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分享職場生存法則,企業經營經驗


在合理度之內的人才流失,對於企業來說,可以為企業帶來活力、新思想、新的管理模式;

對於員工而言,可以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促進員工的成長。

超出合理度的人才流失對於企業而言將會是利大於弊,不僅會造成企業人才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可能造成企業的專利技術流失,喪失行業優勢,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所以保持人才流失在合理度內,控制人才流失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企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造成企業人才流失原因分為以下幾項:

  1)企業管理者缺乏人才觀念,沒有人才培養計劃和相應人才儲備機制。

總而言之是企業人力資源體系不夠健全,導致員工沒有發展空間和學習機會,對員工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沒有起到積極作用,導致追求自我實現的員工離職,造成企業人才的流失。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2)現行薪酬制度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企業人才流失很大一部分是由薪酬分配機制的不合理導致的。薪酬分配決定了員工的經濟水平和社會地位,關係到員工的生活質量。因此,薪資是所有員工極為看重的問題。

企業的薪資水平在行業內的位置,和公平合理性,都直接影響了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

企業的薪酬水平,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相比缺乏競爭力,或薪酬內部分配缺乏公平性,員工的付出與得到在橫向和縱向上不匹配,沒有真正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員工就會有提薪的期望,如果薪酬待遇的期望得不到滿足,員工也會萌生離職念頭。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3)企業部門人員配置不合理,管理模式過度集權。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往往遇到瓶頸期,管理層過度集權、任人唯親、員工論資排輩等弊端隨之暴露,這些問題對企業發展產生巨大的阻力,使新加入的精英人才對企業缺乏歸屬感、認同感,員工自身也缺乏存在感,發展空間受到擠壓,最終導致人才流失。

  4)績效管理辦法不夠完善,缺少科學性。

在員工績效考核中,考核人員往往會憑個人感覺進行評價,直接導致考核結果缺少真實性和代表性,不能反映真實情況,績效考核體系對企業的指導作用喪失。

間接導致企業管理層不瞭解員工的真實需求,無法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久而久之打擊了人才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對企業的忠誠度下降。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5)激勵機制不健全、手法單一、缺乏針對性,缺少晉升機會和培訓、旅遊等福利措施

激勵機制不健全的企業,激勵機制手法單一,實行平均主義,做好做壞一個樣;

員工的任用、晉升、獎勵等根據工齡或入職時間執行,並不是根據員工的工作成績、職業精神、績效等因素分配;不能正確、全面的對待員工的貢獻。長此以往,打擊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喪失了對企業的信心,最終被迫離職。

  6)企業文化建設滯後。

企業文化在企業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企業文化在企業中具有提高員工工作動力、規範員工行為導向、增加員工凝聚力、激勵約束員工等多重作用;企業文化會使員工與組織間形成默契的關係。

企業文化建設滯後導致員工沒有歸屬感和“家”的感覺,公司部門之間相互扯皮,內耗嚴重,辦公室政治讓人感到壓抑。企業文化太差,不能對人才形成吸附作用,從而間接的導致了人才的流失。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馬雲曾經說過,員工離職看起來很多,實際上只有兩個,

一、沒給夠錢 。

二,心委屈了。

所以想要留住員工,並激發員工創造好的結果,企業必須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入手!

做好機制,讓員工做出高價值,拿到高工資,還做的開心,願意一直幹下去!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傳統的薪酬模式,在勸退優秀員工,留下平庸員工

很多企業常見的人力資源架構,通常是由“職位”,和“級別”雙系統構成的,比如說:運營1級,客服2級,美工5級。當企業要給員工加工資的時候,雖然不升職,但是可以升級別。

這是一套流程非常成熟、邏輯極度自洽的管理體系。

但是,這套系統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內部的確定性,必須由外部的確定性支持;

同時內部的機會,必須比外部的機會多。

換句話來講,這個模式成功的前提就是,你要保證員工能承受來自外界的誘惑不離職。

我們假設有一個級別是運營7級的優秀員工,很想要升職到13(做總監的最低級別),怎麼辦?

