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首先是認為傳拳就是傳套路。

光套路有什麼用呢,那不跟跳舞差不多呀?我一直認為學套路要學發勁、學拆招、學對練、學套路里的攻防轉換、打鬥思路等等一系列東西,這些才是套路的內涵。就像我們拿到本數學書,老師不講解題思路公式變化,而是讓我們每人抄書抄到可以背下來,你覺得能學到什麼呢?

一個老師可以說這些內涵的東西只傳門內的人,或者說有緣人能夠自己練明白,又或者說以前的老師傅就是隻傳套路,而且學得明白的人都藏著掖著,那我覺得這個武學的衰敗是必然的。學習過程不清楚,學習目的不明白,學習細節不明瞭,在我看來就是無所適從的。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傳拳是傳一整個體系,光傳套路太糊弄事了。

其次是認為套路好就能打。

這句話我曾奉為圭臬,花了很大功夫去研究套路,然後上臺跟師兄對打被虐了個慘。套路可以盤功夫,可以練拆招攻防,也可以印證自己的實戰經驗和心得。但是確保能用出功夫、用出招式的因素有:時機感、距離感、反應速度、戰術、連擊組合、心理(假動作)等等,這些東西沒到位,套路里的東西吃得再透也是有勁憋著沒處使,就像空有鉅額銀行儲蓄但無處投資花錢一樣。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所以套路能幫助人變得更能打,但不是套路好就一定能打的,真功夫還是要在打中尋的。

然後是套路的花式拆招。

有的場合需要表演,人家一拳過來,我一連串漂亮的防守反擊把人放倒了,贏得觀眾的掌聲。但表演終究是表演,不能都當真,人家一拳打過來就定在那兒等你一連串動作,另一隻手像廢了一樣收在那裡,這事兒靠譜嗎?但不少人認為套路的拆解就是這樣的玩意兒。

一次接觸,這麼短的一拍裡,動作最快不過敵一我三,那還是普通人衝上來一記大王八拳的速度vs練過組合技術的人。一般來說一拍換一拍是常見情況,所以最好就是兩個動作合成一拍,應對人家的一個動作一拍,比如顧打合一(閃+打)、連消帶打(化+打),或者乾脆靠著抗擊打一拳換一拳等等。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誰會打完拳不收拳、不打第二下,眼睜睜看你開加速連續五六下還帶摔呢?套路拆解本來是很簡樸的,越是複雜越是要求對方有特定動作的,那就越難用出來,性價比低得髮指的技術怎麼沒被淘汰還傳下來的呢?

所以有些老師講套路拆解講得天花亂墜,弟子學的時候覺得好厲害如痴如醉,這些都是虛的,更可怕的是也許很多人還意識不到虛。

最後是覺得本門套路什麼都有,自己練了就什麼都會。

我一直覺得練拳最忌練出優越感。我也見過一些人去別人那邊交流了一下,或者看了別人的打法,就說這個我們的套路里也有。是的沒錯,人都是兩手兩腳,別人的功夫有較大概率在自己門派的套路里找到近似的,但並不能因為這個就覺得自己的套路逼格高。

要知道套路里有,不代表就會專門拿出來練,專門拿出來練不代表就能學得精就能在實際打的時候用出來。套路是幾代人的招數功法合起來編的,一個人全部精通是不現實的,

樣樣有更容易樣樣稀鬆

有的老師以自己的套路集百家之長為噱頭招生,有的學生則自欺欺人以為自己什麼都會,這個和花式拆招一樣自欺欺人。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徐曉冬,北京人,自稱國內MMA先驅者。

其實徐曉冬這話沒啥錯,因為他的確是

中國大陸第一個打MMA比賽的人,但是廣義上把MMA帶給華人的還是李小龍。先彆著急噴, Dana White 就是“李小龍是MMA之父”理論的堅定支持者,大哥就是因為看了李小龍才搞得UFC,UFC什麼地位不用多說了吧?當然還有人不認同這個觀點, 比方說李小龍的師傅GENE-LEBLL,這位美國柔術大佬也是個堅定地“龍吹”,但他認為自己才是MMA之父(因為比賽打得早),李小龍是MMA先驅者。反正不管怎麼說,MMA的起源離不開李小龍是毫無爭議的事實,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李小龍才是華人MMA第一人。

雷公太極,北京人,現居成都,當地有名的太極拳師。

此人姓名不詳(起碼我不詳),自稱雷公太極,外號小蕾蕾。雷公太極有在收徒傳課,也是微博上比較有名氣的太極拳師,因提出“單手破裸絞”而出名。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徐曉冬呢是個直腸子,他看不慣搏擊圈傳統武術圈的假,他罵那些打假賽的現代搏擊運動員,也罵招搖撞騙的傳統武術拳師,基本上搏擊圈兒有貓膩的他都罵。很有趣的一個人,很正直,但有時候說話不過腦子授人以柄,這是他的缺點也是我不太喜歡她的地方,某方面來說徐曉冬像個孩子。

