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进入2.0时代,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体系框架发布

日前,由中国汽研副总经理周舟主持的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体系框架发布会在重庆市隆重举行,旨在为消费者理性购车提供参考,同时创建消费者端与车企良性反馈机制,为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汽车消费进入2.0时代,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体系框架发布

划个重点,“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的英文全称是“China-Consumer Automotive Driving and Riding Index”,指数制定的原则是以消费者为核心,出品方有两个,中国汽研+中国消费者报社,可谓是强强联手。

汽车性能投诉增加 消费者亟待购车参考

汽车消费进入2.0时代,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体系框架发布

自2009年起,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汽车产品所呈现出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产品(含零部件)投诉分别为18863、15247和20474件。其中,汽车质量类投诉分别占总投诉的30.5%、23.43%和20.4%,呈逐年降低趋势。但是,产品性能类投诉占质量类投诉的比重分别为18.61%、32.58%和44.94%,增长趋势明显,表明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性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汽车消费进入2.0时代,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体系框架发布

然而,作为汽车产品终端最具发言权的消费者,并未形成良性的反馈机制,以指导汽车厂商做好产品质量提升与改进。另一方面,国内各个汽车企业往往对产品进行单独调校,缺乏行业统一评判标准,汽车产品的综合性能参差不齐。

在此形势下,“驾乘指数”应运而生。通过中国汽研和中国消费者报社强强联合,研究发布“驾乘指数”评级结果,为消费者购车提供参考。同时,创建消费者端与车企良性反馈机制,为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汽车消费进入2.0时代,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体系框架发布

四大维度开展研究 促进汽车业健康发展

中国汽研商用车检测部部长王红钢介绍说,“驾乘指数”体系框架主要包括:驾乘舒适性(Comfort)、驾驶性能(Driveability)、操控安全性(Safety)以及消费者评价数据(Data)四个维度。

驾乘指数体系框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顶层设计已完成。

中国汽研驾乘指数团队将筛选消费者关注度高的车型进行体系验证研究,并于今年9至10月发布V1.0版评价规程。V1.0版评价规程实施后,研究团队将根据选车原则进行测试评价。预计2019年年初,发布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第一批评价结果。

汽车消费进入2.0时代,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体系框架发布

中国汽研董事长李开国指出,“‘驾乘指数’体系和规程的完善是一项立足于服务消费者和促进汽车产业升级的系统工程,我们将秉承开放合作的原则,通过吸纳消协组织、中国消费者报社、整车企业、汽车经销商等社会各界的宝贵意见,持续关注消费者的切实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汽车驾乘性能信息数据,引导消费者理性购车。”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副局长陈奕辉表示,随着“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围绕驾乘指数相关数据的不断公开,消费者知情权会得到更有力的保护,有利于消费者更理性地购车,也促进车企提高整车质量与驾驶体验,实现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