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泊位来了?

城区停车难,我市提出搭建智慧停车系统,但南昌共享停车路还很长

【背景】

车位太少,车主呼吁闲置资源共享

【调查】

共享停车好不好,各方意见不一

近年来,共享停车这个概念多次被提及。什么是共享停车?简单而言,就是将既有停车场资源最大化利用起来。市民、企事业单位可以将私有的停车泊位在闲置时间段共享给他人使用并进行管理。然而,和打车软件、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的火爆发展相比,共享停车却一直是交通出行共享领域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晚上小区的车位业主不够用,自然是不能用来共享,不过可以将白天闲置的车位拿来共享,能方便他人停车,还能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也算是一举多得。”滨江社区住户王先生认为,平时自己开车出去就担心找不到停车位,自然希望停车资源能多多开放。

同一小区的张阿姨则现场给出了反对意见。“车位本就不够用,应该优先保障业主的权益。就算是多余也不能完全对外开放,毕竟外来人和车一多起来,小区的安全程度会跟着下降。而且,如果有人借用了我的车位不肯走怎么办,我们的权益谁来保障?”

我市提出建设智慧停车系统解决停车难

2016年,江西省洪城一卡通投资有限公司提出在南昌市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停车云平台,纳入全市车位信息,建立城市级别的停车数据资源采集、处理、分析和服务体系,并面向公众用户、停车场和政府部门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智能化和定制化停车服务。

南昌共享停车还需时日建设发展

“智慧停车系统确实还在建设当中,目前主要工作方向是按要求在三年攻坚期内完成既定停车场建设,通过通过增设泊位的方式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市城管委设施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展智慧化停车系统建设工作期间,他们和社会停车场的对接遇到了不少阻力,如整合小区停车泊位如何解决业主提出的安全问题等。为此他们引入社会资本,希望在停车场三年攻坚建设的同时,积极和政府机关单位、企业对接,但是在系统未成熟之前,暂时还无法给市民提供智慧化服务。据了解,2018年我市计划新增12.35万个停车泊位,其中住宅配建新增6万个泊位,公建配建新增4万个泊位,公共停车场新建2.35万个泊位。

【专家】

共享停车需政府主导,加强指导支持

“共享停车对于缓解南昌停车难有积极促进作用,从长远角度来看值得推广落实。”南昌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戴庆锋认为,虽然存在理念接受难、安全风险高、物管服务压力大和利益分配不理想等难题,但共享停车符合当下共享发展理念的,也有技术手段支撑。可在优先保障业主权益的基础上,拿出部分时间段闲置的停车资源供大家使用。

“作为一项带有服务性质的项目,政府部门应担起主导地位,加强指导、政策和资金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搭建停车资源共享平台。”戴庆锋认为,当前我市推广共享停车存在自动化率不高、反馈不高,无官方平台介入以及利益分配不明确等问题。为此,平台搭建方需找准品牌突破点,将企事业单位和知名小区作为突破口,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社会其他力量加入平台。另外,建议企事业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为市民提供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