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战争进行了三次,前两次不分胜负,第三次他们成为胜利者!

历史上,印巴都是英国的殖民地,随着二战的结束,印度人民反英国反殖民的斗争日益高涨。随着英国的实力下降,自知已经不可能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但为了达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印度的分裂。

印巴战争进行了三次,前两次不分胜负,第三次他们成为胜利者!

两个国家不到两个月,就因为历史形成的民族宗教矛盾加上新兴的领土争端爆发了大规模战争。 战争的导火索就是原殖民地第二大土邦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 战前这里有居民500万,其中78%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按照蒙巴顿方案中的宗教信仰原则,克什米尔实际该归属巴基斯坦。

印巴战争进行了三次,前两次不分胜负,第三次他们成为胜利者!

巴印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两国军力比大致为1:4,印度投入到印巴战场的兵力曾达到15个师。为使拉合尔免受印军占领,巴基斯坦被迫动用了最精锐的战略预备队。其次,巴基斯坦的领土构成凸显其国家安全的脆弱。巴基斯坦由西巴和东巴两部分组成,印度横亘其间,巴基斯坦面临在东西两线与印度作战的可能,且东巴军力十分虚弱,如果印度进攻东巴,巴基斯坦将无力招架。

印巴战争进行了三次,前两次不分胜负,第三次他们成为胜利者!

为反击印方的军事行动,巴总统阿尤布汗和陆军司令穆萨、空军司令努尔·汗等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对克什米尔西部地区的印军实施反击,反攻计划代号为“大满贯行动。”在精心计划和充分准备后,“大满贯行动”正式开始,巴基斯坦军队对克什米尔西部重镇查木布和马达拉两座城市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印巴战争进行了三次,前两次不分胜负,第三次他们成为胜利者!

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实现了在南亚称霸的目标。战争期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军队在东部和西部战场交战。当东巴基斯坦的巴基斯坦军队在1971年12月16日投降时,战争在实质上结束,孟加拉亦脱离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印巴战争进行了三次,前两次不分胜负,第三次他们成为胜利者!

通过三次印巴战争,印度成了最大的赢家。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大部分富庶的地区,并且最终肢解巴基斯坦使得孟加拉国独立,南亚次大陆上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印度成为南亚唯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大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