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中山號”鐵甲列車奮勇之殤!

九一八後在日軍攻佔東三省的過程中,留守黑吉兩地的東北軍官兵在馬占山和李杜馮佔海唐聚五領導下分別進行了激烈的抵抗,給日軍造成相當殺傷。根據日軍紀錄,中國方面的黑龍江省政府,一直到1933年初才撤入蘇聯境內,據日本學者黑羽清隆編著的《日中戰爭十五年》記載:日軍僅32年在東北減員人數為30000人,33年減員人數為42149人。34年為39874人。在近十餘萬次的大小戰鬥中,有東北軍與日本關東軍進行的數次鐵甲列車部隊對決的戰鬥記載,他們的抵抗一度阻止了日軍對錦州的攻擊,並給日軍以重大殺傷。

東北軍“中山號”鐵甲列車奮勇之殤!

日軍鐵蹄過處盡顯荒涼

鐵甲列車作為一種重火力機動裝備,在二戰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尤其以蘇俄裝備的鐵甲列車令西方聞之膽寒,其裝載核武器的導彈列車甚至具有毀滅一箇中等國家的威力。張作霖主政東三省後,致力發展軍事裝備,以蘇俄的裝甲列車為藍本將火車改裝為鐵甲列車,即在火車車皮上加上防護鋼板和沙袋,裝配75毫米左右的火炮,這種鐵甲列車多沿交通線作戰,具有極強的殺傷力和快速的重裝機動能力而頗受青睞。

東北軍“中山號”鐵甲列車奮勇之殤!

以蘇俄鐵甲列車為藍本改裝

1928年東北易幟後,張學良組建了團級編制的東北邊防軍鐵甲車隊,下轄三個大隊,每個大隊下面設有步兵中隊。鐵甲車隊隊部駐在溝幫子,平時用於運送兵員和武器彈藥並執行護路任務。其中參加了錦州防衛戰的大虎山戰鬥的是“中山號”鐵甲車隊。由於“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殘暴驕橫的日軍沿途擊破各地東北軍的節節抗擊,其第二師團主力開始轉向遼西展開攻擊。

東北軍“中山號”鐵甲列車奮勇之殤!

奮起還擊的東北軍重機槍陣地

遼河戰事開始後處於“大虎山東新民屯西之我軍第一道防線”的東北義勇軍部隊先行接敵。當時東北軍的“中山”號裝甲列車恰好停留在白旗堡(今大紅旗市),日軍一列鐵甲列車行駛至白旗堡南方的饒陽河車站,強令停在該站的東北軍“中山號”鐵甲列車撤出車站,“中山號”未予理睬。日軍鐵甲列車隨即向“中山號”開炮射擊,憋了滿腔怒火的東北軍當即以列車裝備的76毫米野炮開火還擊,直接命中日軍打頭的鐵甲列車車頭,日軍指揮官板倉至和駕駛鐵甲車的兩名日本司機被當場炸死。擋住了日軍運送大部隊的列車西進路線。不久日軍調遣另外兩輛鐵甲列車開來增援,並投入飛機助戰,激戰兩小時後中方列車緩緩向打虎山方向撤離,沿途破壞線路和橋樑,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此時東北軍仍牢牢控制著大虎山車站。

東北軍“中山號”鐵甲列車奮勇之殤!

錦州攻防戰駐防士兵

在遼寧文史資料關於“九一八”的專輯中對此戰的記載是 “當日4時,日飛機六架向鐵甲車投彈,鐵甲車炮塔被擊歪旋轉柄頸,並炸翻材料平車兩輛,前後鐵軌都被炸燬”隨後日軍派出騎兵,從兩側包抄東北軍裝甲列車,防止中國軍隊搶修鐵路,試圖將其繳獲。經車上官兵和655團援軍奮力抵抗將日軍逐退。這一列重傷的裝甲列車已經失去作戰能力,但在中國官兵瘋狂的搶修努力下,終於在29日得以擺脫日軍封鎖,沿修復的鐵道拖回盤山車站。 “28日下午6時30分,我鐵甲車在田家墳南修復被毀鐵路,敵見我軍不能移動,即以八門大炮由我左側集中射擊,並有大批騎兵突進包圍。我鐵甲車槍炮發射過多,機件已失效力。敵接近時,我官兵及掩護隊奮勇肉搏,酣戰多時,約10時左右我援軍趕到,一面禦敵一面掩護工作。29日早3時,將甲車掛回盤山車站”,日軍當日上午再次飛來盤山車站轟炸,負傷的東北軍裝甲列車向溝幫子方向退卻,退守胡家窩棚。

東北軍“中山號”鐵甲列車奮勇之殤!

狗皮帽子是東北軍的標誌

遭遇到義勇軍和鐵甲列車的頑強阻擊後,遭到重創的日軍退回新民屯,關東軍被迫暫時中止了進攻錦州的計劃。東北軍取得第一次反擊戰勝利。之後日軍再次進攻錦州,東北軍的鐵甲列車部隊在義勇軍的配合下與日寇第二師團曾再次發生連續的戰鬥,但由於裝甲列車行動軌道固定,對空火力不足,狡猾的日軍依靠飛機轟炸逼退中國裝甲列車。

東北軍“中山號”鐵甲列車奮勇之殤!

全副武裝的裝甲列車

到1932年1月2日,在大淩河橋西防守的鐵甲車中隊曾經有一輛因為被日軍飛機轟炸,機車損壞不能行動而被俘。之後東北軍鐵甲車隊陸續撤入關內。鐵甲車隊司令部駐在北平,對外稱國民革命軍北平綏靖公署鐵甲車隊,1933年3月熱河抗戰失敗後,張學良通電下野,曹曜章率鐵甲車隊留在北平,1935年華北事變時曾與日軍爆發過戰鬥。西安事變後東北軍鐵甲列車被國民黨中央勢力收編。之後國軍在臺兒莊戰役,平漢線,豫東戰役都有過使用鐵甲列車的參戰記錄,取得不錯的戰果,後由於失去制空權加上鐵路多被破壞,更多作是為高級指揮機構的移動指揮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