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已现投资过度迹象

导语

民宿是最有情怀的旅游投资项目之一,颇像台湾所谓的小确幸,在有乡愁、有闲情逸致的年代里,谁都希望在乐意做的的事情中玩着赚钱。

可现实情况往往是事与愿违,第一批民宿投资者原本就没有打算赚多少钱,那是一批纯粹的梦想主义者,因其有梦想,故而对民宿注入了情怀,那是一种浸入骨子里的乡情和乡俗,是一种个性化、亲情化、家庭化的服务。也正因如此,且在民宿兴起之时,做的人少,新鲜好玩,并把准了城里人和现代人的心动点,所以也就火了,竟然还赚了大钱。

然而,当大家一拥而上去搞民宿,并奔着挣大钱的目的,民宿行业呈现规模化、功利化、宾馆化、大众化发展趋势,且选址、建设、文化、运营等一切行为已然走样、改变初心时,这个行业会在熙熙攘攘中中走向一种什么结局?

民宿已现投资过度迹象

图 / 浙江 · 莫干山


【正文】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显示,近年来,我国整体投资增长缓慢,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然而旅游投资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速。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6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2997亿元,同比增长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1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

在旅游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据主体地位,占比为56.8%。根据国家旅游局的预测,2017年,我国旅游投资将超过1.5万亿元。面对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大量资产雄厚的跨界企业进驻旅游业,纷纷向休闲农庄、特色乡村、乡村精品民宿、低空旅游、智慧旅游、精品酒店、特色旅游小镇、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邮轮游艇、旅游演艺、主题公园等各个细分行业投资。

其中,民宿等新兴旅游领域已出现投资过度的迹象。

民宿已现投资过度迹象

以民宿旅游为例,2017年,民宿受到旅游者、投资者、管理者的热切关注。2017年,民宿、客栈、房车等特色住宿产品(以下统称“民宿”)纷纷走向旅游住宿业舞台的中心,受到旅游者、投资者、管理者的热切关注。

截至2016年底,全国客栈民宿类住宿已有5万多家,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旅游业发达的省份,形成了十个左右的集聚区域。民宿从业者从2012年的不到10万人发展到2016年的90万人。民宿的文化氛围与影响力的扩大,甚至一度引领和创造了新的消费取向,原来的为“一片景,找一张床”在某些地方甚至成了“为一张床、赴一座城”。

民宿已现投资过度迹象

旅游已成为我国投资的热点领域,受到各级政府及投资主体的高度关注,但在我国旅游投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同质化竞争、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开始显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大量资本投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的同时,部分领域、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投资过度的迹象,在线旅游、旅游综合体、民宿、房车营地、特色小镇等新兴领域可能重走“过度投资—过度竞争—恶性竞争—行业受损”的老路。

民宿已现投资过度迹象

民宿是当前旅游投资的热点,莫干山民宿是其中的缩影,莫干山民宿投资出现的问题、政府为解决问题所做的积极探索,为旅游投资提供了典型案例,验证了只有理性看待旅游投资热潮、建立投资规则、明确投资边界、导入投资蓝海,才能避免投资泡沫,促进我国旅游投资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