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

令人对博物馆充满了无限遐想

不知您现在对博物馆有哪些印象?

是否认为它只是一个收藏古董的地方

如果是的话,天知道你错过了多少“博”物馆

1

不收藏古董的新型博物馆

「布料图书馆」

虽然这里以图书馆为名

却没有一本藏书

取而代之的是约1800款布料

布料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材料的供应点

还是一个能共同创作、研发的布料的地方

▼ 布料陈列区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设计师展板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研讨区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设计师作品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通过材料工艺的变化

让原本“单一功能”的物品

变得适应季节、区域等变化

拥有多种用途,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融设计图书馆」

一个能用油纸做出椅子的神奇图书馆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中国传统材料图书馆

通过对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

整理出不同的材料种类

以“书”的形式在图书馆向设计师公开

设计师们则会从材料出发做最合适的设计

▼ 融设计图书馆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材料的分类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解构油纸伞工艺做出的纸椅“飘”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设计师的作品展示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材料被设计创造

对于手艺,对于设计,对于生活的创造

材料不应该成为局限性

「北京声音博物馆」

在一个小房间里

按下播放键

夏天的蝉鸣

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

一瞬间都充斥在耳朵里

是否会让你想起某个熟悉的场景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

秦思源想将这些声音记录下来

于是就有了北京史家声音博物馆

▼ 史家胡同博物馆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秦思源在记录声音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秦思源收集的鸽哨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这些声音

唤醒了城市、热闹了城市

但它会渐渐变小、变淡

最后甚至消失不见

记住这些声音,不如从现在开始

2

收藏古董的博物馆

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产品定位精准」

文创产品居然是一颗种子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它是2013年苏州博物馆推出的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种子”

每次上架不到两个月就被抢空

▼ 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种子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近几年苏博的文创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他们在策划和设计产品时

将受众定位于年轻群体

吃货属性暴露的苏博

在04年推出了抹茶味曲奇饼干

它的灵感来自于镇馆之宝秘色瓷莲花碗

▼ 抹茶味曲奇饼干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苏博果然是个精致的博物馆

2016年联合聚划算

举办了一场跨界“时尚秀”

推出了24款苏州博物馆元素定制款服饰

72小时内引发6万多文艺青年热抢

▼ 苏博和聚划算合作的“型走的历史”时装秀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跨界走秀算什么

苏博在精致的路上根本停不下来

缂丝是苏州的传统工艺

被称为“织中之圣”

苏博将其与《沈周花卉册页》相结合

设计成双肩包、手提包、等实用物品

▼“ 沈周玉兰缂丝”系列双肩包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在产品定位上

故宫博物馆也做得不错

开设了“故宫天猫”

售卖价格相对更高的精品

强调品质感和文化内涵

▼ 故宫天猫文创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产品定位清晰

这只是故宫文创成功的一个因素

另一个因素是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宣传手段的创新」

故宫双微宣传走的是“软萌贱”风格

迎合大众偏好,传播故宫文化

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创产品

改变了故宫严肃的形象

▼ “奉旨旅行行李牌”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觉得帝王太严肃,也能卖萌给你看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不管苏博还是故宫的文创如何发展

对文创的开发需把握度,要有理有据

需保持“文化敬畏”,不可戏说

3

非遗展示馆——动态展示的典雅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生活场景

是广东非遗产保护中心展览厅建馆的初心

整个空间透露出岭南人家的温馨

广式红木家具与粤绣绣架错落摆放

以广州珐琅为底座的广式红木宫灯

营造出极具广东特色的家居氛围

非遗展示馆发挥着文化客厅的重要作用

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

直接认识、欣赏体验的场所

▼ 展厅整体采用曲径通幽的设计理念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民俗区,日历墙上写着时光的故事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 绣娘正在穿针引线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非遗博物馆存在目的

是着眼于传统工艺的振兴

希望每个城市的文化客厅

都能让人看见多元多彩的手工艺生活之美

博物馆文创,怎么玩?

物之于人是启发,人之于物是相知。博物馆连接着人和物,还有过去的种种羁绊,它不是冰冷的存在。

而真正的文创需要透过产品看本质—文化,文创产品的研发也需要从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文化为出发点,赋予其特色和深层次的历史及文化意义。因而不同类型的博物馆需要怎么创新和发展,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文章及部分图片源于《中华手工》12期专题:博物馆文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