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手機用戶56611285598

首先小小的糾正一下,應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對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是《金剛經》的精髓之一。因此,我們先對《金剛經》進行了解。



《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中大乘佛法的經典,屬於《大般若經》中的第九會。一般所說的《金剛經》是由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由三論、天台、華嚴、法相、禪、真言等各宗加以拓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大意為不論處於何處、何境,心皆能沒有所執著,而自然起,才能隨時應運自在,掌控大局,同時也能悟的真理。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關鍵在於“住”與“心”,“住”其意:人對世俗、物質的留戀程度,“心”指對佛理禪意的領悟。

這是我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理解,通過通俗易懂的手法描寫出來,而並未從禪語的角度去深度的剖析,也希望有深度的朋友一起來探討。

我是內蒙古小寇,歡迎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內蒙古小寇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心中心,蕅益大師說=“金剛般若大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足以蔽之"。也就是說,這句話可以包話本經的全部金剛般若玄義,大師又說:生心無住非二,"唯無住故生心”。經雲:"應生無所住心",“應如是生清淨心",故知所生的心,即是清淨無住的心。世尊成道時所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就直指眾生的本心與十方如來的妙明真心無二無別。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眾生又在昏昧顛倒之中,那就是世尊當時緊接著說的"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只因眾生執人(人我執)執法(法我執)著一切相,妄念相繼從無間斷,所以雖有真心,但不能顯現,也就是不能證得,所以金剛般若首勸大家離相無住,若能生無所住心,便離一切垢染纏縛,便是清淨心,即是妙明真心。《心賦注》雲:“言般若者,即一切眾生自心靈知之性耳"。百丈禪師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也即是說,頓然脫出六根六塵,純真不二的心光,炳然現前)。臨濟禪師所說"歷歷孤明",都是指示所生的心既是清淨心,無所住心,所以生心自然無住,一燈之光可破千年陳暗。大師又說:"言無住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二邊,不住中道,故名無住。言生心者,生上求心,生下化心,生折伏心,生攝受心,遍於法界,窮於三際,故名生心"。無住生心,功德殊勝,不可思議。(引錄黃念祖大德《心聲錄》有關內容,與大家共同學習)。


葉無思

只要明白了「四種涅槃」的法理,才能真正懂得了「應無所住」的含義。

第一種涅槃,叫自性清淨涅槃。也叫性淨涅槃。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一切的眾生當下就示涅槃。眾生當下皆住在一整法界,這個法界你隨便地拿起一物,當下就是法身正藏!當下就是三身佛,法身、報身、化身為一體的三身。一個樹葉啊、一片雲,這些東西當下 無非都是一心三藏,這叫自性清淨涅槃。一切的眾生過去示這種涅槃,現在示涅槃,將來還示涅槃。任何一法隨手取來皆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叫性淨涅槃。不管你是佛還是草,皆住在這一整法界。都是涅槃是一個本體,不管你自己知道不知道,承認不承認它都存在。你自己當下就是一個性淨涅槃,你就是阿彌陀、觀世音!一切眾生本來都具足了。因此呢你知道這第一個涅槃,性淨涅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解除你對死亡的恐懼!一切的眾生過去示涅槃,現在示涅槃,將來還示涅槃。我說的這個「示」涅槃這個示啊是表「示現」的那個「示」,大家記好!這是第一個涅槃,叫自性清淨涅槃!
\n第二種涅槃,叫有餘依涅槃。比如說佛當年十九歲出家,三十一歲成道,成道以後呢,他餘下了這個肉團身來講法四十九年。這叫有餘依涅槃!餘這個肉團身,依靠這個肉團身來給大家講法;他自己已經成佛了。

