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無所住?如何才能心無所住?

愚夫問道


什麼是心無所住?

“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重要思想。住,是世人煩惱的根源,人能心無所住,方能解脫煩惱。那麼,什麼是“無所住”呢?要理解“無所住”,則先要理解什麼是“住”。

  • 什麼是“住”?

住,就是停留,將自己的心停留在某時某事某人某物上,引而申之,停留在一切色、聲、香、味、觸、法之上,也就是宇宙人生,世事萬物上。

這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

例如,今天被上司批評了,你悶悶不樂,心情很壞,那麼你的心就住在了上司批評這件事上。

今天手機遺失了,你很懊惱,恨自己粗心大意,一整天都不開心,那麼,你的心就住在遺失手機這件事上。

你失戀了,心情很痛苦,夜夜把自己灌醉,也沒心情上班,這就是住在失戀上。

因為你的心總是想著這些不如意的事,所以煩惱就一直纏著你了。所以說,人的煩惱,來自於心的“住”。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執著”、“放不下”。

  • 什麼是“無所住”?

無所住,當然就是不要讓自己的心停留在這些不如意的事情上。

上司批評就批評了,思考一下是什麼原因批評,是自己工作沒做好還是上司冤枉你了,別老想著那些言語對你的傷害。手機遺失就遺失了,懊惱也不會讓手機回到你手上,就當吸取個教訓。失戀了,不要老是想著那個已經過去的戀人、那段已經逝去的感情,想也回不去了,何必去想。

當然能夠做到這樣,是非常困難的。

前面說過,住的範圍包括了色、聲、香、味、觸、法這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所以,無所住的意思,不但不要停留在不如意的事情上,就算是開心的事情,也不要停留。

例如你今天買了一輛新車,或者今天彩票中獎了,或者加薪了,很開心。這一開心,就住在這些開心的事上了。這就跟“無所住”的思想相背了。

所謂“寵辱不驚”,無論得失,均要淡然處之。

為什麼要“心無所住”?

顯然,要想擺脫煩惱,心就不要住在這些事物上。

有些人生病了,心裡擔憂得不行,整天提心吊膽,結果小病變大病。據醫生統計,有好些癌症病人,是不病死的,而是嚇死的。反而是那些不把病情放在心上,像往常一樣該吃吃、該玩玩的病人,能多活幾年。

已經發生的了事情,心總是想著,於事無補。所以要“無所住”。

  • 諸行無常,世事總是在變化的。

變化,是宇宙人生世事萬物的基本規律,這一刻的狀態,下一刻已經變了。雖然某些事物的這種變化極微小,小到你不能察覺,但它確實在變。

失戀是失戀那一刻的狀態,過後雙方的心都在變,感情也在變,只是這種變化有些人快有些人慢。雙方有新的生活,可能比以前更幸福,或者更不幸,所以住在失戀那一刻的狀態是很不智的。悟佛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很多人煩惱的根源,就在於沒有看清這種規律,把變化當作永恆,把性空當作實有。

如何才能心無所住?

做到心無所住,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很困難的。

首先,要徹底悟透諸行無常的道理,接受世事無常的規律。其次,要做到心無所住,則離不開對“緣起性空”的參悟。

“諸行無常”和“性空”的道理緊密聯繫,都是關於變化的。那些你以為“有”的東西,其實只是“緣起”的一個產物而已,並不是本來就存在,所以叫“性空”。

關於“緣起性空”,可參考筆者之前的文章,由於篇幅所限,這裡不便展開。

蘇軾有一首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鴻偶然在雪地上留下爪印,鴻飛走後,它心裡不會想著那個爪印,留了就留了,那個爪印,可能跟著被新雪覆沒,或者雪融掉,爪印也就沒有了。不管爪印怎樣變化,鴻不會記著它。

過去的東西就讓它過去。

就像風來竹面、雁過長空,風掠過竹葉,竹葉動一下,風跟著走了,不會想著竹葉會怎樣。雁飛過天空,留下曾經的身影,飛過後,身影也沒有了,天空仍然是天空,什麼都沒有留下。

