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2,今年7.1,美國版《熔爐》遭遇滑鐵盧?

自殺,是一個人生命的自我終結。

近年來,有關自殺的新聞屢屢傳出,我們唏噓的同時,追問最多的問題就是原因。

到底是什麼,讓一個人絕望到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時候的回答可能是抑鬱症或是壓力,而很少再去深挖他抑鬱和壓力的來源。

《十三個原因》第二季

去年8.2,今年7.1,美國版《熔爐》遭遇滑鐵盧?

這部劇講述的就是有關自殺的故事,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什麼名人,而是一個普通的花季少女。

第一季十三集,收穫了豆瓣8.2的高分。此次第二季迴歸,豆瓣評分僅7.1分。同系列的續作,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去年8.2,今年7.1,美國版《熔爐》遭遇滑鐵盧?

去年8.2,今年7.1,美國版《熔爐》遭遇滑鐵盧?

第二季上映,繼續將鏡頭對準校園欺凌等敏感問題,但是側重的角度從女主漢娜“自殺的原因”向“自殺的影響”過渡。

如果懸念設置的不妙,觀眾就很難買賬,這部劇的問題就在於此。

在第一季中,漢娜自殺前錄製好了磁帶,用聲音記錄下了她自殺的十三個原因,以及和她自殺有關聯的人物。

這樣的設定地非常巧妙,觀眾非常好奇磁帶上的十三個人分別是誰,又分別對她做了什麼。

去年8.2,今年7.1,美國版《熔爐》遭遇滑鐵盧?

跟隨著女主好朋友克雷的腳步,我們慢慢撥開迷霧,看到漢娜自殺的真相。

就像是看兇殺案,人們看過屍體後都想知道背後的罪魁禍首究竟為何人,兇手又是怎樣一步步的將死者推向死亡的邊緣的。

在第二季中,懸念感似乎就不再那麼強烈。圍繞著“布萊斯最終是否被繩之以法”展開,影響論似乎不那麼吸引眼球。

去年8.2,今年7.1,美國版《熔爐》遭遇滑鐵盧?

在第一季中充當指路人角色的克雷,在本季中一直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裡。

與漢娜的幽靈對話,情感完全壓過了懸疑,主線不再那麼清晰。

第一季將漢娜自殺的原因聚焦抑鬱、欺凌、侵犯,將人性的醜惡血淋淋地展現在觀眾的眼前。

這是很有現實意義的,甚至可以反射出我們身邊存在的現象。

去年8.2,今年7.1,美國版《熔爐》遭遇滑鐵盧?

第二季延續了漢娜的自殺案,不再有錄音帶,而是一些角色的作證片段。

而且這一季進入了全新的故事線,是上一季故事的延續,不看第一季也能看懂情節。

漢娜自殺的一些新原因也讓人似曾相識,不大能帶來新鮮感,這就讓觀眾在看第二季的同時,有一種在看故事番外瞭解案情進展的感覺。

沉浸在過去中,一味的去懷舊,是這部劇評分下降最致命的原因所在。

去年8.2,今年7.1,美國版《熔爐》遭遇滑鐵盧?

第二季的主題加入“對體制的反思”這樣的新元素,但似乎有點模糊人的視線。

強姦犯布萊斯,因為有權有勢所以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這樣的論述似乎有點偏頗,會將觀眾帶入不滿上層階級卻無力反駁的黑色泥潭中。

去年8.2,今年7.1,美國版《熔爐》遭遇滑鐵盧?

在第一部劇中,我們跟隨克雷的腳步找到了漢娜自殺的十三個原因。我們獲得反思,在現實中我們就可以採取行動。

比如善待身邊人、關注身邊人的心情變化來避免朋友自殺的發生,但是第二季卻讓觀眾感覺自己是一個旁觀者,任憑怎麼吶喊也沒有回聲。

看這部劇的觀眾,一定想從故事裡得到反思,而不是那種我很憤怒、很痛苦,但是我卻無能為力的無力感。

觀眾的參與感,也許才是第二部劇與第一部的差距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