第三種叫無餘依涅槃。佛當年是八十歲入滅,迴歸大光明藏了!這個時候呢這個肉團不要了不需要了,沒有了肉身佛住世,這叫無餘依涅槃。

第四種叫無住大涅槃。這個無住大涅槃就是講一心三藏!不住在空、也不住有、也不住中;但是呢它可以隨時現空、隨時現有、隨時現中;這叫無住大涅槃! 不住空、不住有、不住中流;這叫應無所住,而無所不住!因為我們的真心非有、非空啊,也非中啊,它是變現出來現空、現有、現中;而且它是即空、即有、即住、即一、即無量的;這就是圓滿成佛的這個境界。這是四種主要的涅槃。
\n那麼大家會問?那小乘人,中乘人他們那個所謂的涅槃,是怎麼樣的呢?小乘人、中乘人所證已經證入了人我空;他是證入偏空的所謂的涅槃。其實呢,這是有漏的大家要.知道一下。
《法華經》講,“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這裡與「般若德」相對應。禪宗以「空智」為般若,圓頓大法是「一心三智——空智、有智、中智」。境界現前的時候很快的一念——一切的萬法當下就是我,當下就是一個念,這就是「一切法空是」。這幾千年以來困惑著修行人——開口閉口「真佛無相」,那有相的是誰啊?「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怎麼叫「真佛無相」啊?如果講「無相」,「性」也沒有了,《楞嚴經》叫「一假一切假」。他就不懂得「實相」:第一,無相之相;第二,有相之相;第三,無相無不相之相。他把三相只說為一相(無相之相)可悲啊!可悲!受持《法華經》的人以如來之理,做如來之教,行如來之行,使得眾生成如來,是不是做「如來使」?這也是「開權顯實」。除了「如」還是「如」,大家皆從「如」而來。

佛不度人,唯人自度。迷惑是自己的問題,不要怨天尤人。
\n《法華經》講“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有「今世後世」,就有十方萬法。你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就真實知道你的本來面目,叫「如實知之」。你的本來面目就是萬法,都是「我」一個念所變現。這些話要作為口頭禪,作為座右銘,時時提起觀照。

希望天下修行人都能遇到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祝諸位吉祥如意

阿彌陀佛!


如來藏4

無論發生什麼,不假修添,不迎不拒,不取不捨,本來如此,不去斷除什麼,不立一法。視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二者分不開。

我認為體驗是最重要的,沒有體驗從字面、理論上來說無所住心,都是口頭禪。


趙樹資

看著很多的回答,因為有所住,才生出這許許多多的見解。所以我們的回答就像三生萬物之後的繁衍物,沒有真理真相,只是某種立場,角度,觀點,利益的產物。

包括我的這些文字,都是我們文化的繁衍品。那麼在我們文化產生之前,我們的心又是什麼?

話說當我們第一次看到一隻杯子,我們又如何觀察,體驗,感受這隻杯子?

如今我們看到一個杯子,可能是玻璃的,陶瓷的,金屬的,保溫的,可能會感受不同,因為形狀,大小,色彩,使用,有人喜歡,有人討厭,如果這個杯子是某人用過,或者送給你的,再比如是個古董,我們又是什麼感受?直到某一天這個杯子,被裝滿了酒,牛奶,果汁,或者茶,你也許就看不到杯子了,只看到酒,牛奶,果汁和茶。如此等等。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中之一,就是要我們去除成見,過去,前人賦予的文化屬性,經驗,讓我們的真心去感知實意。

但凡人說話,都帶有主觀色彩或者某個目的,無論主觀色彩是左還是右,無論目的是好還是壞,都會有色彩和目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所有話,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目的;再透過你的心,又會變成什麼?輪迴只是被釋迦摩尼發現了,而不是被其創造的一樣。人生最大的杯具就是當你想好好研究佛的時候,竟然發現佛當年的話沒有一句流傳下來。都是旁人記錄然後各朝代篡改最後翻譯成中文,即便是佛的原話,而佛的境界又有太多語言無法描述的,除非心靈感應才會懂。

加上我們的內心,百分之九十九是別人灌輸的。我們加入了這萬丈紅塵,被無數教育者,引導者接收了世界秩序,然後我們的一生就猶如浮萍。變化莫測,但是身不由己。分辨內心的最好方法,就是接收更多角度的觀念,然後細細品味。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很多時候我們憑藉一本書,那麼就永遠超越不了那本書;因為那本書只是一種象徵,一種描述;也是一種束縛;當我們在書外看書,人外看人,心外看心的時候,也便了悟了一切的究竟;了悟,就是改變,因為你不再是它,而是它的主人。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世界,永遠都是我們心中的自己;人生,對於不懂它的人來說,不是恩賜,而是懲罰,如今,你活在恩賜中?還是懲罰中?

