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剪辫子轰动世界——悲情溥仪

《我的前半生》这本书名看上去很普通的书,是一位皇帝亲自撰写的自传。它是溥仪在解放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期间写成的。当时为促进战犯改造,所有战犯都被要求书面检讨自己的前半生忏悔自己的罪行,《我的前半生》由此而来。

在该书出版后,毛泽东批评此书时说“书中检讨的部分太多”,“把自己说得太坏”。但是,透过该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瞥见,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一位末代皇帝被动地接受现实摆布的一幕幕活剧。

亲剪辫子轰动世界——悲情溥仪

溥仪退位后,清朝的遗老们时刻想着复辟,可以说从1912年颁布《退位诏书》一直张勋到1932年“满洲国”成立,没有一天停止过。他们不断地把复辟的希望寄托在新兴起的军阀身上。

1916年,经历称帝后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忧愤成疾,于6月6日病逝。安徽督军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开始实施蓄谋已久的清室复辟计划。1917年6月,他亲率5000“辫子军”进京,与清朝遗老们商议复辟大计。计定之后,溥仪的三位师父陈宝琛、梁鼎芬、朱益藩出面,力劝溥仪登基。年少的溥仪意外获知,自己又要当皇帝了。

7月1日凌晨,12岁的溥仪在养心殿召见了张勋,讲了几句师傅早就交代好的话,最后表态:“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随后,清朝遗老们跪拜在地,高呼万岁。复辟仪式正式举行。

当天,各大报馆都出了复辟消息的号外,到处可以听到报贩叫卖“宣统上谕”的声音:“六个子儿买古董咧!这玩意儿过不了几天就变古董,六个大铜子儿买件古董可不贵咧!”

应对复辟,民国政府成立讨逆军。为了迫使溥仪退位,讨逆军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空袭,向紫禁城里投下了三枚炸弹,虽然没有造成大的伤亡损失,但是恐吓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亲剪辫子轰动世界——悲情溥仪

1917年7月12日,复辟仅仅11天的溥仪再次宣布退位,一场复辟丑剧就这样匆匆收场了。受了些惊吓的溥仪,仍然被困在紫禁城里,当着他的关门皇帝。

溥仪14岁时开始学习英文,老师是英国人庄士敦。庄士敦不仅教溥仪英文,更注重德行方面的教育,要把溥仪培养成一个具有英国绅士风度,有理想、有作为、有科学知识的青年皇帝。他给溥仪带来最新的《欧洲画报》,上面都是反映欧洲社会生活的图片,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照片,让溥仪了解西方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接触并崇尚西方生活方式的溥仪,感到自己身边的一切都是落后的。在庄士敦的影响下,他穿西装、戴眼镜、安电话、打网球、骑自行车,甚至为了骑车方便,叫人把几百年间没人敢动的祖宗留下的门槛锯掉。他的每一次举动都在宫里掀起轩然大波,其中最为轰动的当属剪辫子。

进宫后,庄士敦经常同溥仪谈论中国人脑后的辫子,他告诉溥仪,中国人的辫子是非常难看的,是一种落后生活习俗的象征,宫外已经没有人留辫子了,西方人把中国人脑后的辫子讥讽为“猪尾巴”。

庄士敦的这些话对溥仪影响非常大,他甚至动了剪辫子的念头。但是,此事遭到各方面的强烈反对。大清皇帝怎么能没有辫子?大臣们苦苦劝谏,太妃们更是百般阻拦。溥仪命人取来剪子,又命剃头太监剪掉他的辫子,吓得剃头太监面无血色,跪在地上哀求。太监吓得这个样子把溥仪气坏了,他自己拿起剪刀,亲手把辫子剪了。

政局的动荡,使年少的溥仪无法再维持悠哉的生活。两年后,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

亲剪辫子轰动世界——悲情溥仪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决定修改《清室优待条件》,驱逐溥仪出宫。他令京畿警卫司令鹿钟麟及警察总监张璧去执行这一任务。

11月5日,鹿钟麟、张璧率40名军警直奔神武门,收缴了清室守卫警察的枪械后,进入内宫与内务府大臣绍英交涉。当时皇宫内尚有3000名警卫军,鹿钟麟担心拖延时间可能会突生变故,心生一计,把预先藏在怀里的两颗空心炸弹掏出,往桌子上一撂,面孔一沉,说道:“时限已到!”此招一出,绍英吓得浑身直颤,忙说:“请再宽容时间,好使入告。”鹿对左右说:“吩咐外边暂勿动手,这里还有话说。”绍英误以为外面已有重兵包围,难以逃躲,便回去禀告溥仪。据溥仪回忆,当时军警还欺骗他们说军队已经在景山上架设大炮,逾期不出宫就进行轰炸。溥仪被迫同意迁出皇宫,暂去其生父醇亲王的府邸栖身。

当日下午4时10分,溥仪及其后妃、亲属等乘车离开故宫。护送溥仪到达醇王府时,鹿钟麟握着溥仪的手问:“溥仪,今后你还称皇帝,还是以平民自居呢?”溥仪回答:“我已接受修正后的清室优待条件,当然废去帝号,愿意做一个中华民国平民。”溥仪的话绝不是真心的。

事后不久,溥仪出逃天津,去到东北。1932年9月,他在日本的扶植下于长春宣布成立“满洲国”,年号“大同”,成为日军控制下的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第三次退位,外逃时被俘。经历新中国的改造,溥仪由万人之上的真龙天子变成靠双手吃饭的普通百姓,1967年病逝于北京,享年62岁。

溥仪这一生时刻处在无奈的命运之中。三岁时本该是在亲人的温暖怀抱里,却被送到宫廷里去当皇帝;挣扎着要跳下宝座,却被死死摁住;在皇宫里困了半辈子,当着皇帝却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没有天伦之乐,没有夫妻之喜。每位皇帝都曾经主宰过一个时代,而溥仪一辈子都在被时代主宰—也许这正是他人生的最好注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