這就是“無住”。

灑脫的人,自當有這樣的曠達胸襟。


大晟府小書僮


《金剛經》經典名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年五祖為六祖惠能大師,在講到這句話的時候,他就大徹大悟了,後面的就不必再學了。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藏著怎樣的智慧呢?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指的是:不但六塵、六根、六識這些不應該住,任何念頭都不應該住,沒有一絲毫的起心動念,這才能生清淨心,無論你住的是什麼心,甚至是佛法,都是汙染的心,都不是清淨心。換句話說,妄心和清淨心在我們的心裡,只能住一個,這兩種心是不可融合的,有一絲毫的妄心雜念,清淨心就不能現前,只要清淨心現前,也就沒有一絲毫的妄心雜念了。

為什麼要生清淨心?因為清淨心能生智慧,妄心不能生智慧。這個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能體會得到。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就是因為旁觀者事不關己,他執著就少一些;事關當局者的切身利益,他的執著掛礙就多一些,迷惑也就多一些,所以很多時候,當局者就需要請旁觀者指點一下。

《金剛經》主要講了一個空字,為佛家修行的核心因素。而其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則充分的詮釋了空的內涵。這句話其實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無所住,二是生其心。

這裡的無所住,就是不住相。相又分為內相和外相。所謂的內相,就是我們自己平時的想法。為什麼要不住內相呢?我們平時在事物當中,很容易動各種念頭。對於別人的行為,外界的因緣,很容易動心。

什麼是外相呢?其實就是我們對外界事物的知見。這些知見,都緣於我們所有學到的知識。佛陀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和合而成的。只有認清了四大的存在原理,才能去掉人對於外界的錯誤知見。如果一個人對外界的事物有了錯誤的知見,那麼他去行事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處在一個錯誤的基點上。

正因為我們對於外界的一切以及內心的一切,都有了一個錯誤的認識方式,所以我們首先要拋棄掉自己對事物的錯誤見識,同平時也要學會不動心,不起念。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無所住。所以,不要住相,住相了就會鑽到地水火風和合的假相中去。當跳出地水火風這四大就對我們起不到任何干擾作用。當明白我們的眼裡世界的一切都是空的、假的。當做到這一步時,你才達到了“真空妙有”的玄妙境界。

這裡的“生其心”又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心,指的其實是我們的真實自性,也叫佛性。因為我們的修行,就是一點點的讓自己變得善良、慈悲。在修行的路上,不斷地要生出我們的大慈心,大悲心,這種心是對我他是沒有分別的,是人的佛性。只有知道了什麼是大慈心,大悲心,然後在修行的時候不斷地去找到它,增長它,讓自己的行為更加符合它。直到最後,才能完全顯現出這種自性來。這種心,其實就是菩薩的本性,也叫菩薩心。這和眾生的那種貪慾與執著之心就有了根本的區別。當完全達到這個地步的時候,心中的一切貪慾與執著也變得空了。所以佛教中有句話叫做“同體大悲”,就是這意思。

眾所周知,佛經當中把對自我的執著,也就是“我執”,列為眾生煩惱的根源之一。在生活中追求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必然會無意間把自我放在其中,如果成功了,會覺得自己很有面子,可以耀武揚威;一旦失敗,又覺得臉上無光。另外,因為對於事情的執著,常把外在的一切,當作是生命的全部,無限誇大它的重要性,一旦目的沒有達到,信心就會受到打擊,而且感覺煩惱痛苦。而且過分執著,會使得自己要麼偏聽偏信,要麼剛愎自用,完全聽不進不同的意見,這樣的人生,其實活得特別累。

當明白了《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就等於找到了打開人生智慧之門的鑰匙。以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要記住這句話,不要著急著慌,不要患得患失,也不要瞻前顧後,不要起任何妄想雜念,要保持冷靜,這樣才能生清淨心,清淨心能生智慧,智慧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也就有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生活方式,進取卻不偏執,以一種圓融的姿態,坦然面對人生。生其心是讓眾生有進取心,也就是肯定進取心的重要性;應無所住,就是讓我們不要過分執著,不執著於自我,也不執著於外在。只有這樣,才會不偏不倚,行於中道,生活才會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懂得了這個道理,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嗎?佛門當中講因緣因果,也就是說在做事時,“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以積極進取的心態,在因上努力;但是也不要一廂情願,因為任何事情的圓滿,都要各方面因緣具足,所以我們還要懂得審時度勢,避免過分執著,讓自己產生片面的認知。