跳出這種束縛,出離自我,明瞭當下,當一個被世俗束縛太久的心,發現了另外的可能性,那也便是最大的救贖了;一切才剛剛開始。

心如明鏡,任何世間萬物來了,來了就走了。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心裡面保持一種坦然,如一面鏡子,宇宙也可以裝在裡面,沒有也可以獨自相處。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你待著。你來或者不來,我都在那裡;你愛不愛我,我都在那裡;你要不要我,我也在那裡。觀自在,從容、包容、不動。開悟的意思並非是變了一個人,而是你開始知道,你是誰。

成佛是自我覺悟;佛的意思是知曉,而不是到達。說一個人成佛了,並不是他與眾不同了,他依然和以前一樣,只是,他不再被外境驅動渾渾噩噩,他開始自我示現,無憂無慮。其表現形式是主動感受,而不是被迫驅動。

一個人是沒有能力放下自己從未得到過的東西的。比如,虛榮,驕傲,財富,馬屁,愛。慾海無邊 回頭是岸 只是不到慾海 怎麼回頭?有所經歷,才有所成長,不入輪迴便是,不到絕情谷不是痴情人。開悟,不是捨棄一切,而是包容萬有。


佛度眾生本身就是某種沒有分別心,不住一法的般若智慧,佛教相信,覺悟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覺悟和太複雜的煉造過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難邁進的窄門,所以佛門廣開,以人性度人性,讓求財的求財,佈施的佈施,得智的得智,覺悟的覺悟,唸經的唸經,燒香的燒香,拜佛的拜佛,達摩面壁,愚公移山,各下功夫,各得果子。因材施教,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才有瞭如今的欣欣向榮。

這是某種道法自然的智慧,營造某種生態機制,某種可持續發展,又是什麼給它注入這種左右逢源,生生不息的生命能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本意就是如來,隨著不同的機緣變化不同度化形式,就像宇宙大道一樣,我們每個人,或者世間萬物都根據自身的秉性呈現出各自的生命軌跡,以成就其他的生命而成就著自身生命的價值,這就宇宙生態,也是某種度人度己的法門,而這種度化本身也是不住一法,隨緣而變的。

我們看水,千變萬化,藏汙納垢,包容萬有,利萬物而不爭,但其本性不改,卻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隨緣而變,度化眾生。

而無私,無我,無執,放下,捨得,如此等等,時時刻刻的出離和覺悟才有可能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佛經一直在反反覆覆的告訴我們這些。

我們不但要覺悟,更要知行合一,在有生的日子裡親證,實踐,悟到,做到才是圓滿。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對新知識有了足夠的好奇,但是都是浮光掠影;猶如總是談戀愛,從來不結婚,這不是耍流氓是什麼……

有人告訴我:你是懶得看的,你已經愛上了尋找,不停的尋找,答案,對你是毫無意義的。你通過自己淺薄的理解能力,捉急的智商,讓自己打到了高潮;但是,當你放下書本,下一秒依然身不由己的浮沉和悲歡。那種智慧,有個毛用。

人一定要在現有的體制、社會環境、政治制度下努力發展,取得成功。

我們在這個可以變現的世界裡,學習的任何東西,都要要求它們有變現力,沒有變現力的話,學富五車,也不過是空學問,講起來頭頭是道,但對這個物質世界沒有變現力 腳踏在土地上,地上會略踏實一下,這就是變現力 我們就要要求這樣的變現力,否則的話,白學了,不如不學,空添了思想的負重。


在這個人間,金錢本身是一種價值衡量尺度,一個人追求金錢,應當是作為充分生活過的證據,一個融入環境的座標,一個價值實現的路徑。實現財富正常累計並且可以不被財富奴役的人,才算剛剛開始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地球人,因為,他開始接納這個星球,通過接納其體系核心。接納便可以放下,然後,開始自由。

賺錢就是某種普渡眾生的法門,造福社會,福澤一方。大家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心性,自然賦予我們的天賦,智慧,覺悟,各入一門努力修行。

