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發行上減少債務違約?

喳哩吱

貨幣政策收緊引致債市低迷,促使融資成本抬升,是信用債違約的一大原因。今年的債券發行主要以高評級、中短期為主,高級別債券更為市場所認可。各級別債券票面利率的波動幅度及趨勢不盡相同,但整體來看,債券融資成本同比均出現明顯上升。而今年前四個月取消發行的273只債券,其主要原因也多為市場波動較大、融資成本過高等。

此外,債市資金供需失衡,企業再融資壓力大增且渠道遇阻,也推動了信用債違約的爆發。在供給側改革、金融去槓桿背景下,信用債到期規模持續高位,債券市場集中兌付壓力較大。而投資機構多追捧高評級債券,放棄AA發行人,致使其在需要發展資金持續投入及舊債到期時面臨較大規模的融資需求的背景下,遭遇融資渠道不暢。

信用債違約風潮暴露出個別發行人債券融資的非理性安排,債務結構設計缺乏穩健和可持續思維。如果發行人能夠在債務產品設計、債務結構優化以及債務成本控制等方面多有考慮,可以降低債務違約發生的可能性。

首先,發行人需優化自身債務結構,在債券市場高速發展時期,可依靠市場紅利實現超額融資和跨越式發展,但在金融去槓桿的新形勢下,債務人應保持債券市場融資節奏、融資成本,保障債務持續滾動。其次,發行人發行債務時應在滿足運營發展需求的前提下,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科學融資,需考慮債券發行全過程的成本整體控制,而不僅侷限於票面利率的高低。此外,債券發行人還應僱傭能夠提供專業建議、具有全鏈資源協調的中介服務機構,加深其參與程度,助力防控信用債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