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內科醫生:糖尿病發展成尿毒症,往往是吃錯藥導致的

近期的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現有糖尿病患者4320萬人,糖耐量降低者5064萬人,二者之和為9384萬。也就是說,僅因為糖尿病,我國就有約1300萬尿毒症患者和1500多萬尿毒症高危人群。糖尿病腎病併發症患者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為從糖尿病到腎病的演變,悄無聲息。但也並非無跡可尋,

以下3大症狀,就是腎病的早期預警:

腎內科醫生:糖尿病發展成尿毒症,往往是吃錯藥導致的

1.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尿毒症患者消化系統的最早症狀是食慾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時可出現厭食,噁心、嘔吐或腹瀉。這些症狀的發生可能與腸道內細菌的尿素酶,將尿素分解為氨,氨剌激胃腸道粘膜,引起炎症和多發性表淺性小潰瘍有關。患者常併發胃腸道出血。此外噁心、嘔吐也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有關

2.貧血和出血

貧血:

①腎臟受損時,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不足。

②體內蓄積的垃圾和毒素,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縮短了紅細胞的生存期,加速了紅細胞的破壞,導致溶血。

③轉鐵蛋白從尿中流失,造成體內鐵的運輸障礙。

出血:

尿毒症病人常有出血傾向,表現為牙齦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等。

出血的原因:

①毒性物質抑制骨髓,血小板生成減少。

②有些病人血小板數量並不減少,卻有出血傾向。這可能是由於血液中的毒性物質,造成血小板功能障礙,使血小板凝聚力減弱所致。

3.呼吸有尿味

酸中毒時,患者呼吸慢而深,嚴重時可見到酸中毒的特殊性呼吸。患者呼出的氣體有尿味,這是由於細菌分解睡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緣故。

腎內科醫生:糖尿病發展成尿毒症,往往是吃錯藥導致的

為何糖尿病會發展成尿毒症?

對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腎臟可能面臨兩方面的危害,導致腎臟比普通人更易出問題:

一、糖尿病腎病

這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變的表現,是最重要的糖尿病併發症之一。

二、藥物毒性

確診後須長期口服降糖藥,可能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

腎內科醫生:糖尿病發展成尿毒症,往往是吃錯藥導致的

難道糖尿病腎病患者就無藥可用了嗎?

醫生建議,糖友應選擇腎臟安全性好的口服降糖藥。

最常用的雙胍類和磺脲類等口服降糖藥,由於其具有降糖活性的代謝產物,幾乎都由腎臟排洩出體外,這就可能加重腎臟負擔,此類藥物糖尿病腎病患者是禁用的。

按照指南,這類患者可首選注射短效胰島素,但如果患者難以接受胰島素的話,可以選擇極少通過腎臟代謝的諾和龍等藥物。對於發展為尿毒症的終末期患者,則最好選擇短效胰島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