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小武(李現森)

我和小武很有緣,不僅是同鄉,還睡上下鋪。

在新兵連裡,小武和我鋪挨鋪,緊急集合時就曾穿錯過褲子。他吊著褲腳我綰著腿,出盡了洋相。下連隊後,我倆被分到了一個班。

他給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長的有點急——大腦袋,寬額頭,細眯眼,厚嘴唇,窄下巴,頭髮稀黃還有點兒禿頂,活似電影《烈火金剛》裡的小李莊警備隊長刁世貴,整天一副睡不醒的樣子。我倆關係不錯,我管他叫“刁隊長”。

我們連是戰鬥連,個個身手敏捷,以連隊的整體水平而言,小武的軍事訓練充其量算是一般。他唯一拿得出手的,是字寫得好,經常幫連隊出個板報、抄個材料啥的。以至於大家都覺得,要不是因為有大劉,小武恐怕就是連隊的文書了。

雖然小武沒有成為連隊的文書,但他很幸運地當了班長。後來還提了幹,當了我的排長。這是後話。

“大兵”小武(李現森)

有道是“新兵下連,老兵過年”。剛下連隊那會兒,我們這些新兵蛋子都想得到老兵們的肯定,幾乎是一睜開眼,就去搶掃帚。一旦被別人搶了先,就又慌著拿鐵鍬,實在沒有勞動工具的,要麼到炊事班幫廚,要麼幫老兵打洗臉水、擠牙膏,簡直把老兵們當成了“關二爺”,可謂畢恭畢敬。

老兵們也自然喜歡這種當“大爺”的感覺,還不時地吹噓一下他們當新兵時的樣子。連長知道了,就在會上強調,新兵老兵都是兵,大家要把心思放在訓練上,別淨搞那些沒用的面子活。軍事訓練要是跟不上,幹啥都白搭。

不過說歸說,我們依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尤其是到了週末,有人擔心起床後搶不到工具,頭天晚上就把掃帚藏到床鋪底下。六班的小白,更是把打掃連隊豬圈的活全都承包了。為此,連長沒少在連務會上表揚他。

連長的話就是風向標。他雖在會上說過不準新兵替老兵提水掃地之類的話,但連隊文書還是把小白的事蹟寫在了牆報上。明眼人一看都清楚,這肯定是經過連長同意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們都忙著“表現”自己,唯獨小武似乎對這些漠不關心,甚至有點兒煢煢孑立。

對他的無動於衷,連平時不大愛說話的班長,都不止一次地在我們跟前說他“迷糊蛋”、“不合群”,還讓我私下裡給他提個醒。

我也覺得小武怪兮兮的,不怎麼搭理他。見班長說了,我就把棒槌當成了針,捎話給小武。誰知,小武聽了卻嘿嘿一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我問他啥意思,他說你慢慢就知道了。看到小武簡直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巴”,我就懶得再勸他。

一晃,我們這些新兵蛋也熬成了老兵。我和小白都當上了班副,而小武還是老樣子,不論是單雙槓,還是五公里越野,不是墊底就是剛及格,整日裡迷迷瞪瞪的。

也就在我們幾乎啥事都把小武“忽略不計”時,小武卻讓全連人對他刮目相看了。年底,連隊的排長職位空缺,營裡決定在我們幾個班長中間,選拔一個代理排長。

消息傳出,我們個個都覺得自己是最合適的人選。然而結果出來,讓我們大跌眼鏡——小武竟名列榜首!聽說還是營長親自提的名。

當時,好多人不服氣,覺得憑小武的軍事素質,根本輪不到他做代理排長。因是營長提的名,沒人敢提意見罷了。對於小武是咋當上代理排長的?起初,我和其他人一樣,也感到很納悶,甚至懷疑是小武悄悄給營長送禮了。說實在的,如果他不是我老鄉,我也不會支持他。直到小武提幹後,在一次聊天中我才知道了其中緣由。

小武給我說,那是一個週末,營長的家屬來隊,需到車站去接一下。不巧教導員休假了,副營長到機關辦事沒回來。正在營部裡幫出黑板報的小武,見營長心急火燎的樣子,就主動給營長說,讓他去接嫂子,自個在營部聽著電話。

事也湊巧,營長前腳剛離開,機關的電話跟著就打了過來,說是旅長要到營裡搞緊急集合,已經出發在路上。

那時還沒有BB機,更沒有手機,眼看著給營長、教導員請示來不及了。這可咋辦?好在小武的腦瓜子轉的快,他馬上給距離鎮上最近的汽車連老鄉打電話,託他到車站找營長。隨後,直接給各連隊下了緊急通知,一分鐘也沒耽誤。

在工作組到達前,營長趕回來了,各連隊也提前做好了準備。哨子一響,全營齊裝滿員。旅長很滿意,營隊也受到表揚。之後,小武就成了營長眼裡的“好苗子”。

這件事,營長沒提過,小武也沒說,我們都不知道。要不是小武親口給我講的,打死我都不信,蔫兒巴幾的他反應竟這麼快。

“大兵”小武(李現森)

有人說,機會是長著翅膀的鳥,若抓不住,它就會飛之遙遙。的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是缺少機會,而是當機會來臨時卻沒有做好準備。

如果說小武當班長是湊巧的話,那麼他被提幹則絕對是早有準備的。多年過去了,我至今都還是這樣認為的。

當兵的第五個年頭,旅裡給我們每個發射營一個士兵提幹的指標,要求優中選優。對照條件,營裡推薦了我和小武等幾人作為候選人。

起初,我們都很自信,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特別是在專業理論、“軍事五項”等考核中,幾乎不分伯仲,個個暗中卯足了勁,甚至還有人到機關去跑關係找路子。

小武仍是老樣子,不慌不忙。見他這般模樣,儘管我倆是競爭對手,但我都替他著急:“唉,要不咱也去機關裡找找人吧?”小武嗤之以鼻:“要找你自個去找吧,我才不整這玩意。”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個人信息一經公示,我們都傻了眼:這幾年,他不僅一聲不響地讀完了自考大專,還讀了函授本科,又在報紙上發表了不少文章,直接比我們高出許多分值!

在參加提幹培訓的那天,小武特意送我一個筆記本,扉頁上寫著“絕交流俗因耽懶,出賣文章為買書”。他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揣摩著這句話,對於之前老鄉們聚會吹牛聊天,小武總找藉口不參加的事兒,我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答案,原來他是惜時如金呀!

重新審視小武,我打心眼裡佩服他。很多事情,我們明明知道其中的道理,卻沒有做到。就我個人而言,雖說工作也很努力,但和小武相比,徒有虛名,乾的多是花拳繡腿的活,屬於小聰明。小武看似不聲不響,實則大智慧。

“大兵”小武(李現森)

前不久,我和解甲歸田的小武又聊起過去,小武說在連隊裡只有素質過硬的人,才可能有更多機會。而他軍事素質一般,在當時想出人頭地,的確是件很難的事,所以他才另闢蹊徑,走上了寫作的路。

小武是聰明的,他很清楚自己的長、短板,也知道“水路不通改走旱路”的道理。而我們很多人,則看不到這一點,總是一條道走到黑,以至於把勁兒使偏了,從而與機會失之交臂。

“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小武說的沒錯,人生就是這樣,每個人的路都不同,只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才能順利抵達成功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