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得了这个病,能要农户半条命!

病!病!病!

据说赤霉病严重的地块,小麦减产严重,甚至能减产50%。

小麦得了这病,只剩半条命。

小麦赤霉病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小麦得了这个病,能要农户半条命!

小麦赤霉病

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小麦赤霉病造成的减产巨大,严重的时候,小麦赤霉病的感染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造成小麦的减产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

第二,危害巨大,小麦赤霉病感染麦粒之后,会有一种毒素对人畜造成危害。

小麦赤霉病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什么难以防治?

小麦赤霉病,它是在小麦的花期进行侵染,靠雨水传播,在温度二十五摄氏度左右,有充足的降雨之后,在小麦的花期迎来了赤霉病的感染高发期。


小麦得了这个病,能要农户半条命!

高效便捷、省时省力的飞防技术

那么赤霉病在什么时期防治呢?

大家记住一句话,见花打药,如果施药后遇到降雨,需要补打一遍,为了确保赤霉病的预防,很多人建议赤霉病的预防要打两遍药,第一遍药叫见穗施药,在小麦进入抽穗期就开始打药,第二遍药是见花打药,赤霉病的防治是宜早不宜晚。

选用哪些药剂能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

推荐两个配方:第一个是戊唑醇+咪鲜胺,第二个配方是戊唑醇+氰烯菌酯,由于这些药剂活性高,持效期长,对于防治赤霉病有非常优秀的效果,可以作为首选药剂。



防治误区

防治赤霉病要弄清其发病规律、影响因素、防治的最佳时期,科学用药,掌握喷药技术,才能有效防治。

误区一:不要只凭老经验办事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流行与菌源量多少、小麦品种的抗性、抽穗扬花期降雨日数和降雨量、田间相对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就可以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连续3天降雨,雨量达12毫米以上,十分有利于赤霉菌子囊抱子的释放和侵染。

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麦苗稠密度大,田间郁闭,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也可能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

因此,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要综合考虑发病因素,才能彻底防治好小麦赤霉病。有的农户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只凭老经验办事,只注意天气是否下雨,而忽视田间湿度和品种抗病性两个影响因素,虽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病害发生,但同样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误区二:不要错过最佳防治时间

众多资料介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用药时期为“抽穗到扬花期”。如此长的用药时期内,不同时间段用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有部分农户用药选择在孕穗期,或是扬花末期,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才开始用药,不是过早,就是过晚,没有把握好最佳防治时期,虽然喷了药,但效果很不理想。

根据多年防治实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应在小麦齐穗到5%扬花时开始喷药最好。

抓最佳防治时期不要太死板,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抽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喷药。

2、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

3、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赤霉病可能流行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降雨间隙多次喷药防治。

4、若喷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

误区三:选择农药要注意科学性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几十种,选择时要注意科学性,要注意药剂的抗性及作用机理的互补。

比如,一些地方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由于药剂产生抗药性,效果很不理想,就必须加大用药量,或更换别的杀菌剂。如戊哇醇、咪鲜胺、氰烯菌醋等。

误区四:注意用药次数

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根据菌源量多少,天气情况,药剂防治效果等因素来确定防治遍数。

发病轻的可以喷一遍药。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有必要进行第二次防治。第一次喷药后要及时检查效果,如效果不好的要及时喷第二次药。

喷药后遇雨,要在雨后及时补喷。


种地不容易,千万要警惕,不要让赤霉病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世界上最悲催的,不是粮食不值钱,而是付出一年血与汗,丰收与我不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