話說如果你想愛則哪裡都可以愛,如果你想成長則事事可以成長。既然去哪裡修行都一樣,你看路邊的牽牛花已然開出生命的顏色。

我們經商也好,悟道也好,追愛也好; 那都不是讓我們更蒼白,而是讓我們更豐盛。

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必執著我們現在是什麼?有什麼?我們作為三生萬物之後的繁衍品,自然可以回到源頭活水,就像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樣,回到家,再重新出發,思考,審視……

一滴水如果你不想幹枯,那就匯入江湖河海,如果你想生生不息,那就匯入這生命的生態環境中,用因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真實的流注著,無牽無掛,無憂無慮,無形無蹤,無聲無息,道法自然,如來,如去……

我不是一個佛教徒,但我又是個佛教徒,這些是人為的定義和著相,宇宙大道中是沒有這些分別的,都是三生萬物之後,人為定義的,大家知道了,就可以拋棄這些媒介了。

井拘束了蛙,知識拘束了人;知識使你偉大,知識也使你渺小,所以要超越知識。讀書的人原來為了追求智慧恢復自然的本性,但是久而久之,就迷失在書城裡面走都走不出來了。

魚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忘記了自己在水裡。人在自然,只要懂得快樂自足,便忘了道的存在。人心裝滿了各種知識,就被知識隔成一間間小房子,那就不自在了。所以要打通知識,超越知識。我們的教化處處都是烙印,想要融匯出新比較難。信息、知識、規律這些都是魚,要運化它們要靠時間和智慧。

任何語言,都會把人導入歧途。任何話語,都是一種限制。任何思想,都是奴役意識的手段。一切不以提高心靈幸福指數為目標的道都是耍流氓。世間苦,皆由起心動念起。明白根源,坦然接受,當生則生,當日則日,當死則死。生命是需要你去感受的,而不是思考。 愛不過是一種能力。



一個完全無我的人,一個視你如他自己的人,他愛你的方式可能很多樣化,但他最關心的當然是讓你獲得和他一樣的解脫。為此他可以和你一起喝酒,也可能揍你一頓,可能給你講佛法,也可能和你討論女人,只要可以將你導向解脫,他不在乎做任何事。他也不期待你有某種回報,因為他沒有自我需要被餵養。他不需要計算付出的愛和收到的愛是否均衡,因此他的愛是真正的愛,而不是我們假模假式的愛。

去寺廟燒香的真的都是信佛的嗎? 看到電視裡災民的影片,你會落淚;捐款專線的字幕出現,你趕快抄下,然後撥通、捐錢。你去打禪七、去佈道會、去清修、去告解。問題是,隔天早上,你走進辦公室,該爭的、該吵的、嫉妒的、貪婪的。你改變了多少?看書做學問做人也是如此。那麼燒香拜佛唸經的真正意義就在燒香拜佛唸經之外,身體力行,出世只為入世,入紅塵,通過度人得以度己,讓我們且行且珍惜。

從來就沒有天堂地獄,只有你以為的天堂地獄,佛教,如來,菩薩,亦如,只是某種教化芸芸眾生的道具……

本來道德俱足的社會還需要定義道德規範嗎?不過是因為沒有道德之後的繁衍品。


太陽天然笨真

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簡單的說,就是不住於色相意念的神思安靜,忽而有所恍然於覺知的醒悟。

