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武协禁止演进出新的“传统武术”还能抢救过来吗?

被武协禁止演进出新的“传统武术”还能抢救过来吗?

这次事件里面很少人注意到武术生态里的分层问题。

事件的两位当事人,徐晓冬是民间搏击里面比较敢打的,而雷雷虽然开拳馆,但一不是走镖护院,二不是打擂赚钱,也不算正宗运动员。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两个人只是分别代表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的一个部分,如果这场架真能继续打下去,牵扯到的层次多了,会发现生态其实更复杂。

有职业运动员,有所谓的掌门,有练太极连带散打的,双方都会出现更多更能打的选手,打得也会更好看,到时候再有更多的结论也不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骗子也会更多,但是骗子哪儿都多,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被武协禁止演进出新的“传统武术”还能抢救过来吗?

我们粗略地套用生物演化的观点,可以对传统武术有些新启发。

传统武术在旧社会和战争分不开,不管是政权对政权,还是村头对村头,它不可能没有好的战绩的,因为只要打就不可能不分胜负,只要分胜负就会慢慢进化。

但是当今世界处于一个短暂的和平稳定时期,传统武术杀伤的基因流失了。这个时候传统武术作为一个复杂体系,其中必然会有一部分更适合在这个时代畸形发展,比如玄学、养生、改编给影视——因为这是现代社会慷慨给予的新“生态位”。传统武术都去占领这些生态位了,能传下来的只有垃圾。

我不是说这种事只发生在建国后,那个是借口,它在历史上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的,比如清末太极拳变异成养生拳法,比如孙禄堂晚年用丹道来解释武术,这个进程其实是缓慢而反复的。

那旧的生态位,是被热兵器取代了吗?

被武协禁止演进出新的“传统武术”还能抢救过来吗?

以前我也认同这个观点,但现在看来还没有这么简单。知乎讨论很多的西斯特玛、马伽术之类,有一个基本共识是它们的确存在和中国传统武术异曲同工的地方,但它们反而是在热兵器流行的环境下催生出来的,是所谓的“洋武术”在现代环境下实现的适应——所以说到底还是传统武术自己不争气啊。

那中国传武有没有这种进化呢?

当然有。散打是不是一个例子,大家自行讨论;即便是在当代社会还原传统武术搏击上,也有很多好玩的民间擂台比这一场架好看得多。有上电视的,有悄悄摸摸进行的(当然不可避免地也有骗子),尤其是以复古兵器为主的打斗,长枪大杆子,连刀带盾牌的。

但是这些尝试有个问题——只能自己玩玩就好,吃瓜群众不认。

被武协禁止演进出新的“传统武术”还能抢救过来吗?

大多数观众接触到的传武,是从武侠作品、大众媒体上得来,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又只有偏重于养生的拳法,所以社交网络上会出现“树个武侠靶子打武术”的现象。大杆子是什么?我们喷喷降龙十八掌就好了。

一边是对传统的认知错误,一边又是禁止创新传武。

也就是说,这些创新举动是不被认可的。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之间只有二元对立,只有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渐近式的改进是不符合认知的。(也许和近代史被动、革命地接受外来文化有关,谁知道呢)

所以我想说,“传统武术”是先被大众以错误的方式认知,又被禁止了有任何演进可能。如果这个观念不改变,那么传统武术的唯一归宿,可能就只有在少数人的坚持中默默灭亡了。

被武协禁止演进出新的“传统武术”还能抢救过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