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天地阳气逐渐上升,万物由此开始从秋冬的衰败转为生长,是大吉之日。因此冬至在上古出现时,是比除夕还重要的团圆节,全家人要在阴阳之交时聚在一起,吃一顿温补阳气的团圆饭。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现在冬至团圆的意义已经不像除夕那样深入人心了,人们之所以看重冬至,更多的大概是因为冬至代表着一种春之将来的希冀。这几天早上出门,天气依然寒冷,但心情却隐隐充满了一种期待。大概是因为过了冬至这天,太阳就会一天天回来,春天也一天天接近了。

冬至一阳生,是一年中的关键节点

如果我们把一年看成是一天,那么冬至就是一天的终点和起点,也就是凌晨的12点,为子时。子时的阴气最强,冬至也同样如此,这一天太阳离北半球最远,因而阴气到了顶点,而阳气最低。接下来,太阳会慢慢往北回归,阳气也就一天天增长了。所以冬至这天为天地阴阳转化的关键节点,此时阴气最盛,阳气归零,是我们察病的好时机。

在其他季节的时候,我们体内的阳气充盈,能帮助我们抵御病邪。但冬至当天,阳气最弱,是身体最敏感的时候。特别是在冬至的当天晚上,可以安静躺好在床上,好好感受一下全身各处的状况。这个时候如果身体哪里不舒服,往往就是哪里的阳气不足。

在冬至这段时间,有些朋友会感觉到膝盖发冷,睡眠变差,容易拉肚子,或者小腿浮肿,都是阳气虚的信号。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古人冬至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补阳办法:北方会吃饺子,而南方人则会吃羊肉汤。饺子就是交子,交子时一阳之生气。羊肉性温的,能驱寒,滋补体内刚刚萌芽的阳气。

但羊肉汤的补是温补,除非你是适宜温补的虚寒性体质,否则很容易补过头,上火了。


虚寒性体质的朋友:

1.怕冷,喜欢温暖,冬天的时候爱开着暖气或者电热毯睡觉。

2.嘴唇和舌苔都偏白偏淡。

3.平时总感觉很疲倦,反应比较慢,对很多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冬至以后,本该是一阳初生,但如果不区分体质,温补的太猛,阳气升得太快降不下来,对身体来说就有点火上浇油啦 ~所以每年冬至,我都会用日常的几味食材和大家一起做温补阳气的暖身糖,这也成为了我们之间固定不变的小仪式啦。


循序渐进的补阳法:温阳糖

相比起羊肉汤来说,温阳糖可以每天都吃,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补阳法。因为是用日常的食材做的,比较温和,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可以把它当成零嘴日常食用,达到温补阳气,驱寒暖身的效果。

温阳糖里用到的食材,分别有核桃仁、嫩姜、黑芝麻、桂圆肉、红枣和红糖。吃起来是果仁爽脆的口感和香气,红糖的甜与姜的辣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香气扑鼻 ~ 每天上午吃一小块,胃腹间会有隐隐热力,气顺舒畅。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为什么会取名叫温阳糖呢?我们可以想象自己体内有一团火,火焰越大,阳气越足,给身体提供的能量也就越多。温阳糖里的生姜、桂圆和红糖都是性温的,能帮忙生火;但同时,火焰也需要燃料,核桃仁和黑芝麻是补肾的,所含的油分高,能让火焰燃烧的更大。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温阳。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温阳糖里有少量的姜,冬吃姜与夏吃姜的不同。夏天的时候,我们身体毛孔张开,吃一点姜,寒湿容易排出。冬至的时候,我们体内的阳气刚刚萌芽,此时吃姜,重在对初生阳气的暖护,让正气充盈,寒湿不侵。

在挑选生姜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嫩姜,嫩姜辛味完整,发散作用强,能疏散经络中的浊阴积滞。相比起老姜和干姜来说,会更温和一些,不容易上火。


食材:

嫩姜500g / 核桃仁500g / 黑芝麻250g / 桂圆肉250g / 红枣25g / 红糖250g / 林下参 少许

步骤:

1、嫩姜洗净,用料理机榨成汁后,用纱网将姜汁过滤一遍,取汁备用;气虚的姑娘,可以用林下参煮水,留汁水在一旁备用。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注意姜不要去皮,因为姜肉性热,姜皮性寒,二者互相调和能让性味更温和一些,食用后不容易上火。

2、炒锅内不放油,开小火将核桃仁和黑芝麻分别炒出香味后盛出来备用;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3、锅中倒入过滤好的姜汁和打碎的红糖块、林下参汁水,一起搅拌溶化后开小火慢慢熬煮,这个过程中可以闻到姜的辛辣慢慢被红糖的甜香中和了,连我这样不太爱吃姜的人也觉得这样的香气微微黏稠,微微甜蜜和可爱~

趁着熬煮姜汁的时间,把红枣和桂圆肉切碎后备用,姜汁也差不多熬好了,微微粘稠的状态就可以了;

4、往熬好的姜汁中倒入核桃仁、桂圆肉、红枣和黑芝麻,保持小火翻炒约1分钟,直到锅内混合物摸起来不粘手,出锅晾凉即可。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刚做好的温阳糖带着热气,软软糯糯的,这个时候赶紧装在干净的器皿中。等放一会儿凉了之后,果仁会变硬,用手轻轻一掰,就能掰开一小块,放到嘴里慢慢嚼碎,在唇齿间形成跳跃般的美妙口感。

温阳糖可以冬至到立春的时间食用,立春之后,阳气开始生发,需要调整食方来呵护身体。从冬至开始,每天上午吃一小块(10g左右)温阳糖,借着上午那股阳气生发的劲儿,足够为身体补充一天的气血活力~


精选食材,你需要知道这些讲究

姜、红糖,这些看似生活中最平凡的东西,配伍到一起却有着奇妙的效用,所以在挑选的时我也格外谨慎。还好之前去新疆和云南寻找食材的时候,认识了很多朋友,所以可以直接从原产地请他们帮我们寄过来。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温阳糖的里枣选择的是新疆若羌灰枣,九月份枣树结果之后,当地的农人就摘取下来,放到太阳下晒干。新疆的日照时间长,温差大,这样晒干的大枣甜度很高,并且枣皮薄肉厚、吃起来有一种绵润的质感。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红糖是今年在云南新榨好的,新收的甘蔗经过榨汁、熬煮,成型的红糖还带着甘蔗天然的嫩黄色,这样的红糖口味并不厚重,尝来甜而轻巧,是很让人舒服的味道。

还有其他几味从各地寻找来的天然食材,混合在一起,做好了今年的温阳糖。如果可以的话,大家最好能在家里亲手做做,为度过一个暖暖的冬天做好准备~

冬至大如年,古人会做这些事情

冬至在古代是大节,年关将至,人的心情似乎也慢下来了,日子可以慢慢地过,也适合做一些健康有趣的事情,来度过冬天剩下的日子,静待春天归来。

  • 画九九消寒梅花图

依照传统,从冬至开始要开始“数九”,数着日子盼望春天的到来:以九天为一单元,数到九个九天时,地面阳气渐盛,便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了。为了增添数九的趣味,还会画一幅“九九消寒图”,有画九朵九瓣梅花的,也有写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画的。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 《岁时杂记》:“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

冬至|一年中的关键节点,还有比羊肉汤更合适的补阳方

  • 《千金月令》曰:“是月可服补药,不可饵大热之药,宜早食,宜进宿熟之肉。”

冬至的时候,阳气在我们体内萌芽,照养着我们的脾胃,可以适当吃一些补药,但不能吃过于温热的药物,以免我们的阳气生发太快,提前外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