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往事之《劉大善人》

故鄉往事之《劉大善人》

劉建平,字漢北(?——1951年·秋)。具體生年不詳,宿州寶光寺人。黃面,短鬚,壯貌魁碩,有威儀。清末民初,為方圓百里、名聞遐邇的108村寨寨主,人稱劉大善人。

寶光寺乃初建於明代,香火曾盛極一時。故此村成當地第一大村寨,目前仍有東、南、西諸門及後寨之稱。(我老家即在南門,幼時門前之寨牆基礎猶存。牆寬逾丈,據稱可並排過兩輛太平車——木製四輪大車。)

從我家向西隔兩處房屋,便是劉大善人府宅。整個院落佔地約兩三畝,前後兩進,數十間房屋,皆典型民國建築,至今完好尚存(見附圖)。大門兩側高築石臺,臺下暗置機槍眼。我記事時,已成為地方糧站——被國家充公了。後糧站取消,出租給農戶作養殖場,養雞鴨。再其後,為私人所購。現在有鄰居在裡面育養寵物狗……

劉大善人樂善好施,善行廣佈、德威四方。即便北到徐州府,無論上轎下馬,幾乎隨時都會有人主動自願向前,或恭謹相扶,或弓身作凳,甘心供其踩踏——而這些人,或其父輩,先前大都曾受善人莫大恩惠。

劉善人曾於民間收養眾多無家可歸,飢寒交迫之鰥、寡、孤、窮者。供他們衣、食、住、學,而尤以孤兒居多。閒常無事,善人發覺兒等彼此之間,時常口角互毆,便吩咐他們每日將路東一堆石頭搬到西頭,第二日再從西頭搬到東頭……如此往復循環,鍛鍊消磨爾等。及漸長,則視各人資質,又分別送去各地,或求學,或直接去做事。而這其中便有一名被送去日本留學的孤兒,後來卻讓劉大善人與整個寶光寺人既感恥辱又難以言說。善人一家最終更因此家破人亡。

——此人便是1937年,日本入侵中國,第一個帶領日軍岡村寧次?部由東北入侵的漢奸翻譯(據說這小子幼時流落街頭時常受辱,屬意報復社會)。

彼時日軍一路燒殺搶掠,到處慘遭荼毒,家鄉周邊亦皆血流成河。而獨因此人終算是寶光寺人,又受本村劉善人大恩,故於日寇面前力保,致惟家鄉得以倖免。據言,當時日軍夜半到達寶光寺,一色皆在村外駐紮,和衣而睡。天亮方始列隊進村。後來住進村寨,亦不擾民。尤其是對小孩子們格外地好,誘之以糖,使為之放馬。所以我家鄉人對這一頭號大漢奸是既深以為恥,又賴其以存。然此人名姓至今不傳,蓋乃為鄉人所不齒矣。

至於劉大善人,自是隱忿難發。可憐善人一生行善,不想竟收留培養了如此一個 “學成歸來” 的民族敗類。雖與自身無害,卻於國於民有罪!直至抗戰結束,大善人仍深為自責,終日鬱結於懷。

新中國解放第二年,1950年12月起,全國掀起“鎮反”運動狂潮。一些殘餘土匪、惡霸、反革命等被徹底肅清、鎮壓。而相當一部分忠勇志士、仁義鄉紳同時也被此風暴無辜席捲…… 加之劉大善人當年曾“豢養”一大漢奸,更被地方武裝與“革命群眾”推上風口浪尖。遭受非人的折磨與批鬥。1951年秋,某月涼如水夜,心灰意冷、日臻絕望的一代豪紳劉漢北先生,遣散家人,隻身逃至家鄉東南一座獨孤小山。以隨身所繫腰帶,掛於一株山槐樹上,結束了自己輝煌而又黯淡的一生。

本村一吳姓木匠慕其義,偷偷釘制一薄木匣,葬之於小孤山下。

劉大善人後代亦皆發達,現散居美、英、法、加拿大等海外諸地。然因其父之冤,仇視祖國,至今老死不歸。

故鄉往事之《劉大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