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杨家将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北城以南694

历史上的杨家将有三代,连续三代都为北宋镇守边关,不但立下功绩,还被敌人所忌惮。所以,历史上杨家将也好,小说评书中的杨家将也好,都是以武功军事见长,并且他们的忠义也是深入人心。



武艺。

历史上的杨家将首先武艺十分高强,先说第一代的主人公杨业,从小就喜欢游猎,每次都多出别人好几倍,身手不凡。杨业先是北汉大将,后归北宋,每战必克,当时国人都称他为“无敌”。

(杨业)

杨业大儿子杨延昭,史书说他智勇双全,杨业也认为延昭最像他,小说杨宗保以他为原型。杨延昭镇守边关,契丹人十分忌惮,认为是天上的克星,称为“杨六郎”。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从小军官累功到大将,武艺自然不低,中间还得到范仲淹赏识,也跟随名将狄青南征,后又大败西夏军。

谋略。

杨家三代中,杨业和杨延昭都是“不知书”的,也就是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不妨碍他们的谋略过人。

杨业每战必克,除了骁勇外,定然有他的独到的方略。比如他的最后一战,提出了比较稳妥撤出三州百姓的计策。可惜被王侁等人弃用并出言相讥,最后害得杨业兵败,壮烈牺牲。



杨延昭更是有韬略,当他在城小无备的遂城时,契丹大军来犯,只有他能冷静应对,发动群众用水浇城结冰,契丹军大败撤退。杨延昭还曾经“先斩后奏”,奇袭古城,大破契丹。要说用兵谋略,杨延昭应该是最优秀的。

杨文广能得到范仲淹的赏识称奇,定有过人之处。在和西夏军较量时,用声东击西之计,大破西夏军。撤退的西夏兵苦着脸着说,要告诉国主,带万骑来报复,又被杨文广大杀一阵,西夏的气势被夺。




杨家将不但才能突出,更难得是对大宋的忠义,让世人敬仰。杨业武功最好也最壮烈,打到只剩一人,受伤几十处,依然杀敌近百。杨延昭智勇双全,最有谋略,多次打得契丹军大败,契丹对他最忌惮,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余年。杨文广也为大宋南征北战,临死时,还献上阵图和夺取幽燕之策,可惜死得太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