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首先是认为传拳就是传套路。

光套路有什么用呢,那不跟跳舞差不多呀?我一直认为学套路要学发劲、学拆招、学对练、学套路里的攻防转换、打斗思路等等一系列东西,这些才是套路的内涵。就像我们拿到本数学书,老师不讲解题思路公式变化,而是让我们每人抄书抄到可以背下来,你觉得能学到什么呢?

一个老师可以说这些内涵的东西只传门内的人,或者说有缘人能够自己练明白,又或者说以前的老师傅就是只传套路,而且学得明白的人都藏着掖着,那我觉得这个武学的衰败是必然的。学习过程不清楚,学习目的不明白,学习细节不明了,在我看来就是无所适从的。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传拳是传一整个体系,光传套路太糊弄事了。

其次是认为套路好就能打。

这句话我曾奉为圭臬,花了很大功夫去研究套路,然后上台跟师兄对打被虐了个惨。套路可以盘功夫,可以练拆招攻防,也可以印证自己的实战经验和心得。但是确保能用出功夫、用出招式的因素有:时机感、距离感、反应速度、战术、连击组合、心理(假动作)等等,这些东西没到位,套路里的东西吃得再透也是有劲憋着没处使,就像空有巨额银行储蓄但无处投资花钱一样。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所以套路能帮助人变得更能打,但不是套路好就一定能打的,真功夫还是要在打中寻的。

然后是套路的花式拆招。

有的场合需要表演,人家一拳过来,我一连串漂亮的防守反击把人放倒了,赢得观众的掌声。但表演终究是表演,不能都当真,人家一拳打过来就定在那儿等你一连串动作,另一只手像废了一样收在那里,这事儿靠谱吗?但不少人认为套路的拆解就是这样的玩意儿。

一次接触,这么短的一拍里,动作最快不过敌一我三,那还是普通人冲上来一记大王八拳的速度vs练过组合技术的人。一般来说一拍换一拍是常见情况,所以最好就是两个动作合成一拍,应对人家的一个动作一拍,比如顾打合一(闪+打)、连消带打(化+打),或者干脆靠着抗击打一拳换一拳等等。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谁会打完拳不收拳、不打第二下,眼睁睁看你开加速连续五六下还带摔呢?套路拆解本来是很简朴的,越是复杂越是要求对方有特定动作的,那就越难用出来,性价比低得发指的技术怎么没被淘汰还传下来的呢?

所以有些老师讲套路拆解讲得天花乱坠,弟子学的时候觉得好厉害如痴如醉,这些都是虚的,更可怕的是也许很多人还意识不到虚。

最后是觉得本门套路什么都有,自己练了就什么都会。

我一直觉得练拳最忌练出优越感。我也见过一些人去别人那边交流了一下,或者看了别人的打法,就说这个我们的套路里也有。是的没错,人都是两手两脚,别人的功夫有较大概率在自己门派的套路里找到近似的,但并不能因为这个就觉得自己的套路逼格高。

要知道套路里有,不代表就会专门拿出来练,专门拿出来练不代表就能学得精就能在实际打的时候用出来。套路是几代人的招数功法合起来编的,一个人全部精通是不现实的,

样样有更容易样样稀松

有的老师以自己的套路集百家之长为噱头招生,有的学生则自欺欺人以为自己什么都会,这个和花式拆招一样自欺欺人。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徐晓冬,北京人,自称国内MMA先驱者。

其实徐晓冬这话没啥错,因为他的确是

中国大陆第一个打MMA比赛的人,但是广义上把MMA带给华人的还是李小龙。先别着急喷, Dana White 就是“李小龙是MMA之父”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大哥就是因为看了李小龙才搞得UFC,UFC什么地位不用多说了吧?当然还有人不认同这个观点, 比方说李小龙的师傅GENE-LEBLL,这位美国柔术大佬也是个坚定地“龙吹”,但他认为自己才是MMA之父(因为比赛打得早),李小龙是MMA先驱者。反正不管怎么说,MMA的起源离不开李小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李小龙才是华人MMA第一人。

雷公太极,北京人,现居成都,当地有名的太极拳师。

此人姓名不详(起码我不详),自称雷公太极,外号小蕾蕾。雷公太极有在收徒传课,也是微博上比较有名气的太极拳师,因提出“单手破裸绞”而出名。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徐晓冬呢是个直肠子,他看不惯搏击圈传统武术圈的假,他骂那些打假赛的现代搏击运动员,也骂招摇撞骗的传统武术拳师,基本上搏击圈儿有猫腻的他都骂。很有趣的一个人,很正直,但有时候说话不过脑子授人以柄,这是他的缺点也是我不太喜欢她的地方,某方面来说徐晓冬像个孩子。

