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正大155238
讓我回答的話,我肯定說舅舅,因為我家跟我大伯家鬧掰了,我沒有叔叔,只有兩個大伯,一個姑姑。
我爺爺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我爸是老三,姑姑是老四,我爺爺當時是村裡的會計,算是有錢吧,我爺奶有點重男輕女,兩個大伯家都有兒子,我媽嫁過來三年都沒懷孕,後來終於懷孕了生了我姐,我奶一看不是個男孩,照顧都沒照顧過,天天抱著兩個大伯家的孩子,後來我媽又生了我,還是個女孩,當時生我的時候,我奶直接就說扔了吧,我爸媽捨不得,後來又生了我弟,可能因為我弟最小吧,我奶奶不疼我跟我姐,也不疼我兩個大伯家的孩子就疼我弟,什麼好吃的都給我弟,我奶奶也最疼我爸了,我爺爺好像有點勢力,那時候我兩個大伯跟姑姑家孩子都比我們姐弟三個大,學習也好,我爺就成天往他們家跑,我姑也是自己村的。
我舅家是我們隔壁村的,我家一有事我舅就來了,就我爺那事差點打起來,幸好我舅在場,我說舅舅好,是因為我家跟大伯家不合。現在我家跟兩個大伯家已經斷禮了。
啟點往事
關於二叔和舅舅誰更親這個問題,我根據自己的判斷,答覆如下:
二叔和舅舅一個是父親的兄弟,一個是母親的兄弟,不論從血統還是從實際上來說,還真的遠近難辯,親疏難分。
由於舅舅是親戚,見面較少,見著後又是請吃又是叫喝的,和叔叔比起來一天不知要會幾次面,有點習以為常,不象舅舅那樣親熱,其實在骨子裡,叔叔也是很疼侄子的,不過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當家裡有了事,叔叔離得近,會第一時間過來幫忙,而舅舅則因為路遠,有時還沒有得到消息事已經辦完了,在這件事情上,叔叔則要比舅舅要幫忙的多。
無論怎樣,叔叔和舅舅都是你這一生中最親近的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他們,如果有能力,就多多去幫助他們。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叔叔親還是舅舅親,在現今社會,這個看各人的感覺吧,沒有親疏關係的。
(你能分出他們是叔侄關係還是舅甥關係麼?)
有句俗話:“孃親有舅,爺(爹的意思,部分南方人對爸的稱呼)親有叔。"舅是母系血親,爺是父系血親。
按照中國古俗,應該說父系血親排在第一,你看《宗譜》就有所理解。因為中國古風推崇的是“男尊女卑"。
(外甥提燈籠一一照舅(就))
我們家鄉的外甥結婚,舅舅要座第一席,過去是方桌,是講席位的,為什麼?原因是“外甥由母系沿傳”。沒有母親,就沒有父系承續的香火。(香火:指子孫)。現在也一樣,外甥結婚,舅舅要座主賓席(最重要的席位)。但是在拜禮方面,先拜內親,叔叔屬內親,所以先拜伯叔;接著拜外親,也就是母系的舅舅們,舅舅雖然親,但只能是親戚關係。農村還有句“諺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就了了。"說的就是外戚關係。第一代舅舅與母親屬於第一代,這一代的兄妹、姐弟關係是最親的,到了第二代姑舅表兄關係一般來往還可以,到了第三代,基本就不怎麼來往了。而內親不同,一直表現就比較親近。這是因為古俗聚族而居,有什麼事互幫互助,因為居住在一起,打個招呼就會一起幫忙。有困難先找內親,再找外親。內親在五代之內是比較親近的,俗稱堂叔伯。新年的第一天拜年就是堂伯叔;第二天拜舅舅家。
這是古俗對待叔叔親還是舅舅親的區分。
時代在變革,如今一家只有一到兩個孩子,已經模糊了叔叔親還是舅舅親的認知。誰來往最多,誰對自己最關心,誰就最親。這應該說完全靠自己的感覺。
親疏關係主要看來往的親蜜度。如今的內親關係也未必住在一起,父母在是回家,父母去了,關係就會逐漸疏遠。反倒是有一種現象不可忽視,母系表現得更親近,因為現在孩子少,和姥爺姥姥生活在一起的情況更多。現在不僅城市,農村也多有這種情況:外甥從小生活在舅舅家或外公外婆家。反而冷落了父系家族。
(再分析下,他們是何關係。)
萬事不可一概而論,就看各人從小的生活環境和自己的感知吧。你覺得對嗎?