張翼遠


大家可以先靜靜的“想”一下,譬如咱們都能活100歲。

在我們出生之前,往前看,那段時間是無限的。我們100年以後,往後看,那段時間依然是無限的。我們這100年和前後無限的時間相比,是極其短暫的。

讓我們把視角再放高一點:宇宙。

我們的宇宙也是有壽命的。宇宙已經誕生了100多億年,未來,哪怕它還要再經歷1萬億億年,也終究會死亡。宇宙的1萬億億年壽命,跟它誕生前的無限時間相比,和它死亡以後的無限時間相比,其實也是極其短暫的。

我們的人生乃至於宇宙的壽命都是:有限。

跟無限相比,我們的100歲,宇宙的1萬億億歲和1秒鐘根本就沒有差別,都是無限的接近於:零。

人生和宇宙叫:有為法!

這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金錢、名譽、地位、情愛、慾望、房子、車子,哪怕是生死輪迴......這些都是有為法。轉瞬即逝,根本不值得追求。

所以:不能把心安放在這些有為法上。因為這些有為法是靠不住的。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愛一個人,心就安放在了她的身上,這是:心有所住,然後你就不自由。她不愛你,你就很痛苦。即便在一起了,最終也是要分開,不是生離就是死別。最後還是一場空,這是:即為非住。

錢也好、房子也罷,都是一回事。最後什麼都不是你的。我見過這樣的人,辛辛苦苦賺了錢,買了新房子,費心裝修,然後死了......

有為法是短暫的,是有限的。

如果心沒安放在有為法上,那是安放在哪裡?無為法。

有為法是短暫的、有限的。無為法就是:永恆的、無限的。

有人以為信佛的是混吃等死,消極懈怠,那是誤會。信佛的野心大的很。信佛修行追求的是永恆無限的東西。

不要把心安放到有為法上,不去執著,就是:心無所住。

有人學了幾天佛就四處指導甚至是指責別人:你說的不對,我說的對。然後他背一段臺詞。實際上你認為你的對,別人必須跟你的一樣,這就是有為法。太執著了,執著的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你要是心無所住的修行,我也心無所住的修行,咱倆都沒有立腳點,那咱倆的佛法肯定是不一樣的。你我都在一個無盡的虛空裡,能碰到一起的可能幾乎是沒有,這就是: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我偶爾的寫一篇,你偶爾的看到了,然後你隨便的點個贊,這事也就過去了。緣法!

其實每寫這類的文章我就想起白髮魔女傳裡的一段對話。卓一航在山洞裡遇見練霓裳,兩人聊完之後卓一航要走,練霓裳囑咐他說:你出去以後不要跟別人說見過我。卓一航笑道:你我萍水相逢,別了便算,我又怎麼會跟別人說呢......

萍水相逢,別了便算。就是:心無所住。我覺得這是人與人最高級的交流方式。

如何才能做到心無所住?

其實佛法並不難理解,只要你靜心去了解一下,自己查查資料看看講座,都能懂。但是,說如何才能做到,這是千難萬難。

金剛經裡有個詞叫:信解受持。信是相信,解是解答、瞭解、解釋經義。受,是感受,體會,接受。持,是執行。

持是最難的。執行、實施心無所住,是最難的。

功德,金剛經裡一再提起這兩個字。

德是通假字,相當於“得”,獲得的得。功德,就是練功而得。福德就是修福而得。

放生、施捨、行善,這些是修福。修福你能獲得什麼呢?福報。你以後會過上好日子,會健康。你現在對他好,未來他對你好。

禪定,不起妄念,不執著,心無所住,這些是練功。練功你能獲得什麼呢?清淨解脫。

怎樣才能心無所住呢?答案是:你得練!