就人類世界而言,所有不同形式的所謂修行見證,其最基本的狀態,也是真正意義的修道,就是內心的安靜無念。為此,佛說應該心無所住任何色相。即不住於一切意念活動。也就是通俗所言的安心於虛空。這與道說致虛極守靜篤的無所為的恬淡虛無的心態,就是不同語境的同一境界。所謂修行者的功能見知,所謂禪定境界的顯現見識,都是在久久安靜的漸入忘我佳境後,才會在天賜中有所感悟的!在修行者的靜極狀態中,也就是相對無絲毫思維干撓的條件下,人生命中的靈魂,才會與身外的靈魂,彼此“共鳴”的產生所謂神通功能的超覺感知。當這樣非思維住於物相捕風捉影的超覺感知出現時,就是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所說的那個“而生的心(知覺)”了。簡單的說,“應無所住”是指修行者活躍的心(思想)不住一切相(事物);而所謂“而生其心”的心,則是指所謂禪靜入定臻至坐忘後,恍然醒悟的超思維的知覺。在這一點上,佛教的釋迦牟尼,道家的老子,於無所住、無所為的靜定中,老天是以相對究竟真象的造境,讓他們以不同的境界所見,相對徹悟萬物之初,以及萬物演變的過程和最終的結果。也就是說,冥冥中的造化,給釋迦牟尼,以遍及宇宙的光明景觀境界,演示所謂天地萬物生滅的循環真理。因此而有天賦其義的所謂佛教理論。而給老子的,則是以宇宙混沌一氣的運動景觀境界,演繹所謂天地之初,萬物生滅變化的演繹過程。因此而得天賦予老子闡釋所言的強名之道的論述。除了老子與釋迦牟尼所謂相對究竟的大徹大悟。他們之後,所有的所謂修行者,都是侷限於狹隘定義的有限事物的理義上的小覺小悟。即遠離究竟真象的小覺悟。說白了,讓人類無住於色相的空寂安靜,才讓人有所見識感悟相對的真理。才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在佛教的歷史中,除老天安排的惠能一人,獨得此句話的真正意義外,佛門之中,再無人能真正能領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尤其是末法時代的佛教徒,更是無人能知此言至簡至白又至深的奧義。今天的佛教,滿門皆是如巫婆唸咒般的聒噪自欺的兒戲之眾。號稱“四大五蘊皆是空”的佛教徒,若不能做到心空無念的放下萬緣,就不是真正意義的佛教徒!充其量也就是自娛自樂的傻孩子。那些以所謂頓漸根器的辯解,也只是為

掩飾自己愚痴尋找的託詞。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道說無為無所不為,從本質上說,就是意義完全一樣的不同說法。因為,修行的人,只有徹底的放下我執我見,才會得天獨厚的惠顧,而有相對真知灼見的真正覺悟!若不能從根本上放下自我,則永無覺悟之日,更永無真正的覺悟可言!


我乃天空

“應無所住,而生齊心。”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中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就連鳩摩羅什也不會想到,如此簡單樸實的八個字,竟然徹底改變了中國禪宗的命運。就好比古往今來,有無數人看到過蘋果落地。只有一個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他以一己之力加快了人類探索的腳步。

善於觀察、善於傾聽、善於思考……

成功從來都是青睞於有準備的人。禪宗是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流傳比較廣的佛教派別,它源於西天靈鷲山上的大法會。當佛祖釋迦摩尼手拿一枝曼陀羅花,看著眾弟子一言不發。眾人愕然,只有摩訶迦葉站起身行衝佛祖嫣然一笑。佛祖感到莫名的欣慰,他沒有看走眼。他欣然將鮮花交給摩訶迦葉並囑咐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就是禪宗誕生。

印度禪宗傳法到28代祖達摩,達摩的師父做了一個夢,夢裡有高人指點說,達摩應當到震旦(今天的中國)傳播佛法。於是達摩祖師就不辭辛苦,漂洋過海來到廣州。後來達摩見到了菩薩皇帝蕭衍,二人話不投機不歡而散。從此達摩開始了為時九年的少林寺面壁生涯,世人稱他為“面壁婆羅門”。

禪宗經達摩傳慧可、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道信傳弘忍就傳不下去了,因為什麼呢?因為弘忍座下大弟子神秀沒有悟道,而此前在廣州嶺南新州有一個鄉巴佬叫做惠能的,還在砍柴維持生計,他不但貧窮而且大字不識幾個。矮矬窮不說,生活簡直糟透了。

某次,惠能為顧客到店房送柴。偶然聽到有客人誦唸【金剛經】,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突然間就領悟了。世界終於為他打開了一扇無比寬廣的大門。惠能向誦經人打聽經書的來歷,那人告訴他念的是【金剛經】,是在湖北黃梅的東禪寺請來的,那裡是禪宗五祖的道場。