老狼48440790
我們這有句話,爹親叔大,孃親舅大。對於這兩個長輩都是最親的,因為叔叔是你父親的兄弟,舅舅是你母親的兄弟,一個是父親的至親,一個是母親的至親,他們都有權教育你,都值得你尊重和愛戴。 如果你跟你媽和兄弟關係好,那麼你就跟你舅舅走得近;如果跟你爸和兄弟關係更好,那就是跟你的叔叔大爺們關係更好。父母跟兄弟關係都好,那麼就都親。
大魚工作室
我爺爺奶奶去世早,父親花了30塊大洋給二叔娶了個媳婦,因為二叔的腿有點瘸,二嬸嫌棄他老想跑,父親就讓媽媽看著二嬸,就這樣二叔有了四個孩子,那時我們還是一家人。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一次家族紛爭中,父親與村支書發生矛盾,被其爪牙打成重傷,在我三歲那年,含恨而去。從此二叔一家徹底倒向村幹部一方,視我們一家為水火。二叔一家見到我們不是怒目而視,就是惡語相向。我們兩家的自留地相鄰著,二叔借生產隊的牛耕自家的地,來回幾趟就完事了,而我母親帶著年幼的哥哥姐姐幹到深夜,才把半畝地刨完,二叔對這些視而不見。哥哥長得身強力壯一表人才,幹活是全大隊數一數二的能手,但隊裡幹部總是欺負我們,一次哥哥與生產隊會計打了起來,二叔竟然死死抱住我哥的胳膊幫人踢打,那年我哥剛下學,只有十七八歲。哥哥想去當兵,但是由於政審不過,再加上家貧如洗,實在沒有出路,無奈做了上門女婿。二叔一家更是幸災樂禍,明裡暗裡嘲笑我們。
時過境遷,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1982年我幸運地考上了大學,二嬸一反常態地給我送來了五元錢,我把她送到家後的路上,她出乎意料地說一家人別客氣,過了多少年我還在疑惑我們怎麼能是一家人呢?
我大舅家在安徽,有六個孩子,生活也不富裕,只是比我們稍好一點。每過一段時間,我們就到大舅家,大妗子總是單獨給我做些好吃的,饞的表弟表妹只能站在一旁咬著手指頭。臨走時,大妗子會給我裝的滿滿一竹藍子細糧,並把我們送的好遠好遠。大舅也會把在大隊殺羊時偷偷留下的羊油、羊骨頭、羊下水,讓我們帶回家吃,對我們來說,那就是難得的珍品,直到如今我還對羊雜碎情有獨鍾,成為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
嶺秀1
我父親姊妹四個,只有他自己是男孩,所以我沒有親叔伯,但是我有堂叔。
我母親兄弟姐妹六個,三男三女,所以我有三個舅舅,小的時候會認為還是跟親戚近一點,親一點,現在才明白親戚就是親戚,再親也只是親戚,而一家人就是一家人,別管什麼時候都是一家人
我的母親是家裡老大,我的父親也是家裡老大,所以他倆結合拉扯了三個家庭,奶奶家,姥姥家,還有他們自己的小家,弟弟妹妹們都還小所以長大結婚幾乎都是我的父母親操持的,這一輩子特別不容易,最不容易的是拉扯起來的小家,出了兩個不孝子,一個是我,另一個是我哥
父親病故後,我的姑姑們就不再去我家走親戚了,除非必須去的日子,彷彿我們的生命中從未出現這些人一樣
可一家人的叔叔們就不一樣,我哥放棄給我父親治病的時候,我的叔叔們敢扇他耳光,敢罵他不孝,我父親走後我母親受我姑姑的欺辱時我的叔叔們敢站在老嫂子的身後告訴她,長嫂為母,你欺辱別人我不說什麼,但你欺負我嫂子就是與我為敵
我比哥哥小十一歲,正當好年紀的時候家裡突發變故,未能找到對象結婚,父親去世後加之母親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哥嫂對我的嫌棄之情已不是放在心裡,而是擺在臉上說在話裡,我匆匆找了一個男人出嫁,訂婚那天我的親戚都去了,沒有一個人知道男方家庭如何,甚至連我的哥嫂都不清楚男方家庭,只有我的叔叔,在那天蹦了,大發雷霆,說自己家閨女出嫁,連對方家庭你們都不清楚就同意,你們是在幹嘛???
