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門限制老師課外補課,家長為何要為老師“撐腰”?

主管部門限制老師課外補課,家長為何要為老師“撐腰”?

邵旭峰

來自新華網的消息:

江蘇一家公辦學校的家長們要求老師給孩子補課,既不能讓老師白乾活,又不能給老師惹麻煩,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由家長委員會找場地、看場地,並組織收費,然後將補課費“捐贈”給老師個人。此事被舉報後,老師和學校面臨處罰。家長們情緒激動地表示:“你們敢動老師,我們就去上訪!”對此,當地相關主管部門束手無策,只得將此事上報,隨後處理意見擱置。

主管部門限制老師課外補課,家長為何要為老師“撐腰”?

對此筆者的看法是:

如果不改變應試教育,只要大學還完全按照考試成績錄取學生,那家長給學生課外補課就禁止不了,因為家長的心理是:我不補別人在補,我們班不補別的班在補,我們學校不補別的學校在補,我們市不補別的市在補,我們省不補別的省在補···我不補,最後吃虧的還是我的孩子。

主管部門限制老師課外補課,家長為何要為老師“撐腰”?

你明裡不讓補,只能暗地裡補。表面不補,暗地裡更加瘋狂。

總之,你讓補要補,你不讓補想辦法創造條件讓補。

導向決定一切。如何上大學決定中小學教育,就業更決定大學教育。

我一直認為:中國教育的根本問題根本不在教育本身,而在於在於市場和社會導向。

主管部門限制老師課外補課,家長為何要為老師“撐腰”?

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不能公平競爭——國企和極少數民企獨大、利益集團固化之外的人很難與之競爭。各行各業沒有真正發展起來,就業主要渠道還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就業的主流認識也在於此,能力不如關係和錢和會來事重要,那大學就永遠迷茫,應付差事,反正也沒個衡量機制更沒有淘汰機制,只要不出事一切都好說、日子永遠可以混下去。學生更不知道學啥,要麼啥都學要麼啥都不學,大學幾年,“不知有漢、何論魏晉”——自己到底適合幹啥到底該學啥到底該怎麼學,一直到大學畢業還不清楚。

如果就業導向的問題解決了,各行各業都健康發展,一方面確實有足夠崗位一方面要求很明確,按照能力給予崗位、按照貢獻給予報酬,那大學不用說都自己改變了,其實大學最好也公平競爭優勝劣汰。

大學明確了,中小學教育還不會明確嗎?還會繼續應試嗎?就業導向明確了大學本身也優勝劣汰,大學還會繼續閉門造車搞教育嗎?

話說回來,大學不明確,還是以應試錄取,那怎麼要求中小學不搞應試教育都沒用,反而越要求越亂···導向不明罔顧基礎的改革,只是瞎折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