練功才能獲得心無所住的解脫。

不練,不得。

前一陣有個朋友和我聊天說他想剃光頭,穿上袈裟,然後就什麼都不想了,什麼煩惱都沒了。這是不可能的!剃光頭只是開始,之後你得練功,每天每夜,每時每刻的練功,才能慢慢的做到煩惱越來越少。

清淨自在,幸福快樂,是自己練出來的。

練心無所住,不執著,這樣獲得的快樂是穩固的,是可靠的。談戀愛獲得的快樂,那是相當不靠譜。我也見過很多的有錢人,有地位的人,車、房子更是不在話下,女人也不缺,但:不快樂。一天到晚忙的臉露青氣,家裡家外都是亂糟糟的。照樣鬧離婚,照樣吃速效救心丸。

快樂,絕對是靠練功才能獲得的。金剛經的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但這本經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前面加上“能斷”兩個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想快樂,想解脫,你得能斷,你斷的越多,你就會獲得越多的自由解脫。因為斷的都是:有為法。

把酒色斷了,把亂七八糟的朋友、七大姑八大姨都斷了,把網上這些負能量都斷了,把工作中的垃圾人斷了,面子排場,斷了......肯定會越活越舒服。而能斷掉這些,也是需要“做功德”,靠慢慢練功來一點點的斷掉。

就像我在網上發帖子,難免會遇到噴子。你說地球是圓的,他也罵你。以前一旦有人罵我,我就失控。他罵我一句,我要是不還20句,這個氣就消不掉。現在有噴子罵我,我也會生氣,但我會在心裡查數:1,2,3。3秒鐘之內,我必須把他斷掉。跟噴子生氣超過3秒,我就輸了。人生這麼短暫,我拿出超過3秒鐘的寶貴時間跟他生氣,賠的太多。

不生氣,不生氣,不生氣......就是在練功,就是在練習斷。你一生氣,一罵他,就又糾纏到一起去了。

生氣是最典型的心有所住。當然練習不生氣也是心有所住,因為這是把心住到了“清淨”上去。但在這裡咱就不搞的太玄了,實在點,爭取對大家:有用。

背一堆高級教程,這也空,那也無的,然後還和人較勁,這就叫:沒用。

修行還是要以有用,能解決問題為主。咱就不探討生氣為什麼是有為法了,大家先把不生氣練起來......簡單的講,水是有為法,水引起的波浪也是有為法。火是有為法,火帶來的熱度也是有為法。人是有為法,人的喜怒哀樂也都是有為法。

我們不自由,不快樂,就是因為心有所住,心都拴在這些有為法上面。而這些有為法又都是短暫的,都是會最終消失的,為了這些東西消耗掉一生的心力,是非常的不划算。要想獲得解脫,快樂,我們就得通過練習、練功,一點點的把自己的心和這些有為法的聯繫斷開。心和有為法斷開了,也就是無所住了。和短暫有限的有為法斷開,就找到了永恆無限......

心無所住,就是不糾纏、不較勁。不跟人糾纏,不和物較勁。生氣就是在和人糾纏。


銳度何老師


心無所住,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衍化而來,在《金剛經》莊嚴淨土第十有這句話。它到底是何意呢?比如說,我們煩惱,我們痛苦,我們憂傷,這是我們看不破,放不下,想不開,才產生的心有所住。又比如說,當我們煩惱、當我們痛苦、當我們憂傷之時,我們什麼感覺也沒有,既體會不到痛苦,又感受不到憂傷以及煩惱。為什麼呢?因為你放下了,想開了,看破了,你就清淨了、自在了,心裡什麼也沒裝下,這就是心無所住。只有心中無佛的人,才能成佛。為什麼呢?心無所住,即得自在。自性清淨,自然成佛。

所謂“心無所住”,是說我們身在紅塵之中,又能跳出紅塵之外,不受紅塵束縛,不受紅塵困擾。怎樣才能做到心無所住呢?我認為一切外在現像,比如說什麼榮華富貴,什麼恩怨事非,什麼功名利祿,什麼愛恨情仇,什麼等等一切,這些都是如夢如幻,如露如電,不過曇花一現。我們不要執著,不要貪婪,不要迷戀這身外之物。只有心無掛礙,才能自性清淨。只有自性清淨,才能心無所住。只有心無所住,才能法喜充滿。只有法喜充滿,才能四時吉祥。


悟0001


先談什麼是心有所住。例如有人羞辱了你,這件事過去好久了,你一直耿耿於懷,這是心有所住。又如在某天,你因為某方面的成功,而讓領導表揚,觀眾歡呼,過好久了,你只要一想到這件事你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這也是心住於這個成功了。