徐晓冬打假的特点就是约战,你说你XX拳法秒杀世界冠军?来,你跟我打,不打假赛打真的。什么大师、高人全不吱声儿了。骂人的多动手的少,都说自己暴虐一切真正出来应战的还就一个雷公太极(赵冀龙跟徐晓冬算是讲和了,一龙不回应,邯郸有个老拳师七十多岁了被自己儿子牵着过来要跟徐晓冬打擂台……)。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这就是传统武术最招人烦的地方,愿意BB不愿打。雷公虽然是个痴人,但他真的出来打了,这不仅让徐晓冬感到佩服也让很多人对他高看一眼。

起码,他还出来比。

国内很多人就一句话:高人不露相。说的美滋滋,可是你要真是高人,你会不喜欢高手如云的国际擂台?你会不想跟顶级拳手切磋?你不想打几千万美元奖金的比赛?你不想为国争光????

不管怎么说,比试终于定下来了。国内外(澳大利亚)喜欢凑热闹的武术爱好者都跑到现场去看比赛,双方定好没有规则的规则,不带指套不带护裆,以传统武术喜欢的习惯的比赛方式去竞技。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比赛落在成都开打,徐晓冬从北京飞到成都找雷公切磋。拳馆是一家传统武术拳馆,裁判是馆主,来的人也多是传统武术的人,开赛前的对话时间雷公挤兑徐晓冬不是好人,赢得阵阵掌声。

结果比赛开打后连五秒钟都没撑过,被揍得满脸是血。

输了吧,身为裁判的馆主就出来了,他说什么?他说“虽然现代搏击的底蕴差了些,但是力量我们都看到了”,雷公五秒比赛五分钟擦血,起来之后乖了不少说什么“希望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是传统武术圈令人讨厌的另一点:输不起

赢了之后不说自己技不如人,不感慨一下对方厉害,说对方没文化底蕴,怎么着,非得被人按地上活活打死才叫有文化底蕴吗?徐晓冬比赛打赢了没人请他说话,他自己等主持人、裁判、雷公太极说了一圈话之后才补充了几句,这像话吗?就说一场比赛不能说明武术孰强孰弱,那起码能说明习武人的差距吧?人家赢了还挤兑人家,有意思吗?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一场比赛下来,规则按照传统武术喜欢的来,裁判请的传统武术馆主,打完了,输了,被秒了,全在说传统武术现代搏击是两个东西,就不该一起比,说足球篮球不能一起比传统现代搏击不能一起比,脸呢?徐晓冬说很多传统武术不能打,都是骗人的,你不乐意,出来的结果是不是你不能打

我自己小时候被逼着练过太极,早上四点就给我抓起来练,那时候真是打心里烦困得要死,后来我跑去学MMA,跟康福锁教练,北京的朋友可能知道。当时有一天遇到一个代课教练,是一个硕士专门研究东南亚武术的,这是传统武术练的特别好的,那个腿比我胳膊还灵活。完了之后呢就聊,聊到太极里的一式叫“右下式独立”。这一式特别怪异,伸右腿身体从下往上画弧,右臂在前左臂在后做一个甩的动作。这一套根本就不是拳法,而是刀法,真正的用法是右臂持盾左臂持刀,由下往上先重击对手再补刀击杀。要不是跟他聊我永远不知道这一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广场上那帮老头除了乱吹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就跟做操一样把拳谱背了一遍,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动作的含义是什么?不想。

古代战争,一个山头三五千人对着砍,人挤人你要是重心不稳倒地就死,被人活活踩死,所以要扎马步。现代搏击都是擂台上,越灵活越好,所以都是跳步。武术是拿来用的东西,肯定要跟上时代步伐的,你看着帮传统武术继承人,不求变不突破,一天到晚老祖宗的就是最好的,煽动民族情绪谋求个人利益,这就是无耻。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喜欢中医,不喜欢传统武术,都是这种继承人捣的鬼。医学也好武学也罢,都是实用主义至上,怎么好怎么用,结果这帮人脱离当代社会发展,把医学武学变成玄学,老祖宗留下来的在他们那个年代堪称先进的东西,被你好吃懒做不求进取的后人恶意消费,不骂你骂谁

你不进步,你脱离社会,你可不就得考弄虚作假过日子,一天到晚就知道骗,中国真正牛逼的摔跤,摔法没人会没人教,为什么?因为它危险,它疼,它累人,这帮人就喜欢轻松简单的,跳个操就成武林高手了,做梦呢?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我觉得武术圈最大的虚假就是习武者集体自嗨、意淫、自贬,而不是冷静客观的去看待这门技艺。武术现在最要紧的是传承问题,老拳师们系统整理的东西能完整继承的人很少很少,即使继承的人文化素养也不是太高,问题严重的很。