在過去,他只有打怪升級。按照平均打怪速度(兩年升一級),要12年才能做上總監。天啊。你就熬吧。就算你極度優秀,年年破格,在所有同事的嫉妒中一飛沖天,每年升一級,也要6年才能坐上總監。

可是,在今天,外部環境變化開始比內部快,他如果真的很優秀,他的最優選擇是什麼呢?

辭職!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優秀員工就通過跳槽的方式,節省了1年的無效打怪時間。這樣,他就花了四年時間,三次跳槽,做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總監。省掉了八年打怪時間。

這是優秀員工在變革時代的最佳策略。

那麼對於平庸的員工呢?因為對自己沒信心,不敢跳槽,他們的最佳策略是:選擇慢速、但是保險的升級道路,留在公司。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薪酬的真正意義是:

1、如果你真正認同欣賞某位員工,就讓他增加收入;

2、如果你真的愛你的員工,就要想方設法讓他得到更多的薪水;

但是如果給員工加工資,就意味著增加企業用人成本,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善薪酬機制!

加薪不是拍腦袋決定,要有可持續性,如果加薪要以犧牲企業利益為代價,那麼這種加薪註定做不長久。

下面分享三種薪酬模式,可幫企業加薪不加成本。

一、加薪不加成本的模式——KSF模式

那麼KSF是什麼?

KSF又稱為“關鍵成功因子”(Key Successful Factors ),是指決定崗位價值的最有代表、影響力的關鍵性指標。

KSF,又稱薪酬全績效模式,也即員工價值管理工具。將員工要的薪酬與公司要的績效進行全面融合,尋找兩者關注的平衡點,從而形成利益的共同體,實現共創共贏。因此,KSF不僅著眼於績效優化,更致力於同步提升員工收入,激發員工士氣和創造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舉個例子:生產經理的工資怎麼發?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

  1.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

因為KSF的指標沒有設定很高,只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平衡點,只要指標達到均值,員工就可以收穫基本產值,如果超過了還有獎勵。

KSF操作流程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在KSF薪酬模式下,員工薪酬越高,企業效益越好,真正實現加薪不加成本。

二、PPV薪酬模式?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以前面的前臺文員為案例,她的PPV薪酬模式應該是怎樣?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首先,把她固定薪酬打破,重新規格,每一項工作,對應一個產值,完成了才可以得到:

  • 1、前臺工作項:1500元(每天約3小時)

  • 2、公司考勤工作項:200元(平均每天1小時,每月3日前出考勤表,無差錯無延遲)

  • 3、網絡客服項:400元(每天2小時,明確工作要求與標準-好評率、點擊率)

  • 4、公司積分運行項:300元(每天0.5小時,錄入分值、排名登記、快樂大會等)

  • 5、網絡產品銷售:按提成機制執行,賣出去公司產品有提成。

  • 6、公司辦公水電費:與去年同期對比,節約部分的10%(上線不得超過300元/月)

在導入了PPV模式後,前面說的這位前臺文員開始每天都忙起來了,下班時間也在工作。

每月收入由過去固定的2000元漲到平均5000多元。

好的機制,就是在挖掘員工的才幹,釋放他的潛能,絕不浪費人才。

三、精神激勵,獎勵積分、及時認可,即時激勵。

積分式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栗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積分的核心價值:

  1.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2.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3.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4.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馬雲:為什麼你的企業總是留不住人才?想激勵員工,靠這三個模式

你想迎來一群狼,就給員工吃肉,給員工吃草,你將迎來一群羊!

現在社會的發展,員工對物質的需求日益增長,一個企業想要做大做強,離不開員工全力的奉獻。

想要刺激員工自發為自己拼命幹,還要死心塌地和企業一起幹,取決老闆是否願意,是否懂得分錢。

否則,今天的人才,可能明天就是你的競爭對手!

願各位老闆共勉!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分享你的見解!

文/劉老師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