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和田籽料

俄料:

俄羅斯玉俗稱“俄料”產於貝加爾湖地區。與新疆和田玉同屬典型的軟玉,主要礦物成分是透閃石,所以兩者很像。只是新疆和田玉的透閃石含量約99%,而俄料為95%。雖然兩者在礦物成分上相似,但在礦物形態,結構上

還是有很大差異。

俄灰皮料:

俄灰皮料,這幾年來非常流行,也是最容易吃藥上當的一類。灰皮料的外表有層石灰皮的皮殼,成層理狀結構,內部多為青白或白色,肉質結構細。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俄灰皮料

俄黑皮料

這是一種非常細膩的料子,它的結構,細度與新疆和田籽料很接近。結構特徵介於雲朵狀和纖維狀之間。白度濃郁,完全沒有俄料瓷白,發死的感覺,油性相當的好。2012年河南一大戶,一公斤19萬購的一部分料。經過高仿籽投入市場後,讓此大戶大賺一筆。如果有玉友碰到此種料,價格合適的話,不要認為是俄料就排斥。此料還是值得收藏的。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俄黑皮料

俄白皮料

白皮料是在酸性環境中形成的,白皮料的結構,細度,潤度都不錯。上品的甚至比和田籽料還要好。下面的關公就是白皮料(皮色是人工做的)如果去了皮後,濤子也不敢保證能分辨的出。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俄料,人工染色做假皮

新坑俄料

此種料子白度非常好,結構為典型的雲朵狀,另外常常夾雜著水泡狀結構,總之比較明顯的疏鬆。此種料結構小的地方會顯得白度濃,結構大的地方顯得比較水。這種料的價格低於和田籽料較多,但是高於青海料。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肉質結構鬆散

俄糖料

俄糖料,糖色的地方類似我們吃的巧克力,發醬。有很多用來冒充和田料,甚至有人用糖色的地方做皮,冒充籽料。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俄糖

青海料

產自崑崙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與新疆和田玉在一個成礦帶上。產狀以山料礦為主。青海料在白度不夠的情況下不會泛青,只會泛灰。行裡稱為稀飯白。青海料水線比例較大,但是也分新坑老坑。老坑例如野牛溝產出的玉料,在白度,細度,水線佔比都很不錯,不過目前已經絕礦,市場料不多。青海白玉還是給人一種清的感覺,水頭足。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新坑料

是質地較差青海料的統稱。水線多,帶白色的石灰漿點或腦花。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新坑料

青海帶翠

是青海料的一特殊品種。白玉帶翠,白的地方越白,翠的地方越翠,其價格越高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青海料白玉帶翠,適合俏色巧雕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青海翠

青海煙青

也是青海料的一特殊品種,很多人用來冒充和田青花。一般水頭比較足,打光發紫。下面的手鐲煙青的比較均勻,所以顯得不太透。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青海煙青手鐲

韓料

韓料產於朝鮮與韓國的搭界處,屬於韓國境內,因此叫韓料。在當地叫叫春川玉。在其本國並不看好,由於能出和田玉證書,在國內有了市場。在商場各大玉店所售的金鑲和田玉,很大一部分是鑲的韓料。大多數韓料,顏色青黃,打燈粥狀結構明顯。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韓料小佛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打燈,內部粥狀結構。如上圖

韓料也有白度不錯的白玉,它與俄料新坑的白玉都有粥狀結構。那怎樣分辨呢?俄料的粥狀結構,邊緣獨立,而韓料的粥狀結構,邊緣模糊粘連狀。

一般韓料的密度比俄料偏低,吃刀。從光澤感看,屬於蠟質光感。

下面個上個蠟燭,大家看下光澤感體會下。

韓料也有白度不錯的白玉,它與俄料新坑的白玉都有粥狀結構。那怎樣分辨呢?俄料的粥狀結構,邊緣獨立,而韓料的粥狀結構,邊緣模糊粘連狀。

一般韓料的密度比俄料偏低,吃刀。從光澤感看,屬於蠟質光感。

下面個上個蠟燭,大家看下光澤感體會下。

和田玉開採越來越難了,為啥市場的和田玉反而不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