我沒有親叔,可若論親,我覺得我的堂叔們在我心裡更勝一籌
兮小狸756
在我們老家有一句話叫:姑表親,輩輩親。
意思就是說:爸爸的姐妹和媽媽的兄弟姐妹,對自己而言,會和他們的孩子天然更近一點。
雖然血緣關係一樣親近,但心理上的感受則是不同的。
當然了,南方可能和北方是不同的。
所以,在很多北方的家庭中,舅舅是要比叔叔親的。
這一點,並非是毫無依據,而是基於父親和母親在家庭、兄弟姐妹之間的角色的不同,造成的親疏差異。
我們偶爾在和身邊朋友聊天,或者自己偶爾想到這麼個問題:
如果是男生,心裡想有一個姐姐或者妹妹該有多好。
如果是女生,心裡想有一個哥哥或者弟弟該有多好。
我自己不是獨生子女,上面有一個哥哥。但是,天生感覺就沒有那麼親切。總是感覺到心理上的距離感。
心中一直想象的也同樣是有一個姐姐和妹妹。
而這兩種男女不同的想法,恰恰映照了上面的那句話——姑表親,輩輩親。
造成這種差異,往往和社會文化有很大關聯。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裡面,講究的是男性需要成家立業,肩負著努力養老婆和孩子的責任。
如果自己有一個哥哥,則兩個人面臨的是相同的問題。自然,相互獨立性就會加大。
因為中國傳統家庭觀決定,男人必須獨立養家。
加上兄弟兩個性別相同,有很多牽扯到臉面的問題,也不好和自己的兄弟交流,所以,造成了一定的距離感。
如果是有一個姐姐或者妹妹(這也是我的夢想),相處起來就會簡單許多。
傳統家庭,女性不需要負責最主要的養家的責任,所以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和自己的兄弟溝通。
而基於女性性格細膩、異性相吸的特點。以及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造就了兄妹,姐弟的關係要比兄弟的關係親近。
女生則和男生相同。
所有這些文化特點,導致了舅舅的關係要比叔叔的關係心理上親近一些。
當然了,現代家庭觀不同於以往。但這種傳統家庭觀念,社會文化,所導致的親疏仍然發揮著殘餘作用。
李二白影像
叔叔和舅舅誰更親,從下面分析就一目瞭然。
一、叔叔是自己父親的兄弟,是有直系的血緣關係,一般情況叔叔同你們很近,是肯定愛你的,並隨時關愛你們。
二、舅舅是自己母親的兄弟,也同樣是有直系的血緣關係,一般情況離你們遠,也肯定是愛你的,因為距離遠,也許會更增加一份關愛之情。有說是:拉著舅舅手,聞到母親香。
三、所以這個問題你得先回答:你父親和母親誰更親,答案自然而出。
大家評評誰更親?
