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綠洲沃野唱歡歌——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紀實

□ 朱章永 王學良

這裡,到處是誘人的綠色。

這裡,滿眼是希望的田野。

一道道防滲渠縱橫相連,一條條水泥路平坦相通,一行行防護林樹木蔥蘢,一片片農作物生機盎然,構成了一幅幅新農村的美麗畫卷。

走進衡南縣各鄉村,隨處可以感受到農業綜合開發大投入、大發展、大跨越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衡陽」綠洲沃野唱歡歌——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紀實

  隨著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衡南縣迎來了新一次的發展機遇。為此,該縣因勢利導,加大對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宣傳引導,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辦更是勇挑重擔,壓實責任,他們以農業綜合開發為主抓手,以精準扶貧為主戰場,促使全縣上下形成了“謀開發、議開發、爭開發、幹開發、愛開發”的喜人局面。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與脫貧攻堅無縫對接,全縣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繪就了一幅機制活、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優美畫卷。

綜合開發,築牢農業生產基礎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像一道陽光,點亮了我們的生活,刷新了我們的觀念,照亮了我們的未來。”衡南縣相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的很多群眾說,是項目,給他們帶來增收的喜悅;是項目,使他們看到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曙光。

「衡陽」綠洲沃野唱歡歌——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紀實

  據瞭解,衡南縣相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涉及相市鄉的直壁、虎塘村,茶市鎮的茶市、石子、賀新村,花橋鎮的龍皮村,泉湖鎮的七塘、紅湖村。該年度項目總投資1966萬元(含自籌資金80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1.26萬畝。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農開辦的精心指導下,該項目工程於2017年9月開工建設,2018年4月全面竣工。項目建成後,項目區面貌改觀、設施改善,助推了新農村建設步伐和現代農業發展,為鞏固發展該縣G322線、S316線“稻-稻-油”優勢產業帶作出了積極貢獻。農民高興稱之為“富民工程”,稱讚農業開發工作是確確實實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農業開發工作者是黨在農村的代言人、貼心人。

  “農業開發真好,給我們村帶來了巨大發展……”直璧村村主任羅開雲感慨道,“縣農開辦對老水渠修建1100米,清淤疏通渠道3000米,全村受益農田面積由原來的300畝增加到1000畝,做到了旱勞保收。原來這條水渠經常堵塞,屬於茶市鎮下游,一下雨就排不出去,兩邊稻田就全部淹沒,夏季又不能儲水,現在農開辦把我們村納入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後,不僅水渠排水暢通了,機耕路也修好了,環境也美了,還為以後村裡旅遊打下堅實基礎。”

  與直璧村一樣,得益於農業綜合開發的還有不少村莊,花橋鎮龍皮村便是其中之一。據悉,花橋鎮龍皮村的龍溪河位於龍溪橋水庫下游,水庫流水常年四季不斷,河內淤泥堆積成山,河水基本漫田而過,導致龍皮村沿河近3000畝農田頻遭水患,當地老百姓總是望河興嘆。去年,縣農開辦自上而下規劃建設了一條長1公里、寬8至12米的石砌排灌渠,徹底解決了水患頻發難題,受益農民逢人就說“農開工程是真正的為民工程”。

「衡陽」綠洲沃野唱歡歌——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紀實

  “這條水渠修建好後,我們村不再漲大水了,現在環境好多了,碼頭建得好還可以容納很多人洗衣服,我們這個村比較偏僻,一到晚上就漆黑,村民只好呆在家裡不敢出去,現在縣農開辦在村道安裝了太陽能照明殺蟲一體燈,不僅可殺害稻田飛蛾蟲,還能照亮村組道路,方便村民晚上出行,真是為我們老百姓著想……”這是龍皮村村民文定組的一番感慨。

  而這一切變化,源於衡南縣農開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大力推動。近年來,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項目區地利條件好了,幹部及時引導廣大農戶調整產業結構,並從多方面提供服務,力促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順利穩步推進。

「衡陽」綠洲沃野唱歡歌——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紀實

  這一系列有效的農業綜合開發舉措,使該縣農業生產基礎得到了進一步夯實,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效益顯著。