惠能欣喜若狂,他安頓好母親,因為有緣惠能得到了安道全的十兩白銀來安置母親。他只帶了簡單的換洗衣物,很少的乾糧,一個人上路。一個月後來到了湖北黃梅見到了五祖。五祖安排惠能做行者,在後院踏碓舂米,一晃八個月就過去了。五祖決定選擇接班人,他讓弟子們做偈子表明心跡。神秀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挖空心思終於憋出一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惠能還傻傻的腰間拴著大石塊認真的舂米,五祖看到神秀的偈子,很是失望,就安慰神秀道:你還沒有悟道,就像門外漢,以這樣的知見是無法明瞭最高的般若境界的。你回去再好好想想,再做一首偈子,如果能見性,就把六代祖傳給你。(未完待續)


愛科學說

看了下大部分人都是從世間法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當年六祖慧能大師就是在路邊聽人讀到《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有所體悟,這才有後來的六祖拜師五祖的經歷。

請問,六祖之後,還有誰能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

答案,目前似乎沒有!

因為這是第一義的最高境界!

延載元年京中來了一個女人,自稱為活菩薩,能知他人心事,所言皆應,轟動一時,武則天召見與之相談,所言皆驗,因此留住宮內。

當時有一位大安禪師來京,武則天迎請入宮問道,並令那位自稱是活菩薩的女人出來相見。

大安禪師問道:“聽說你善於觀心,你能知我的心現在何處?”

女人答道:“你的心現在塔頭相輪的鈴檔中。”

稍停一會兒又問在那裡?

女人又答:“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

一會兒禪師再問在那裡?

女人答道:“在非非想天。”

三次所言皆對,武帝大悅。

過了一會,大安禪師再問我的心此刻在那裡?

女人竟一無所知,答不出來。

大安禪師大聲斥道:“你還自稱是聖菩薩,我心置阿羅漢地,你就不知道,若至菩薩地,諸佛地你何由能知?”

該女辭屈慚懼,現出原形變作妖狐下階而循。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得知,有它心通的小神通都不能知道第一義的奧妙所在!

普通人的妄想意識心又怎麼能猜測到呢?


史記sj

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原文意思:應該無所住著,別因為有住著而去生這個住著之事的心。

朋友們,理解的跟我一樣嗎?別以為這個心,是什麼心了?還是佛心了?連佛心都沒有。

這一個句式,很迷惑人,一般人都給弄糊塗了,會誤認為是應該無所住著,而生什麼心。所以本提問作者挺聰明的,句子摘錯有理。這句話如加個字,就非常明顯了,如“不應有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金剛經第十品: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原文解釋下:佛對須菩提說,你怎麼想呢?如來之前在燃燈佛那裡,有學得了什麼法沒有? 須菩提回答說,沒有吧,世尊,如來在燃燈佛那裡,對於法來說,也沒得什麼法。 須菩提,你又如何想呢?如菩薩會認為他在莊嚴佛土嗎? 不會,世尊,為什麼呢?真正莊嚴佛土的,不會認為是在莊嚴,也一樣是在莊嚴。 佛說,所以啊須菩提,諸佛菩薩,就是這樣的清淨心,不應該住著於諸形態形式來生分別之心,不應該住著於聲香味觸法五官感受來生分別之心,應該無所住著,不因沾染分別而去生那份分別之心。

我就著原文解釋啦,文筆表述有不詳盡,請理解。

其實,如果結合原文的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很好理解,不會說差一個字。所以,現在特別怕心靈雞湯式的摘字斷句,導致斷章取義。


命理師陳一宏

六祖慧能因《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通達了萬法真相,成為一個人人稱贊的智者。



《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底包含了什麼意思呢?我們心的本性是從來不會動搖的,然而我們的心是動搖不定的,因為我們在被外境所迷,並且還在執著於外境,於生滅假相中困惑而流轉輪迴;所以說,我們應該於無任何執著的境界中,生起遠離四邊八戲的清淨心,轉煩惱為菩提,以行持本來清淨的般若正見,來現前自性光明大圓滿的智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還有很多種解釋,如:一、“應無所住”,可以闡述為甚深無緣的大空性,是第二轉法輪般若空性秘密。又可以詮釋為本來清淨,為大平等大清淨的般若智慧;二、“而生其心”,可以闡述為心性光明無為法,是第三轉法輪如來藏光明自性秘密,又可以詮釋為任運自成,轉五毒煩惱為佛陀清淨五智慧。

五祖弘忍大師說的好:“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所以說,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來行持一生,最終成就一個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