lcxyj9
這個還得看人吧,舅舅是媽媽的兄弟,二叔是爸爸的兄弟,就看雙方的走動和關係密切度了。
當時我們都在上學,知道後,真的要去報仇,但被我大伯和大媽拉住了。 當時我二伯對於這件事,是沉默,不支持也不反對幾個女兒女婿這樣做,後來他們幾個女兒和女婿上門道歉請求原諒,被我爸媽拒絕。我們兩家人的仇恨,就這樣結下了。
後來估計是他們找關係,人沒抓,就是賠錢。人在縣城,我們在農村,這種人脈關係沒法比,所以,我們五個兄弟就拼命讀書啊,想以後報仇,後來都考上大學了,但二十多年過去後,卻發現,仇恨沒有當初那麼濃了,如果用自己手中的人脈關係和權力,去報仇,也沒有意義了。
只是,這20多年來,基本再沒來往。
二伯家大兒子當時已成年,對當初的事情,也是沉默,我們對他和我二伯是很有想法,對我二媽和她的幾個女兒女婿,是仇恨。
但我二伯的小兒子當時還小,沒法阻擋這件事,我們也不怪他,所以長大後,他也考上大學,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做兩家關係緩和工作,想在有生之年,把上一代的仇恨,化解。
這個小我半歲的堂弟,做人真是沒得說,比他姐姐和哥哥們確實強不少。
我清楚地記得,5年前,他結婚的時候,多次到我們家,求著我爸媽參加他的婚禮,但最後我爸媽還是沒有去,後來聽人說,那天結婚時,他一直站在他家門口,等待我爸媽出現,但望眼欲穿,最後還是沒有等到我爸媽,後來聽到這事,我們真的也挺難受的,可以想象得到,他當初是多麼的失落……我們後來也在反思,難道這樣的仇恨,還要繼續在我們這一代延續下去嗎?哪天我們百年過世,一縷青煙、一把黃土,把我們的仇恨帶入地下? 尤其是後來聽說當時參與打人的我二伯的二女婿車禍死了後,一下子,覺得很悲涼。
這兩年,在我這個小堂弟的努力下,我們兩家總算有往來,我父母,以及在縣城工作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弟弟都已認可、原諒了他們當初的行為。
今年過年回家,看到我二媽滿頭白髮,耳朵也背了,說話都聽不到,突然覺得,24年前發生的那場悲劇,實在不想再去計較了,人生還有多少個24年呢?所以,當我24年後再叫了她下二媽時,可以看出她都快要落淚了,她兩個女兒也一樣。哎,人啊,就是這樣,時間,會沖淡哪些悲劇和痛苦,淡化那種仇恨。
至於我的幾個舅舅,屬於關係比較正常,關係不冷淡,也不熱,屬於正常往來吧。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這個問題,叔叔與舅舅都是至親摯愛的親人,一個是父親哥哥、弟弟;一個是母親的哥哥、弟弟,都有著血緣關係。要是按照傳統觀念來區分的話:1、叔叔應該要親於舅舅的,他是一筆寫不出兩個姓,姓氏相同,而且叔叔家的孩子又稱之為堂哥、堂弟,就是一家人近稱;2、舅舅卻是一個外姓,按照規律來講,稍微要遠一點,也是至親摯愛的親人,他們的孩子稱之為表哥、表弟,這個“堂”字與“表”字一對比,就能說明問題了。如果兩姐妹分別嫁給兩兄弟,另一家的孩子就是你的堂兄弟,是一脈血統,優先於表兄弟,這就是傳統觀念;3、如果從血緣關係來講是一樣的親近,要從傳統家庭觀念和地位來說,人們認為叔叔親於舅舅,其實這是一個錯覺,按照姓氏來判斷哪個親與遠,沒有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必須忘記傳統舊觀念的束縛,才能真正認識這個關係。所以說,叔叔與舅舅誰親只有在打破傳統束縛才能認識到,他倆都是至親摯愛的親人,根本沒有誰最親之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