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近千年的传承文化是到底怎么了,为何不敌现代武术?

传统武术近千年的传承文化是到底怎么了,为何不敌现代武术?

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之比较

有一位练意拳的杨先生曾经“承认”,“意拳大师中”无一人能将“手接手”的妙招去同散打运动员手接手。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中国武林界很少见。近半个多世纪,单纯练习传统武术者倘无一人在擂台上战胜过职业拳击,泰拳及跆拳道和空手道,我们这些练传统武术的人已经没有理由夜郎自大了。从技击理念到训练方法,我们是不是有点落后了,传统武术的修炼体系还有那些优势?

传统武术近千年的传承文化是到底怎么了,为何不敌现代武术?

一、谁有资格来否定传统武术 我对韩起先生的胆识与文章素来敬佩,其风骨比起某些孙氏门人和大成拳的所谓正宗传人来何止可强出几百倍!但他最近又推出“道新拳论”来否定传统武术,我却不以为然了。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武魂》刊出赵道新的一系列文章来置疑传统功夫,我虽自幼受过拳击和击剑这两种简单实用的现代搏击技术的窍要。但那时对传统武学倘没吃透,因此不敢站出来为传统武术说话,因为否定或肯定都是要相比较而言的,否定传统武术者,往往会拿拳击,散打和泰拳来说事,但他们大多都是对于传统武术一知半解,或者干脆就是一窍不通!否定传统武术,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不是一件小事,否定者本身必须要具备二个基本条件:一是否定的资格,二是否定的观点能否成立。

传统武术近千年的传承文化是到底怎么了,为何不敌现代武术?

先看一看赵道新先生的资历够不够格,赵道新先生是张占魁的弟子,习形意,八封为主,又从王芗斋和吴翼翚学过大成意和六合八法。要知道否定一门学说或学术体系,从概率学的角度上看,必须要掌握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内容和百分之百的学术观点才有可能,而赵先生区区只学过传统武术中的三个门派四种拳法,就敢否定传统武术?要知道赵先生习武的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有上百个武术门派几百个拳种!再

看一看赵先生自身的功夫真的象某些人吹捧的那么高?2007年5月,在长春交通宾馆,我与赵道拳先生的弟子张鸿骏把盏论文,鸿骏大哥谈到了赵先生,我没好意思从下探讨。很早就有人说赵道新在杭州国大赛上力压群雄,拿过第一,有好事者将当年的原始记录刊登出来,结果赵道新是在比赛的第二轮就被人打下来了。赵先生在其师门中的功夫也不能算是姣姣者,不然李存义和张占魁为什么带韩慕侠去打俄国大力士?而没请赵先生!薛颠当年挑战张占魁时,赵道新为什么不出头?据说赵先生跟 很多人比过武,被他打败的都是些什么人?

传统武术近千年的传承文化是到底怎么了,为何不敌现代武术?

有没有真正的高手?象李光普,程有功,孙禄堂,杜心武,閰志高,傅剑秋,尚云祥,薛颠,宫宝田等?这些人当年可都在京津二地站过码头,即使比这些人年轻一点的,就在天津当地谋生的如张春生,纪学忠,李旭洲等后辈们,赵先生恐怕也没跟他们切磋过!如此,赵道新只学过中国传统武术百分之一的功夫,也没跟国术大师中的一流高手过过招(二流都没碰过),

怎么就敢否定中国武术呢?进入国学殿堂需要有学术资格,而要否定传统武术,据我反复掂量:中国几千年的习武之人里倘无一人有这种资格,因为从无一人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也从无一人精通过传统武术中二十个以上的门派功夫,当然,我就更没这份胆子了。趋势者多是求利,叛逆者多是求名,赵先生是叛逆者,但他不是一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求实者,他的学术观点值得商榷。

传统武术近千年的传承文化是到底怎么了,为何不敌现代武术?

二、传统武术在那个环节落伍了 当然传统武术本身并非是完美无缺,没有所谓的“绝学无忧”一说。近年来我与国家散打队教练邱国友,培养张喜燕的教练唐光大,前国家重剑队教练王恒满都有过接触和交往,采访过上百场散打和击剑比赛。从训练方法到实践的技战术对现代搏击进行了研究,发现就功力的训练方法而言。现代搏击并无优势,传统武术的很多训练方法都已被现代搏击所借鉴。

CCTV曾播出过两段采访,一是介绍创造了拳掌击碎砖瓦世界纪录的空手道冠军,他的主要锻练方法意竟是日常用拳掌击打缠上绳子的颤板,不知道他是不是从中国的八封门学去的功夫。第二段采访中国拳击队,介绍他们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训练方法,而这些方法竟是传统武术外家拳的翻跟头和类似八卦转掌的低身转圈;还有一抡铁捶砸汽车轮胎。我少年时就在沈阳电车公司南湖车库里,就见过一群练武术和拳击的人,用拳脚踢打轮胎,难道这种中国民间武者的训练方法竟成了国外现代搏击的专利?至于中国传统武学独有的内练方法老外还没学到手,最多也是照猫画虎地打一打咏春拳的木人桩。

传统武术近千年的传承文化是到底怎么了,为何不敌现代武术?

三、融合与借鉴 辽宁省散打队的主教练刘承义,经常到我练功的场子切磋一些实战技法。他曾经获得过两届全国武术散打(散手)冠军,但他却是练传统武术出身,主修太祖拳和八卦掌。他将太祖且拳技法分解为散手进行单操,又自学了拳击,并经常与各类高手进行实战,此后登上擂台,既所向披靡。刘教授的成败经验是传统功夫与实战训练相融合的典范,传统武术的腿法,拳法和跌法及功力训练,加上现代搏击理念与实战训练状态下的科学演练,

当然比单纯练习传统武术或单纯进行散打拳击一类训练的人有很大的优势。 传统武术在搏击方法和功力训练上远比世界上任何一门搏击术都要丰富、系统,象巴西格雷西的地面搏击方法似乎是独树一帜。但依我看,比起传统武术北派中的地趟功夫和南派的福建少林狗拳还是逊色不少。但传统武术却一直没能建立起完整严谨而又不失公正、安全的擂台比赛体系,这就制约了传统武术实战技术的发展。

传统武术近千年的传承文化是到底怎么了,为何不敌现代武术?

而拳击、跆拳道、空手道和泰拳从一开始就有擂台比赛制度了。 都说中国的内家拳厉害,但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既偏重了养生并在形式上与中国道家文化相融合了。当年辉璞先生藏有武当嫡派内家拳谱,谱中有云:“党性灵明力无边,一粒金丹上指尖;动静刚柔谁做主,金钟转处是真诠。

”这显然与技击没有太大的关系了,纯是内丹的养练方法。而在1676年黄百家撰写的《王征南先生传》中谈到内家拳仅手上的打法及练法既有三十五种之多。于是有人说真正的内家拳已经失传了,其实是于养生融合了。有人问当代的一位七十多岁的太极名家:能否打败泰森?这位太极名家很聪明:你问泰森他到了我这个年龄时,还能不能打得过我!

无论是职业拳击还是竞技体育,对人的健康都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唯有中国的传统武术,尤其是内家拳对人的长寿和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身边的一些练拳击和散打的朋友都开始接受太极拳了。 融合和借鉴是多种文化促进发展的必然。

传统武术近千年的传承文化是到底怎么了,为何不敌现代武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