首先就是拒绝现代科技的应用。要看一个技艺的发展,看这个圈子理论和实践的最高程度就可以了。武术作为一个经验积累特别丰富的技艺,虽然受过几次致命的摧残,但是它基本的完整传承下来,各个拳种顶级拳师总结发展的训练体系也相当科学完善了,虽然对这些训练体系认可的人不多但这是因为研习这门技艺的人综合素质不高的缘故,并不是武术本身的事。但是在理论方面,也就是用现代生理学,运动学,神经科学等等科技来解释、总结、发展武术千百年来整理的经验方面,武术继承者做的远远的不够,即使有心要做的,也只能业余的来学习,远远称不上系统完善。有几个练武术的上大学会选专业会选运动训练呢? 我师兄就选的这个,结果教别人用直白的话别人直接不听,认为太低级,不如讲气来的高深…………这是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到的。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举一个例子来说,学拳的时候,师父都会说多练,多练什么?对于入门之前和入门之后的多练含义是不一样的,入门之前多练是为了找到正确的动作,入门之后是为了增加熟练度。一个技术动作的技击目的,整个运动过程,动用了那些肌肉,需要意识怎么配合,在旧时代是不怎么容易说的清的,大多数是从感觉上来形容,所以去看那些技术动作的要求初学者会觉得莫名其妙,旧时代的好的拳师心里是明白这个问题的,但是因为传统文化工具不足,所以会强调多练,如果是个更负责任的拳师,会在你做动作的时候摸摸你身上的各个要点来告诉你正确的动作是什么样的。

传武的整个训练体系是基于用来练体,从功能出发来训练,很少会把体单独拿出来练,有用在就有目标在,练不偏,但是略显粗糙而且对入门者来说,这个过程有些长。这也看出设计训练体系的前辈们多么求真务实,是深刻认识到武术在训练体系方面的不足的。但是现代不同了,我们有那么好多现代科技成果可以应用,完全可以把这些拿来用来系统的直白的整理解释武术的整个体系,来缩短初学者入门找正确动作的过程,而不是动不动就扯些气啊意啊劲啊放松什么的,放松哪一部分?哪一部分不用力?整的和修仙似的,老拳师们用这些语言是受时代限制,现在还讲这些那就说不过去了。现存顶级拳师的训练体系是完整科学的,但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也是传承难并且难以吸引高水平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还有就是随意曲解拳谱和拳谚。比如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很多人曲解成三年才能入门,五年才能学到手,其实不是这样的,作为一门技艺,它的学习过程是符合人体规律的,三年一小成是指经过三年完整的训练水平可以达到这个技艺的高水平运动员,五年一大成是指能把所学的融会贯通还能取他家之所长并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这里是指青春期之后)。这不就是读本科和读博士的区别么。至于能不能达到顶级水平,那就得看命了。再比如那些站桩的要领,每一个都是对不同部分肌肉的协同要求,很多人硬生生的给整成不用肌肉站桩,还有很多拿练法来解释打法的,训练体系有的时候是和技击体系有差别的,因为目的和要求不一样。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以我的观察,有很多人练武就不是奔着实战去的,但是对武术的杀伤力多少还是有些期待的,至于占比多少,我觉得就那么一丢丢把。

面对这种需求,教拳的内容就变成了以套路为主,偶尔讲讲手,拆个招就基本上就可以了。作为学生,学了一套拳,偶尔表演一下,说出去还是名师所传,倍有面子。

但是,乱花迷人眼。很多初学者或许真的喜欢功夫,但眼力一般,然后就被上面的大师给忽悠了,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我觉得,太极拳普及没问题,养生也没问题。但是,给人制造了有功夫的幻觉,却只能教几个花招,言行不一,虚假宣传就不行了。内家拳其实是体用兼备之学,养生和技击比较难分开。现在只所以分开,其实不过是阉割了武术的本质,把缺乏劲力表现的套路拿出来,给普通人活动筋骨而已。和广播体操没有太大的分别。

我对传统武术的教学,大体的期待是:

1、入门的时候,教学生一些好玩的东西,提高兴趣。

2、一定时间后,告诉他这门功夫特点,开始上基本功。

3、几年后,如果自己的功夫有限,告诉学生自己的局限,给他推荐更好的师父。

其实,有多大的屁股穿多大的裤衩,只能教小学,当个小学老师就可以了,不要非得宣传自己的是某某学校的老师。

传统武术界有哪些虚假现象?吹嘘、说学逗唱?过度包装迷惑爱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