反過來,對羞辱你的第一件事,也許你一直記的,但就好象天空刮過一陣風一樣,你並不在意,並不耿耿於懷。對第二個成功,你也覺的象看一場電影,象做了一場夢一樣,也沒啥喜悅的,這就是無住生心。生心是明明白白知道這件事,而不是呆頭呆腦。還有一點把情緒壓住不讓發作不叫無住,只要心裡有情緒就不叫無住。這不是阿Q精神,阿Q精神是一種對現實無耐的自我欺騙與自我安慰。心底不是無執著無牽掛無情緒的。無住生心是明明白白看清事情,又能把任何事情看的如一場電影,一個肥皂泡,一場夢境,這是大海的胸懷,這是大地的胸懷,一切事情在他心裡都輕如鴻毛,有啥值的計較呢,心裡計較不起來呀。果真這樣,這就已達聖人無為境界,這就是佛教的空。但無為又無不為,空不礙有,空即是色。這就是你已在道中了。


承古吐新


“心”者無形無相,靈明不昧,本覺本明,本自俱足一切;我們要明白,“心”成就了一切,但是“心”的本體是“真空”心體,真“心”之體同時離一切,即一切;即一切,離一切;非真非妄,即真即妄;以真顯妄,以妄顯真;真妄一體,知妄即真!

佛陀在《楞嚴經》卷一中,開示我們『萬法因心有體』,佛陀又在《法華經》方便品講到,『十如是』: “如”是『相、體、用、力、作、因、緣、果、報、本未究竟』!

“如”就是“心”,“如”就是十八界,“如”就三千大千世界,“如”就是整個宇宙,“如”就是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悟到,佛陀的本意是告訴世間的世人 : “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顆“心”,就是一尊“佛”,就是一個“人”,就是當下的一切……,我們與當下的一切萬法萬相、萬事萬物、血脈相連、息息相通,本自一體,就是一個“我”,就是一顆“心”。

所以說,“心”無所住,無所不住。我們不能把“心” 定義成任何一種事物,任何一種形式,任何一種狀態;否則,就落入了是有為法,有漏法;都是不真實,不徹底,不全面的知見!

如果,我們認識到了以上所述,就會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徹底的轉變了凡夫知見,也叫“轉凡成聖”,“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自然就不會再說“心”是什麼,“心”住哪裡,這也就是佛陀的第一義法的重要思想,也就“知妄即真”!





今令我見


中國有個成語叫“刻舟求劍”,這個講的是“心有所住”,住於什麼呢?住於他在船上刻下的那個標記,其結果我們都知道了,而“心無所住”正是針對這類問題所進行的糾治。

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這個世上的一切都是不斷變化的,佛家叫做“無常”,意思是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金剛經》是大乘佛法,當然要告訴我們最真實的道理,所以它告誡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心”的使命是幫我們認識事物,如果它所認識的對象已經變了,但它卻還停在那裡不動,那麼這種情況下識別出來的結果肯定是錯誤的,所以“無所住”不是隨便要求的,而是為了正確的認識事物,我們必須要這樣做才行。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隨便一個人,他都會擁有多重身份,既有社會角色,又有家庭角色,在家裡,他既是父母的子女,又是子女的父母,在社會上,他既是某些人的領導,又是另一些人的下屬,這個就是變化,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他都會有自己相應的角色。

那我們和不同人打交道的時候,就要隨時找到自己的角色,隨時調整身份,如果我們剛才對下屬發了一通脾氣,這時上司突然來了,我們就不能再“心住於領導”,而是要馬上“住於下屬”,要即時的切換頻道,這樣才不至於鬧出笑話。

所以做到“心無所住”,可以說是我們適應環境的的一個基本素質,放到修養心性上同樣如此,比如一個人發願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決心將大乘佛法的精神進行到底,那麼第一步他就要先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了:

怎樣才能“心無所住”

“心無所住”其實是一個客觀規律,這並不涉及我們能否做得到的問題,不管我們去不去做,我們的“心”都是“無所住”的,《金剛經》裡也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所以對於“心無所住”,問題不在做到它,而是在接受它,承認它,我們有很多時候,是不願意承認,也不願意接受這個“無所住”的,象古代的很多帝王,他們就不願意接受生、老、病、死這個人生的變化規律,頂著“萬歲”的榮冠,變著法的求仙藥,求長生。