徐曉冬打假的特點就是約戰,你說你XX拳法秒殺世界冠軍?來,你跟我打,不打假賽打真的。什麼大師、高人全不吱聲兒了。罵人的多動手的少,都說自己暴虐一切真正出來應戰的還就一個雷公太極(趙冀龍跟徐曉冬算是講和了,一龍不回應,邯鄲有個老拳師七十多歲了被自己兒子牽著過來要跟徐曉冬打擂臺……)。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這就是傳統武術最招人煩的地方,願意BB不願打。雷公雖然是個痴人,但他真的出來打了,這不僅讓徐曉冬感到佩服也讓很多人對他高看一眼。

起碼,他還出來比。

國內很多人就一句話:高人不露相。說的美滋滋,可是你要真是高人,你會不喜歡高手如雲的國際擂臺?你會不想跟頂級拳手切磋?你不想打幾千萬美元獎金的比賽?你不想為國爭光????

不管怎麼說,比試終於定下來了。國內外(澳大利亞)喜歡湊熱鬧的武術愛好者都跑到現場去看比賽,雙方定好沒有規則的規則,不帶指套不帶護襠,以傳統武術喜歡的習慣的比賽方式去競技。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比賽落在成都開打,徐曉冬從北京飛到成都找雷公切磋。拳館是一家傳統武術拳館,裁判是館主,來的人也多是傳統武術的人,開賽前的對話時間雷公擠兌徐曉冬不是好人,贏得陣陣掌聲。

結果比賽開打後連五秒鐘都沒撐過,被揍得滿臉是血。

輸了吧,身為裁判的館主就出來了,他說什麼?他說“雖然現代搏擊的底蘊差了些,但是力量我們都看到了”,雷公五秒比賽五分鐘擦血,起來之後乖了不少說什麼“希望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這是傳統武術圈令人討厭的另一點:輸不起

贏了之後不說自己技不如人,不感慨一下對方厲害,說對方沒文化底蘊,怎麼著,非得被人按地上活活打死才叫有文化底蘊嗎?徐曉冬比賽打贏了沒人請他說話,他自己等主持人、裁判、雷公太極說了一圈話之後才補充了幾句,這像話嗎?就說一場比賽不能說明武術孰強孰弱,那起碼能說明習武人的差距吧?人家贏了還擠兌人家,有意思嗎?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一場比賽下來,規則按照傳統武術喜歡的來,裁判請的傳統武術館主,打完了,輸了,被秒了,全在說傳統武術現代搏擊是兩個東西,就不該一起比,說足球籃球不能一起比傳統現代搏擊不能一起比,臉呢?徐曉冬說很多傳統武術不能打,都是騙人的,你不樂意,出來的結果是不是你不能打

我自己小時候被逼著練過太極,早上四點就給我抓起來練,那時候真是打心裡煩困得要死,後來我跑去學MMA,跟康福鎖教練,北京的朋友可能知道。當時有一天遇到一個代課教練,是一個碩士專門研究東南亞武術的,這是傳統武術練的特別好的,那個腿比我胳膊還靈活。完了之後呢就聊,聊到太極裡的一式叫“右下式獨立”。這一式特別怪異,伸右腿身體從下往上畫弧,右臂在前左臂在後做一個甩的動作。這一套根本就不是拳法,而是刀法,真正的用法是右臂持盾左臂持刀,由下往上先重擊對手再補刀擊殺。要不是跟他聊我永遠不知道這一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廣場上那幫老頭除了亂吹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就跟做操一樣把拳譜背了一遍,為什麼這麼做?這個動作的含義是什麼?不想。

古代戰爭,一個山頭三五千人對著砍,人擠人你要是重心不穩倒地就死,被人活活踩死,所以要扎馬步。現代搏擊都是擂臺上,越靈活越好,所以都是跳步。武術是拿來用的東西,肯定要跟上時代步伐的,你看著幫傳統武術繼承人,不求變不突破,一天到晚老祖宗的就是最好的,煽動民族情緒謀求個人利益,這就是無恥。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喜歡中醫,不喜歡傳統武術,都是這種繼承人搗的鬼。醫學也好武學也罷,都是實用主義至上,怎麼好怎麼用,結果這幫人脫離當代社會發展,把醫學武學變成玄學,老祖宗留下來的在他們那個年代堪稱先進的東西,被你好吃懶做不求進取的後人惡意消費,不罵你罵誰

你不進步,你脫離社會,你可不就得考弄虛作假過日子,一天到晚就知道騙,中國真正牛逼的摔跤,摔法沒人會沒人教,為什麼?因為它危險,它疼,它累人,這幫人就喜歡輕鬆簡單的,跳個操就成武林高手了,做夢呢?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我覺得武術圈最大的虛假就是習武者集體自嗨、意淫、自貶,而不是冷靜客觀的去看待這門技藝。武術現在最要緊的是傳承問題,老拳師們系統整理的東西能完整繼承的人很少很少,即使繼承的人文化素養也不是太高,問題嚴重的很。

