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把五險一金算在工資裡面?

冰瞳夜冪

我們一說工資是多少,一般都是說實發數,其實工資應該指的是應發數,也就是實發+五險一金的個人負擔部分+稅,這才是你工資的全部。各要的養老金繳納比例略有差別,下面以本地為例子,簡單說明一下:

養老保險費:職工工資基數的27%(其中單位19%、個人8%)。這部分錢,單位負擔的全部進入集體帳戶,個人負擔的部分進入個人帳戶,等你退休了,退休工資核定之後,先支取是個人帳戶裡面的錢,等個人帳戶的錢領完了,再從集體帳戶支取。也就是說,在你退休的大概前十年,你是用自己的錢來養活自己的,那是你原來存在裡面的,只不過不是你自願的,而是國家強制的。如果一個人,沒等到退休,或者剛退休就去世了,個人帳戶的錢做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

醫療保險費:醫療保險裡面包含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員工繳費基數總和的1%,由單位繳費,單位職工不繳費。主要用於女職工生育津貼,如果男職工的妻子沒有生育保險,生孩子的時候可以由男職工所在單位去申請,也可以享受,只是比較低。

這裡面還包括大病醫保,這部分也是由單位承擔,一年是固定的額度,我們這裡是一百多。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職工工資基數的10%(其中單位8%、個人2%)。這部分錢,一部分用來建議醫保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帳戶,劃入比例根據年齡不同有所區分,一般情況是不滿35歲的按用人單位繳費的20%劃入;35歲以上不滿50歲的,按30%劃入;50歲以上的,按40%劃入。舉個栗子:一個職工,40歲,每個月工資5000元,那麼他每個月的醫保費應該繳納500元,其中包括單位繳納的8%為400元,個人繳納的2%為100元,這500元,進入到個人帳戶部分為500*30%=150元。進入到個人帳戶的錢由個人支配,可以看病,也可以買藥,如果去世,可以繼承。

失業保險費:失業保險繳費比例:職工工資基數的1%(其中單位0.7%、個人0.3%)。

工傷保險費:繳費比例按照行業劃分為八類,基本費率分別為0.2%、0.4%、0.7%、0.9%、1.1%、1.3%、1.6%、1.9%。工傷保險費由單位繳費,職工不繳費。沒有個人帳戶,主要用於職工工傷賠付。

公積金:單位和個人各負擔12%,這個各地的比例不同,有一個區間,我們執行的是12%。這部分錢全部進入個人帳戶,可以買房或者維修、裝修,不過維修、裝修提取比較困難。這部分錢也可以繼承。

由上看出,單位負擔的保險費為工資基數總額的42%左右,個人為22%左右,單位負擔部分遠比個人高的多。

再舉個栗子說明一下:如果一個職工,他的應發工資為10000,不說個人所得稅的因素,他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的費用為2200,單位負擔的費用為4200,也就是說,單位養他一個人,要支出的工資費用為142000,而他拿到手的實發工資為7800,看到差別了嗎?

你可能拿到手的實發工資數不算高,但是單位支出的錢可不算低,而且其中有一部分錢,是到你個人帳戶,供個人支配的,所以說,這些錢是應該算到工資裡面去的。


錦瑟的華年

五險一金本身就是我們收入的一部分,計算在工資裡面是很正常的。

再來說一下公司的部分,假如你的工資是6000塊,公司給你支出的工資可不只這麼多,養老20%,醫療10%,公積金12%,再加上失業、工傷,生育,我們按合計3.5%計算,總比例就是45.5%,這意味著公司給你6000塊錢,每月還要繳納2730元,這些實際上是公司為你支出的人工成本。你說這些能不計算到你的工資中去嗎。

看工資總收入和總支出,一定要算上五險一金,保險的重要性不是體現在平時,而是體現在需要的時候,不用的時候沒有你不覺得,用的時候沒有,你發現為時以晚。


HR老槍

很多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拿到收的實際工資總是比“應發工資”少了許多,細看工資條,除了個人所得稅,扣得最多的項目就是“五險一金”。扣了那麼多錢卻沒有拿在手裡,想想真令人生氣。是不是真的如某些答主所說“扣了工資上繳給國家”了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談談關於五險一金的那些事。

先說說什麼是五險一金。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那麼這些保障有什麼用?扣了的工資又去哪裡了呢?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這三種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是由企業與個人共同繳納的。現在看來似乎沒什麼用,但實際上,等你退休了、需要生病住院、面臨失業的時候,它們的作用可就大了。正常繳納養老保險直到退休,退休以後就可以拿到相應的退休金。有的年輕人沒有給自己儲蓄養老錢的習慣,養老保險相當於幫你強制做未來儲蓄。當你生病住院的時候,可以報銷自己實付金額大半的錢,大大減少了家庭的負擔,不至於因為生病而讓一個家庭一夜之間窮困潦倒。住房公積金可以用來買房、交付房租,如果你一直都沒有買房,等到退休的時候可以把這筆錢取出來——而且是比你自己當時繳納金額多的,因為還包括企業幫你繳納的一部分。