現在其實也是如此,看那些打著益壽延年的旗號賣補品、售假藥的,永遠都會有人上當,而且上當的群體也非常有規律,幾乎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為什麼?道理一樣,都不願意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都幻想著能借著這些補品和藥物真的來個壽與天齊。

如果置身事外說別人,每個人都能意氣風發的講上一套高明的理論,只是一旦放到自己身上,就統統都癟了,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共同特徵,所以能夠真正的接受並承認“心無所住”,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問題說到底,還是心中的那一私念,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理所當然應該擁有一些特殊的待遇,擁有一些特殊的機會和能量,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出現別人無法出現的奇蹟,問題真正的根源,是在這個地方。

一句話總結

所以一切聖人留下的經典,都在教我們同樣一個修養——無我,這個“我”就是那個問題的總根,就是那個私念,有了他,我們就會離客觀真相越來越遠,雖然我們本來是“無所住”,但我們永遠不接受,這種真相與意願之間的矛盾,就永遠無法調和。


《金剛經》裡一開始提到的“降伏其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澡雪堂主談國學


什麼是心無所住?如何才能心無所住?

什麼是“心無所住”?我的理解就是讓心“清空”。

現在許多人喜歡說:“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再加上一些“心靈雞湯”的灌溉,把他們的心撐得大大的。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多少人是彌勒佛,“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所以“心大”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好事,直接後果就是——“心太累”。

正因為“心累”不好受,很難過,所以聰明人就倡導“心無所住”,把心“清零”、“清空”。

如何才能“心無所住”?我的理解就是“放下”。

“放下”,便得自在。人日食不過三餐,夜眠僅需六尺,其他的東西都是多餘的。

權力要放下,金錢要放下,面子要放下,怨恨要放下,壓力要放下,過去要放下,美色要放下……,一切一切與當下無關的都要放下。禪師追求的境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境界普通人達不到;不過,“飢來吃飯倦來眠”,我們人人都能做到。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飢來吃飯倦來眠”,那我們就是真正“放下”了。到時,必定“心花怒放”。



藍色楊宗海


“住”就是停留,由分別,執著產生第二念——妄想。當心沒在事相上停留產生第二念——妄念時就是心無所住。

心無所住就要見相離相,不粘著,不在此事相上產生念頭——妄念。就是心無所住。

而不是說無念,無念就是木頭。只有第一念,真念,沒有在第一念衍生出的第二念——妄念。心念像小草一樣齊,都是第一念就沒有啦。草不往上長啦!

比如,看到🌲,不能產生綠樹,松樹,高樹等等一系列妄念。明瞭是樹,再沒一念在樹上產生了。


覺無所覺


沒有邀請自己來的。呵呵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好,開始畫重點,句子的重點是生其心,應無所住是限定語。生其心,生這個心,這就是告訴我們用,要這樣的生心,心是什麼,是念,是見。在這裡沒有住不住的,就是生心,沒有說應無所住而生其住,禪宗講這叫頭上安頭。

再說應無所住,就是應該無所住,所謂住,就是執,無所住,就是無所執。要知道,眾生以所執為所住,心念又在此處出。也就是說,你無法脫離這個執著,便無法脫離這個安住,也就自然在這個業上生心為命。無所住,便是無有一切執著,也就脫離一切執著的安住,無有可安住之地。無所住就是金剛般若智慧的宗旨,就是無為,就是正見。我們應當依次正見而生其心。

我講明瞭這句話,也同時說明了該怎麼修。在執著上破,在心地上修,在知見處立。但執著細微,堅強深厚,如果沒有系統的方法,只在表面改變,終死難變多少,到最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直接在執著上破,我們的執著就像一個大石頭,沒有大錘,只有拳頭,看著石頭你也沒有辦法。在心地上修,心地雜亂,妄想佔盡,沒有落腳的地方。在知見上更難,金剛經就是背的倒背如流,他是他你是你。本來這個事,你福報夠了,聽聞處就是明白處,明白處就是心行處,這就是當下頓悟,立地做佛。會不到上去,是什麼原因,福報不夠,聽到做不到,那就要說漸修,就是消業就是增福慧。修,如何修,相上修,隔鞋撓癢,心念處修,要念念處修,念念處清淨純一。

好好唸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