首先就是拒絕現代科技的應用。要看一個技藝的發展,看這個圈子理論和實踐的最高程度就可以了。武術作為一個經驗積累特別豐富的技藝,雖然受過幾次致命的摧殘,但是它基本的完整傳承下來,各個拳種頂級拳師總結髮展的訓練體系也相當科學完善了,雖然對這些訓練體系認可的人不多但這是因為研習這門技藝的人綜合素質不高的緣故,並不是武術本身的事。但是在理論方面,也就是用現代生理學,運動學,神經科學等等科技來解釋、總結、發展武術千百年來整理的經驗方面,武術繼承者做的遠遠的不夠,即使有心要做的,也只能業餘的來學習,遠遠稱不上系統完善。有幾個練武術的上大學會選專業會選運動訓練呢? 我師兄就選的這個,結果教別人用直白的話別人直接不聽,認為太低級,不如講氣來的高深…………這是需要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到的。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舉一個例子來說,學拳的時候,師父都會說多練,多練什麼?對於入門之前和入門之後的多練含義是不一樣的,入門之前多練是為了找到正確的動作,入門之後是為了增加熟練度。一個技術動作的技擊目的,整個運動過程,動用了那些肌肉,需要意識怎麼配合,在舊時代是不怎麼容易說的清的,大多數是從感覺上來形容,所以去看那些技術動作的要求初學者會覺得莫名其妙,舊時代的好的拳師心裡是明白這個問題的,但是因為傳統文化工具不足,所以會強調多練,如果是個更負責任的拳師,會在你做動作的時候摸摸你身上的各個要點來告訴你正確的動作是什麼樣的。

傳武的整個訓練體系是基於用來練體,從功能出發來訓練,很少會把體單獨拿出來練,有用在就有目標在,練不偏,但是略顯粗糙而且對入門者來說,這個過程有些長。這也看出設計訓練體系的前輩們多麼求真務實,是深刻認識到武術在訓練體系方面的不足的。但是現代不同了,我們有那麼好多現代科技成果可以應用,完全可以把這些拿來用來系統的直白的整理解釋武術的整個體系,來縮短初學者入門找正確動作的過程,而不是動不動就扯些氣啊意啊勁啊放鬆什麼的,放鬆哪一部分?哪一部分不用力?整的和修仙似的,老拳師們用這些語言是受時代限制,現在還講這些那就說不過去了。現存頂級拳師的訓練體系是完整科學的,但是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也是傳承難並且難以吸引高水平人才的一個重要原因。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還有就是隨意曲解拳譜和拳諺。比如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很多人曲解成三年才能入門,五年才能學到手,其實不是這樣的,作為一門技藝,它的學習過程是符合人體規律的,三年一小成是指經過三年完整的訓練水平可以達到這個技藝的高水平運動員,五年一大成是指能把所學的融會貫通還能取他家之所長並能形成自己的風格(當然這裡是指青春期之後)。這不就是讀本科和讀博士的區別麼。至於能不能達到頂級水平,那就得看命了。再比如那些站樁的要領,每一個都是對不同部分肌肉的協同要求,很多人硬生生的給整成不用肌肉站樁,還有很多拿練法來解釋打法的,訓練體系有的時候是和技擊體系有差別的,因為目的和要求不一樣。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以我的觀察,有很多人練武就不是奔著實戰去的,但是對武術的殺傷力多少還是有些期待的,至於佔比多少,我覺得就那麼一丟丟把。

面對這種需求,教拳的內容就變成了以套路為主,偶爾講講手,拆個招就基本上就可以了。作為學生,學了一套拳,偶爾表演一下,說出去還是名師所傳,倍有面子。

但是,亂花迷人眼。很多初學者或許真的喜歡功夫,但眼力一般,然後就被上面的大師給忽悠了,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我覺得,太極拳普及沒問題,養生也沒問題。但是,給人制造了有功夫的幻覺,卻只能教幾個花招,言行不一,虛假宣傳就不行了。內家拳其實是體用兼備之學,養生和技擊比較難分開。現在只所以分開,其實不過是閹割了武術的本質,把缺乏勁力表現的套路拿出來,給普通人活動筋骨而已。和廣播體操沒有太大的分別。

我對傳統武術的教學,大體的期待是:

1、入門的時候,教學生一些好玩的東西,提高興趣。

2、一定時間後,告訴他這門功夫特點,開始上基本功。

3、幾年後,如果自己的功夫有限,告訴學生自己的侷限,給他推薦更好的師父。

其實,有多大的屁股穿多大的褲衩,只能教小學,當個小學老師就可以了,不要非得宣傳自己的是某某學校的老師。

傳統武術界有哪些虛假現象?吹噓、說學逗唱?過度包裝迷惑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