兩句很經典。

所以說,你現在說了或寫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多少年以後,還有那麼一兩句能被人記得。

李敖先生的猝然長逝,成了朋友圈爭相轉發的熱點新聞。其實我開始並不清楚李敖是誰,很多人也並不清楚李敖是誰。但是今天,彷彿全世界都很熟悉他,都成了他的粉絲。

29岁

我仔細翻看了一下李敖先生的生平事蹟。他的一生可以說跟“三件事”和“一個人”分不開。

“寫作,罵人和自戀”,那個被他罵了一生的女人——胡因夢。

胡因夢至今孑然一身,而他已撒手人寰,享年83歲。

我很難想象一個已過耄耋之年的老人,在臨終之時腦海裡最後浮現的畫面是什麼?或者說根本沒浮現什麼畫面,只是浮現了某個人的臉。

我也很難體會年近70歲的胡因夢在得知李敖去世的消息後,內心是一種怎樣的情感體驗,會不會有一絲一豪懷念與李敖在一起短短三個多月的婚姻生活。

是否愛極生恨,恨極又生愛。

自古多情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原來白居易的《長恨歌》也可以這樣移花接木。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根本分不清到底是友情,還是錯過的愛情。

朋友朋友,談著談著就成了愛情。

愛情愛情,愛著愛著就成了朋友。

如果沒有想好,是不是可以不要這麼著急結婚?

如果不能與子偕老,是不是就不要去執子之手。

當我們很多人還是單身,卻發現身邊很多人已經離婚,有的已經找到了第二春。

已故作家王小波有一句話很經典:你可以說我賤,但不能說我的愛賤。

我想說,一輩子真的很長,長的需要有個人陪你度過;一輩子真的很短,短的來不及將這個人看仔細。

29岁

3、

29歲,是個即將告別青年,步入中年的年紀;

29歲,也是個褪去青澀,日趨成熟的年齡。

不知道為何,今年的生日比往年任何一次都讓我不想去過。

我覺得,29歲是一個向青春揮手告別的階段,因為在它之前,我們是過一年,長一歲;而在它之後,我們是過一年,老一歲。

我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不知疲憊,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千杯不醉。

而我們能做的,只是默默的為而立之年做好各種準備。

無聊乏味的社交,漸欲迷人的花草,虛妄無知的朋友,沁人心肺的菸酒。

統統都是這個年紀要開始慢慢淘汰的東西。

這些年,我淘汰了許多人,我也被很多人淘汰。

淘汰我的人大多是因為我手中沒有可以幫助他們的權力,被我淘汰的人大多是因為他們身上沒有可以吸引我的魅力。

曾經自戀的對一個女孩子說過:愛笑的女孩子運氣都不會太差,好學的男孩子運氣也不會太差。

當時緣何而心動,而後因何而心痛。

不是別人不懂我,而是自己太難懂。

莫愁前路多煎熬,自古紅顏多寂寥。

此生可遇不可求,知己難是枕邊人。

此情此景,下一句大家都懂。

29岁

十年之前,我們要是有十年之後的覺悟,可能人生就不會走這麼多彎路;

十年之後,我們要是有十年之前的灑脫,可能人生就不會有這麼多坎坷。

不管你是金字塔尖的50後,還是即將接棒的60後;

不管你是正當壯年的70後,還是夾縫求生的80後,

不管你是激進活躍的90後,還是年少輕狂的00後,

青春對於我們每個人,一生僅此一次。

最近很喜歡陶淵明的那首《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隨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謹以此詩,致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

掃描二維碼關注 霍金坐在弦上

添加我們:HKingBO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