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袭正五品千户,为何与一群破落户结拜,甘做西门庆的三弟?

本文是金瓶管蠡系列第61篇

《金瓶梅》开篇,西门庆与九位狐朋狗友在玉皇庙中结义为十兄弟。西门庆被众兄弟推举为大哥,和他关系最密切的应伯爵、谢希大分列二、三位。

住在西门家隔壁的花子虚,因叔叔花太监曾任皇宫惜薪司掌印(柴炭管理处主任、正五品)、广南镇守(两广特派专员、正三品)之职,现为清河县首富,年纪虽然最小,排名却在第四。

剩下几位纯属凑数,用作者的话说,他们全是些“破落户、没名器的”。

西门庆是药贩子,应伯爵以前做绸缎生意,都是商人。花子虚是官二代不假,但是自己没功名。他们三位和破落户们称兄道弟不稀奇。

谢希大怎么也和他们混到一起了呢?书中明言,他是清河卫的世袭千户呢!

他是世袭正五品千户,为何与一群破落户结拜,甘做西门庆的三弟?

他在西门庆狮子街的观灯宴上,一个人吃了三春盘小菜、一碗串肉粉汤、一大深碗八宝攒汤、三个大包子、四个桃花烧卖、两碗白米饭。剩下些汤汁,还泡了碗饭吃了。活脱一个饿鬼转世!

堂堂千户竟然落到了这步田地!?

这还得从明代军制说起,自朱元璋起事,便因袭元代,逐渐确立了世官(卫所武官世袭)制度。从指挥使到试百户,共七级九类职官均可传之子孙。

他是世袭正五品千户,为何与一群破落户结拜,甘做西门庆的三弟?

祖天寿选簿 内载他斩首七级升为千户

指挥使是“卫”(略相当于地市级军区)最高首长,指挥同知为副,指挥佥事是班子成员,统辖5600人,品级分别为正三品、从三品和正四品。

千户和副千户(卫镇抚)是千户所的正、副长官,麾下1120人,分别为正五品和从五品。

百户和试百户(所镇抚)是百户所的大、小头目,管理112人,分别为正六品和从六品。

例如抗倭名将俞大猷是世袭晋江所正六品百户,戚继光是世袭登州卫正四品指挥佥事(可参见贩史者金瓶管蠡系列之《 》)。

明朝所有卫所世官的任命、选拔、升调、奖赏都由兵部武选清吏司(简称武选司)负责。武选司主官是郎中(相当于司长、正五品)和员外郎(副司长、从五品),其下还有主事(相当于处长、正六品)五人。

他们根据世袭档案——“武职选簿”审查继承资格,选簿中通常开列候选人年龄、籍贯、入伍时间、升迁因由和祖辈历次承袭经过。每世袭一次,选簿中便新增一笔。

世官去世,子孙自然继承称为“袭职”,世官老病,子孙接班称为“替职”。朱元璋设立世官的初衷是为了酬答浴血开国的将士,让他们的子孙世代享受朝廷的恩荫。

但到了明代中后期,除因犯罪废除的,世官子孙无法承袭祖职的事件也屡屡发生。关键就在一个“钱”字!

武选司的郎中、员外郎们掌握着天下卫所铨选大权,每年袭替人员如过江之鲫,他们哪里能一一照管到。自然是上贡的优先,剩下的且排队呢!

谢希大自幼父母双亡,父亲做清河卫千户的时间短,多半没有攒下几个体己。他除了弹得一手好琵琶,也没有生财之道,无力打点武选司的大人们,一来二去就丢了祖传的前程。

他是世袭正五品千户,为何与一群破落户结拜,甘做西门庆的三弟?

大明三百年有此遭遇的岂止谢希大一人,镇守辽东几近三十年的宁远伯李成梁李大帅,也差点没能承袭祖职。

李成梁是世袭铁岭卫正四品指挥佥事,与清河卫的谢希大同属左军都督府统辖。他年轻时家贫如洗,年过四十还是一介诸生(官学正式在籍学生)。

幸亏,当时的辽东巡按御史邂逅其人,慧眼识珠,称赞李成梁“英毅骁健”,倾尽私囊资助了不少银两,让他入京打通兵部关节,终于得以继承指挥佥事一职。否则,李成梁也只能效法谢希大,混迹于勾栏瓦舍中,靠逢迎铁岭的西门大官人过日子咯!

参考书目: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张廷玉等《明史.职官志》《明史.兵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