  農田基礎設施得到改善,項目區農田可實現旱澇保收。2017年度高標項目區茶市片的茶市、石子、賀新和相市鄉的直壁、虎塘等村,山高水急,無河少塘,屬於衡邵乾旱死角,開發前,山間的農田“遇雨就淹、逢旱則幹”。去年,針對這種“靠地種糧,靠天吃飯”的地形條件,該縣農開辦實施了高成本的“抗旱治水之路”。首先對規劃實施的兩處壠口近3公里河道進行全線測量,全線清淤到位,河道兩側全程石塊護砌。再則是採用斜坡築堤,分級設堰,既解決了水患難題,又提高了蓄水保水能力,為茶市鎮和相市鄉新造了2條“長龍蓄水池”。項目區農機化耕作便利。開發前,受丘陵高低起伏地形條件制約,項目區農田耕作大多停留於肩挑腳運的半原始階段,雖然一些地方開始試用農機收割,但農機出入不便,收穫的稻穀還是靠人力搬運。基於項目區這種半封閉的落後狀況,縣農開辦把“路”的問題,當作丘陵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課題認真規劃實施。按照“能修路的多修路,農民願意修路的就規劃修路”的原則,因地制宜大幅增加機耕路的數量和長度,儘量向村莊屋場延伸,與公路連接,做到了開發的每個壠口至少設置一條高標準機耕路,且在較大型排渠邊都配套設置了高標準機耕路,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農民出行、農產品運輸及農機化作業。項目建成後,更加有利於機械化耕作,合作社、種糧大戶爭著到農開項目區承包農田,土地流轉金較開發前平均每畝增加200元以上。

「衡陽」綠洲沃野唱歡歌——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紀實

  助力泉湖美麗鄉村建設。在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項目的助力下,泉湖鎮被縣委、縣政府確定為“農耕文化特色小鎮”。2017年,縣農開辦再以衡南縣泉湖農技農機合作社名義成功申報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項目,投資186萬元在紅湖至七塘片,再硬化美化區內骨幹塘壩6口,新建“路帶渠”河道風光帶500米,與2014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的2.6公里“核心走廊”連為一體,為建設泉湖美麗鄉村添磚加瓦。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帶動下,先後整合其他涉農部門項目資金300萬元對項目區100多戶農民房屋進行了穿衣戴帽,硬化機耕道2公里。如今,泉湖鎮紅湖至七塘村的路渠設施改善,生態環境改觀,鄉村更加美麗,旅遊產業更加興旺。

扶貧攻堅,精準鋪設致富之路

  “真沒想到,農開辦扶貧工作隊來我村之後,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福音,不僅農業生產條件發生了巨大改變,農業產業也有了大發展,現在我們也跟著一起受益,真是太開心了……”這是該縣泉溪鎮三圓村村民伍大叔的一番感慨,確是道出了精準扶貧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實惠。

  據悉,泉溪鎮三圓村位於泉溪鎮東北方向,由原乾子塘村、知明村、殷老龍村合併而成,距泉溪鎮6公里。全村轄33個村民小組,998戶,3880人,全村現有低保戶34戶72人,其中兜底戶5戶12人;五保戶25戶25人;殘疾人39人。2017年,在縣農開辦的大力支持下,三圓村脫貧攻堅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已順利脫貧摘帽。

  “靶向投入,精準開發,把每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在接受採訪時,該縣農開辦主任羅濱峰對農業綜合開發作了這樣的解讀。他認為,“輸血不如造血,改善基礎設施帶動產業發展是脫貧致富最有效的途徑”。為此,在扶貧工作中,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服從和服務於脫貧攻堅工作大局,將農開項目向貧困村傾斜,把發展產業作為重點工程來抓,形成了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扶貧理念。

「衡陽」綠洲沃野唱歡歌——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紀實

  去年來,該縣農開辦充分發揮後盾單位的作用,在人力、物力、財力上予以大力支持。派駐工作隊常駐三圓村開展工作。縣農開辦主任、黨組書記羅濱峰作為扶貧工作指導員,堅持每週1次進村入戶指導精準扶貧工作,工作隊長陸魁格、隊員王學良堅持做到每月住村20天以上。派出14名機關幹部與該村47戶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堅持每月進村開展“六個一”活動1-2次。經常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通過開展“三八”婦女節、“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和傳統節日慰問活動,為全村貧困戶送去慰問金及物質3萬餘元。通過縣農開辦多方籌措資金,共投資120萬元建成村級服務中心;投資60萬元硬化通組道路2公里;投資100萬元新建田間渠道1公里,骨幹塘壩12口,清淤4口;投資5萬元完成4公里村組道路綠化。光伏發電、光纖通訊、電力改造等工程正在實施之中。通過項目實施,全村16口塘壩改建後增加租金收入5.6萬元,填補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空白。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面向未來,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將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主線,進一步創新機制,加強管理,不斷提升農業綜合開發水平和效益。

「衡陽」綠洲沃野唱歡歌——衡南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