總之,五險一金取之於你,將來也會用之於你,只是相當於把收入的一部分換了種形式儲存起來,當然是要算在工資裡啦。


賀嘉

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甚至狼毛最後也回到了羊身上。

公積金,單位交7%,你交7%

養老:單位交20%,你交8%。

醫療:單位交12%,你交2%

失業:單位交2%,你交1%。

工傷生育各0.5%,但不用你交。

我們按實際情況的月薪10000來舉例子。

10000-(800+200+100+700)=8200

再交稅,由於3500起徵,所以所有工資都要先減3500, 8200-3500=4700。 然後就是套用固定公式: 4700x20%-555=385,這385就是你交的個人所得稅。

8200-385=7815 這就是拿到手工資。

別急,沒完,還記得你和單位交的住房公積金嗎? 你交了700,單位交了700,你每三個月可以去提一次,也可以半年,一年提出來。

也就是你實際的月拿到手的錢是7815+1400,你還可以享受醫療,你養老的錢還在你養老金賬戶睡大覺,哦不,是在錢生錢。你年底雙薪或者年終獎。算下來每月會更多。

所以你月薪1萬,完全說成1萬。有些人則說成年薪,這樣會覺得多一些,畢竟年終獎不算在月薪內。

這麼說你是不是好受點?


說白了,這就是企業的套路,人力資源管理的初衷是把人事管理簡單化,但現在的企業HR通常是把這項工作變得複雜、麻煩,感覺好像不拽一點別人聽不懂的套路,就顯不出來自己的本領,顯不出來自己對企業的價值。

把五險一金算到工資裡面的不是大家,是企業HR

通常,你去一家企業面試,談到薪酬的時候,企業HR就會告訴你,我們企業公司有8K,你心理激動的不得了,哇,這麼高的工資,當工資發下來後,才發現,可能工資只有7K或者更少,你去問HR為什麼,HR告訴你,這是扣除社保、提除公積金後的。你是不是立馬不爽,但是你發現企業是合法的,只是玩了文字遊戲,所以說,這本身是企業的套路。

首先說社保,社保的組成是由個人部分和企業部分組成,企業繳納的是大部分,這一部分本身就是企業應該盡的義務,是企業的責任,不交是違法的,所以企業把社保算到工資裡,本身就是為了好招人,顯得自己公司的福利還不錯,最可惡的套路

再說公積金:公積金,是企業給員工的一種福利,國家不強制,但既然是福利,你為何還要算到員工工資中,工資是企業給員工的勞動報酬,算到員工工資中,還算是福利嗎?說難聽點,就是又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職場暴風雨

五險一金,實際上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你個人承擔的那一部分。當然要從你的工資扣除。但是你還沒見過單位承擔的一部分。如果說你個人承擔這一部分是1000元。那麼單位承擔的一部分,至少在2500元到3000元。

所以說有單位的同事,交這個五險一金!雖然從你工資當中扣除的,你個人所承擔的那部分比例。但是單位給你承擔的比例要。大於你的兩倍甚至達到3倍!

因為不管這五險一金裡頭的哪一種。最終的受益人是你本人,不是單位也不是任何人。所以說你自己給自己繳費,從你工資當中扣除也是理所應當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國家法律規定,全社會必須參加五險一金。

這五險一金並不能只靠企業籌集,個人也要承擔個人的部分。

比如養老保險個人部分是8%,醫療部分2%,住房公積金是個人企業,一半一半。

個人怎麼繳納呢?於是國家賦予企業權利的職工代扣代繳。國家對社保公積金管理也是這樣,企業只繳納企業部分是不會收的,必須一起繳納。

而且從社保繳納上來講,社保都是通過銀行代扣代繳,社保每月根據單位的繳費基數自己出數,直接從企業指定的賬戶裡劃賬。

其實不管怎樣,職工繳納的部分也是屬於職工工資的一部分,企業繳納的部分是屬於企業用工成本的一部分。

雖然看起來跟職工發到手的待遇沒有關係,但是當我們享受社保公積金,但有的時候就看出來了。繳得多的待遇高,不繳得都沒有。

沒有扣減應繳部分的應發工資,還有作用就是職工經濟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如果企業要發13個月工資,第十三個月的工資標準,應當是應發工資。

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包含個人承擔的社保公積金部分。

所以,應發工資還是很有必要的。


暖心人社

因為有些人沒有五險一金,並且繳納的比例也不一樣,比如,你三千工資,但是五險一金繳納了5000,我5000工資,但是五險一金只繳納了500,明白嗎?五險一金都是自己的財富,最終都是可以自己享用的


啟個好名兒

第一,五險一金本來就是你的,只是對他的使用時間有限制,不像到手工資,可以隨時使用。

總之,大家把五險一金算在工資裡是正常的,只是看你怎麼理解,如果你認為只有到手的錢才算工資,那算在工資裡也至少有60%的合理成分,如果你認為只要所有權屬於你的錢就都是工資,那就更好理解為什麼要把五險一金算在工資裡了。


海參大咖

大致正確,簡單易懂不過不一定非常準確說法:

可支配收入 約等於 收到手收入

工資 約等於 應發,即到手加上從自己的工資中扣的。

單位人力成本 約等於 應發加上單位繳納的。

大致的比例7:10:14,所以經常看到某企業人均人力成本五十萬,其實刨除高層,普通員工人力成本也就三十萬,再考慮上邊的比例,一年到手也就十五萬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